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4.发展

本章节来自于 战国浮世抄 http://www.lishu123.com/137/137741/
    4.发展

    回到舰上,丁麦又开始了他的补课生涯,从战国时代到室町时代再到镰仓平安等等时代,从民生科技再到政治军备外交,只要舰载人工智能有储备能提供的,都尽力的吸收着,毕竟身为特工为了完成任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进入哪个国家就要成为哪个国家的人,大隐隐于市,真正的融入其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无事累心,凌晨躺下的丁麦一觉睡到了下午三点,眼看着又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索性将潜艇开到了海岛的另一头,停在了歌見戴山山脚下的小河湾外。

    “大人,你终于来了!”走进村子,就见一形容邋遢,满脸血痕的男子迎面冲来,就算是见惯了生死的丁麦也不禁一惊,心中暗道,‘这是何方妖孽?’

    待看清来人容貌正是那仅剩的山贼,就见他看到丁麦走来仿若见到至亲一般,飞奔而去跪倒在丁麦身前,伸手就要报对方大腿,口中则大喊着:“大人!!”

    闪身躲过的丁麦,惊疑不定的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天予!”正说话间二爷也来到了村口和丁麦打起了招呼,顺便解释道,“村民知道他是山贼的身份,不让他进村子,还有纵狗咬他的,结果闹腾了一夜,倒没想到他还在这窝着。”

    九月已是入秋,晚上秋风一起还是颇为寒冷的,看着冻了一夜瑟瑟发抖抽泣着的山贼,丁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无奈一声叹息后说道,“二爷,给他弄点吃的吧!”

    听着这话山贼心中一喜,起身欲跟着丁麦一同入村,却听到前面传来一句,“吃完了就离开这里,我是不会收你的!”让得山贼定定的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天予,昨日一战听那小子说的如同神话一般,到底是不是真的啊?”进到小木屋坐下后,老人迫不及待的问道,而一旁的花子也瞪大了眼睛准备聆听。

    “哦?他怎么和你们说的?”丁麦也有些好奇,不知道他人口中的故事到底怎样,于是问道。

    “我来说,我来说!当时……”花子自告奋勇的将山贼口中的故事又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昨晚在村里孩子的要求和胁迫下,倒霉的山贼可是连着说了八遍,所以花子很自信不会有什么错漏的地方。

    “吸魂?千里传声?天外飞来?放出刀罡?目光杀人?”越听越离谱的丁麦,不禁嘀咕出声,这是神话故事吗?

    “没那么离谱,不过是些小伎俩罢了!”然后对着眼前的二人解释了起来。

    虽然丁麦极力解释但是没有现代科学常识的二人显然很难理解和接受。

    “天予,好吧,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见对方一副要解释到自己相信才肯罢休的样子,老人妥协道,“但是,那些村民们不信怎么办呢?在他们眼中你就如同那衔着小乌丸飞到天皇面前的神鸟八尺鸦一样啊,是天照大神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使啊!”

    “不好意思,我是个基督徒!”丁麦摊手说道,“天照大神什么的可和我没有关系!”

    “那你就是基督神使!”老人顿了一顿,反应也不慢立马接着说道,”虽然我不知道基督是何方神圣,但错不了也是一方大神吧?而您这非人的手段,怎么解释也难以让人信服的,若您是神使,那结果就不同了,一定不会有人质疑的!”

    想到自己确实是从天外而来,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丁麦无意中点头称是道,“你说的也是。”

    ‘这封建迷信的黑暗时代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心中暗自腹诽着的丁麦接着问道,“本村可有信仰的宗教?”

    “本村地处偏僻,没有什么信仰,无非对代代相传的神话故事有所了解!”老人答道。

    “没有信仰是可悲的!”想到祖国之前那丧失信仰年代的混乱光景,丁麦不由感慨道。

    “那好,我就来做这带着福音而来的天使吧!”古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流落到这里是天意,那么造福下地方百姓那也是上天给予我的使命吧!

