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2.第二章 无媒不婚

本章节来自于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 http://www.lishu123.com/138/138026/
    第二章无媒不婚

    自从王实甫的《西厢记》出名后,在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牵线的红娘也就跟着出了名。在传统观念下,《西厢记》里的红娘这个角色并不是一个十分正面的角色。因此,现实生活中媒人的形象也就一直不是很正面的形象。媒婆,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一直就不好,特别是在文学作品或者是影视作品里,媒婆的形象几乎没有一个是正面的,尤其是《水浒传》里描写的那个给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前牵线搭桥的王婆出现后,媒婆的形象就基本上完全是一个负面形象。就是现在的影视作品里,仅是媒婆的那一身打扮,就让人感到非常滑稽可笑。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那种传统意识比较强的时代,媒婆的形象虽然不好,但却是少不了的。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中,虽然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基本上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结果。没有媒人的婚姻,给人的感觉好象不是特别正道的婚姻。这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媒人的婚姻,要么是私奔,要么是**。

    在农村,传统意识一直比较强,男女婚配没有媒婆牵线是肯定不行的,并且民间也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的俗语。就是在城市里,也有不少男女是靠别人介绍的,尽管可能他们不会说介绍者是媒人,但实际上所起的作用和传统意义上的媒人是完全一样的。

    解放后,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并且新中国已经成立几十年了,《婚姻法》也已经颁布了几十年了,但在农村,男女婚配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媒婆牵线搭桥。客观上讲,在农村,青年男女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限,再加上一些传统观念的改变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绝大多数男女的结合仍然需要经媒人介绍,也就是所谓的“明媒正娶”。即使是自己认识的,也要找一个人代媒,才显得名正言顺。否则,就总会有人觉得这个婚姻不怎么正常。

    由于男女婚配少不了媒人,因此也就有人喜欢为男女牵线搭桥做媒婆当“红娘”。做媒婆的在文学作品中尽管形象不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一定形象不好,尤其是那些专门做媒的,其口才非常不错,不仅能说会道,而且善于替人扬长避短,很是受人喜欢。

    有农村,很多传统的东西都仍然在人们的思想中存留着,特别是在男女问题上,就更是如此。俗语说“口水也能淹死人”,如果不是经媒人说合,而是自己找的,就总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这说那。特别是在农村,把所谓的“明媒正娶”看得极为重要。如果不是经媒人介绍的,那种风言风语,不仅可以毁掉一个人,甚至可能会毁掉一个家庭。经不起这种风言风语,最后走向自尽的在农村决不是没有。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凌霜傲雪的小说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最新章节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全文阅读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5200时代痕迹——朱家的变迁史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凌霜傲雪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