第879章 请人帮忙
“你说。”卡里玛毫不犹豫的道。
陈耕竖起一根指头:“润华实业要进入赞亚铜矿开采行业……”
“没问题!”卡里玛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下来。
“先别着急,”陈耕摆摆手,道:“我要的高品位的、储量不低于100万吨的铜矿,相关的手续和费用咱们再谈,但部长先生,希望这次你们别拿那种品位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储量只有几万吨的完全没有开采价值的铜矿来糊弄人。”
一说起那个储量只有8万吨、品位还不到1%的渣渣,陈耕一肚子的火:算是弄来糊弄人,你们也多少要有点诚意吧?
被陈耕把这件事甩到了脸,卡里玛有点尴尬:“呃……陈,我很抱歉,但是据我所知,之前你们润华实业并没有采矿业务……”
陈耕老实不客气的反问:“我们是朋友不?你们这是对待真心帮助你们的朋友应该有的态度吗?”
“……”
卡里玛被噎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确实,虽然一切从本国的利益出发,但这次赞亚政府当的某些人的木光也太短浅了一些,不管赞亚方面能拿出多少理由,他们在这件事做的确实不怎么地道。
陈耕也没打算怎么样,在向卡里玛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之后,陈耕这才说道:“部长先生,为了确保我们的合作能够达成,我建议我们双方共同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保证我们双方的沟通效率,你觉得呢?”
卡里玛毫不犹豫的道:“当然,我完全没意见。”
这可是一个高达数亿美元的投资,如果算相应的输变电线路,整体的建设成本可能会超过5个亿,堪称是近些年来赞之间最大的一个合作项目,一个用来进行双方沟通的工作小组当然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双方各自占有多少股份,不管是陈耕还是卡里玛都没有提及:这么大的合作项目,能在前期的沟通达成这样的成果,已经是超乎寻常的迅速了,现在根本不是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句话,火候还不到。
陈耕为什么会同意赞亚政府持有一定例的股份?
因为电这个东西不是发出来算完事的,作为一种商品,发电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电卖出去,不同于可以使用交通工具运输的常规商品,电这个东西必须要有输电络,在建设输电络的过程如果没有赞亚政府的配合,在征地、居民配合这些领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把赞亚政府变成股东——既然你是股东,要为公司的利益出一份力,这是天经地义的。
同样,对于赞亚政府以及西北省来说,如果真的能在这儿建一个30万千瓦的水力发电机组,那意义可太大了,整个西北省的工业、农业以及生产生活都将因此而受益,但一个30万千瓦的水力发电机组需要好四五个亿美元的拖入,哪怕是同等规模的火力发电厂也需要2个多亿美元,对于西北省乃至整个赞亚来说,这都是一个无昂贵的数字,他们根本出不起这笔钱,但现在有人肯出这笔钱,对于赞亚来说,这简直跟天掉馅饼差不多,哪怕有百分之一的会,也得付出100%的努力,说什么也得留下这笔投资。
双方各有所需,简直是一拍即合。
………………………………………………
“你等会儿!”
接到陈耕的电话,谢老爷子老半天没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你到赞亚跑了一趟,谈下来一个30万千瓦机组水电站的合同?”
“不是合同,是意向。”
“好吧,当是意向,”谢老爷子觉得这事儿怎么怎么玄乎呢?“如果我没理解错,你的意思是赞亚方面求着咱们给他们修这么一个水电站,他们会持有一部分股份,另外还会允许咱们开个铜矿,对吧?”
“没错。”
谢老爷子不说话了,他心里头迅速盘算起来:陈耕打这个电话的目的,是让自己从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找几个这方面专家的过去,帮忙看看这个水电站到底能不能搞的起来、能装多大容量的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怎么样、建设成本如何,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润华实业此前从来没有电站的运营经验,对这个不熟啊,这东西的回报情况如何?
对于谢老爷子的这个问题,陈耕说道:“此前林书瑶咨询的专家,说最高能装4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不过受水量的影响较大,最合适的是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以咱们国内水电机组每千瓦9000块钱的成本来算,大概需要27个亿。”
“27个亿?”谢老爷子吓了一跳:“还真不便宜!”
“是不便宜,”陈耕点点头:“现在赞亚的电价折合成美元大概是3.3美分,电的出厂价大概在2.2到2.5美分之间,如果一切顺利,以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3500个小时来计算,乐观的估计,大概12年能够收回建设成本,以后的算是净赚的了。”
谢老爷子沉吟起来。
10到12年收回建设成本,从资金回报率的角度来说,这个投资的回报率只能算是一般,不过好处是回报率稳定,轻易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电这个东西有个特殊性,是作为关系到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必须服从国家政策的调控,指望发大财是别想了,但不能一夜暴富的同时,也意味着只要你开始用了,除非发生了巨大的变故你会一直用下去,收入很稳定。
也因为这两个特点,那些市的电力、石油、燃气企业的股票在股市都会受到那些求稳的投资者的追捧,如果润华实业投资水电站,从长远来看倒是一门很稳的生意。
没听到老爷子说话,陈耕干脆接借着道:“我的想法呢,是以电力资源为基础,通过电力资源扩大润华实业在赞亚的影响力,以此来带动润华实业乃至国企业在赞亚其他市场领域的生意的发展。至于发电站,我的想法是如果条件具备,干脆做成一个股份制公司,让更多的打算在赞亚发展的国企业投资——如果能有一个电力公司股东的名头,对他们开战在赞亚的生意也是一个不小的帮助。”
嗯?
谢老爷子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想法。
确实,发电站的投资回报周期太长,如果指望这生意能够迅速回本,那简直想瞎了你的心,但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电力系统的地位都很特别,如果以电力作为开发赞亚市场的火车头,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想到这,谢老爷子当即打定了主意:“我没意见,按照你说的办,咱们先请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的专家们看看,如果不行那自然是什么都不用说,但如果这个项目有可操作性,那要从长计议,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浪费了。”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陈耕笑起来。
————————————————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润华实业想要和国内的任何一家公司联系,都不会走常规的程序了,谢老爷子一个电话打到了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一位自己认识的副总工程师的办公室里:“沈军同志吗?我是润华实业的谢闵声。”
沈军40多岁的年纪,但对60来岁的谢闵声,却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态度,欣喜的道:“谢老您好,我是沈军,”客气了几句,知道谢老爷子肯定是有事的沈军,主动开口问道:“谢老,您是有什么事吗?”
谢老爷子也不客气,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是有点小事想要请你帮忙,是这样,我们润华实业打算投资一个水电站,咱们水电建设总公司能不能派几个专家来帮我们看看?”
“你们要投资水电站?”沈军被吓了一跳:“老爷子,水电站的投资规模可不小,平均下来一度电的装机容量差不多要9000到14000呢,而且如果在面没有足够硬的关系,你们发出来的电也未必能够卖的出去……”
“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一直等沈军说完,谢老爷子才笑呵呵的说道:“我们准备投资的这个水电项目不是在国内,是在赞亚,那边的情况较乐观一点。”
“在赞亚?”沈军听的整个人都不好了:知道你们润华实业牛X,但也不至于牛X到这种程度吧?难不成国内已经不够你们折腾了,竟然要到赞亚去浪?更让沈军惊的是:“老爷子,我问一下,赞亚不是在非洲吗?”
“对啊,没错。”
“非洲那地儿全都是沙漠,这个……能建水电站?”沈军的语气充满了惊讶。
好吧,又是一个以为非洲到处都是沙漠的主儿。
————————————————————
PS:不好意思,兄弟们,这一章是补昨天的更新。
/html/book/33/33069/iml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