    “天使?天使大人是答应了吗?我这就去招聚村民!”老人见自己的劝说有效,起身就要外出。

    “不要叫我什么天使大人,一切照旧就可以了!”看着跑得跟孩子似的老人,丁麦大声的喊道。

    “大家跪下,这位明国来的天使大人今后就是本村的领主了,大家须听从天使大人吩咐,竭诚奉公!”看着丁麦走来,二爷命令道,哄哄一百多人都跪在了地上,口中喊着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参见大人!”“拜见大人”等等…

    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头,丁麦感到深深的无奈,身为现代人对于站着和跪着的人说话是十二万分的不习惯,于是说道,“诸位,请起来说话!”

    ”谢天使大人!“于是又是哄哄一阵,众人又都站了起来,带着好奇和崇敬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显然他们也被山贼的供词洗脑了。

    丁麦很快进入了领主的角色,伸手示意大家安静后,向身旁的歌見裕二询问道,“二爷,如今本村的存粮如何?”

    “启禀大人,本村今年各类作物共计收成一百四十三石,按律本地豪族山小路家收走六成共计八十六石,本村现存粮有杂粮五十七石。”

    闻言丁麦不由讶然道,“本地地租竟然高达六公四农,存粮不过五十七石,全村百余口要挨到明年秋收看来不容易啊…”虽然知道村里缺粮,却没想到缺的那么离谱,算他一石有二百斤,满打满算不过一万一千四百斤,全村就算一百人,每人一年才一百十四斤,也就是每天只有一百五十六克,就算一天只吃两顿,一顿也才可怜的八十克连个包子都抵不上…

    而丁麦不知道的是就算这样在这战国时代中已是不错的境遇了,有些地方税收更甚答道七公三民甚至八公二民,那才是真的没法活了…

    “虽是有些少,但是尚可勉强度日…”歌見裕二显然是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但并不怎么在意。

    丁麦幽幽一叹后说道,“粮食的事我会想办法的,倒是本村周边的情况,二爷你还要给我介绍介绍?”

    “好,本村村旁有一细川唤作歌見川,现今沿着村子这边开垦有上田四十六反,中田六十三反,下田四反!”二爷显然精于农事,张口即来。

    闻此,丁麦再次感到战国时代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不由心中暗叹,‘殊为不易啊!’村子的青壮年加上超过十岁的孩子和妇女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八十人,却要耕种一百十三反的土地(一反约等于一千平方米),也就等于一人要耕种三个篮球场那么大的面积,吃的少做得多,难怪能活过五十岁的人不多,丁麦又明白了为什么二爷的头发白的那么快了。

    “顺着歌見川往海边走能抓到海龟,驾盆舟可捕到些鱼虾海藻贝类,往山上走可采到些野菜,野栗子,蘑菇等,村民也常以此充作食物。”老人说说停停罗列出些他看似特产的东西来。

    “你们还吃海龟啊?”从没吃过海龟的丁麦听着是啧啧称奇,口中生津恨不得也能一试。

    “俗话说,饥不择食嘛,特别是海龟蛋…”还待说下去的二爷突然想到哪里不对,身为读书人细想一下脸不禁又红了起来,要知道日本作为佛国传承那么多年,天皇的禁肉令早已深入人心,不管是否佛教徒,大多的日本人是不吃肉的,只有贱民秽民才会去吃。

    “你说有野栗子?”看着二爷脸色尴尬,丁麦转移了话题。

    “是,在山腰上有生长,采摘不是很便利,所以也不常去采摘!”二爷答道。

    “这或许可以作为特产!”经过昨夜一宿补课,丁麦发现这个因交通不便而相对封闭的国度里很多东西都有着它独有的商业价值,等待着自己去发掘,就比如这个栗子,运作的好就是个聚宝盆啊!

    “那村子周边还有什么势力?”丁麦继续问道。

    歌見裕二思索了一下说道,“北边翻过井坪山有一北川氏有些势力,其村唤作浦川村;向南边走约八里路,有一村唤作马首村,全村约有二百余人,乃是本地豪族河原田家支脉志苫氏治下,颇有些实力!”

    “哦?这志苫氏实力如何?”闻言丁麦略微挑了挑眉问道。

    “志苫家当主志苫隆津为人狠恶,这些年凭着凶狠手段,将附近包括本村在内的几个村子都纳入了治下,共计石高约有八百石,据闻手下收拢有几名在野武士为其爪牙!”二爷答道。

    丁麦点了点头示意自己记下了,然后说道,“二爷,我来时见到川边田地正在翻耕,可是要播种了?”

    “是啊,吾等正准备种些萝卜…”对于突然转换的话题,歌見裕二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如此正好,我有些良种,就一并播种了吧!”丁麦一边说着一边将一盒子从木屋里拿了出来。

    只见盒子约一尺见方,高约一虎口,分上下两层,每层中间分开隔成两栏,入手冰凉轻盈且具有金属质感,用料显然不凡。

    打开盒子上层,丁麦将左右两栏里的东西分别倒在了袋子里,递给了歌見裕二。

    “天予,这是何物?”

    “左边这个是稻谷的种粮。”丁麦伸手指着说道,“而右边这个则是玉米的种粮。”

    “玉米?“对于这新鲜名词二爷显然没有概念,只得求教道,”是为何物?“

    “一时也难以和你说清,你让人拿去种下吧!“丁麦也不多说直接吩咐道。

    “这玉米老朽并不知晓不敢置喙,但是这稻谷播种之事如今已近秋分,并不妥当啊!“显然在二爷看来,面前的丁麦并不通农事,于是提醒道。

    “二爷,你就安心的吩咐下去吧,此种乃是美帝所研,必无大碍!“丁麦又怎么能告诉他,正是为了美国农业研究局最新的研究成果,他才专赴美国,利用种种手段才窃取到研究数据并顺走了这些利用研究成果所试培育出的种子。

    “美帝?!”楞了一下后二爷毕恭毕敬的接过种子,口中说道,“即是美帝所赐,必非凡品,我这就安排下去!”一转身恭敬的捧着种子就出去了,显然老人家把美帝误认为某位大神了。

    虽知道这点丁麦也不说破,要知道眼前这两样美国和加拿大联合研制的新品种水稻和玉米,都是能适应加拿大北部寒带苔原气候的改良品种,对日照和水分要求也不高,亩产能达到平均一千公斤,条件允许甚至能一年两期,但毕竟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肥料农药,单靠自然种植能有一半的产量就该偷着乐了,正常情况应能达到三分之一,也就是一亩六百到七百斤,即一反(1.5亩)在一千斤左右,一町(10反)则有一万斤即五十石,比之前的产量每町十四石可是翻了近四番,就是比起同期的产粮地美浓每町二十四石的产量那也是翻了一番,这就是科技带来的改变,说是神来之笔也不为过。

    当然这些现在还不能告诉二爷,等到收获时他自然会明白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过去半月有余,看着田中抽起的禾苗,丁麦深感欣慰半个月前的抢播抢种总算没有白费,虽然种子只够播种了三反不到的土地,但是只要收成了,下一季就能全面播种了,所以现在要担心的就是在冬封大地前能收成多少籽粒了。

    当然这半个月的时间丁麦可不是转职成了农民,他的主要工作是凭借研究资料指导村民如何照料这些庄稼,然后凭借现代的科学知识,指派村里的孩子收集落叶,各种野果,小鱼虾米,贝壳,粪便等等,制成自制的农肥,以备来年之用。

    而那些空下来的村民也被丁麦以组织了起来,上山伐树过河扎寨,在歌見川的对岸建起了一座简易营寨,并派人驻守其中,日夜守望稻种安全。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josech的小说战国浮世抄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战国浮世抄最新章节战国浮世抄全文阅读战国浮世抄5200战国浮世抄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josech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