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三十八章 踏波而行

本章节来自于 明武风云之神兵大侠 http://www.lishu123.com/136/136372/
    翌日,由于欧阳宇决定今日前去太湖,所以,他和欧阳钰儿吃过早餐,便向着湖边渡口走去……。

    船还是那艘画舫,人只不过少了钱香儿一人。

    夏日上午,旭日正浓!

    欧阳宇站在画舫的船头,看着画舫踏波而行,不由想到了宋代苏轼的一首《水调船头》,情不自禁的低吟开来……。

    在他的身后两则,左边站著欧阳钰儿;右边则是丫鬟翠儿。

    此时此刻,欧阳钰儿没有听到欧阳宇的低吟,她的目光炯炯的望著湖面远处,额头不时微皱,两只手更是不住地握紧又放松,活动著十指,显然似有什么心事,看来昨夜定是沈氏对她讲了一些什么话!

    画舫朝着太湖水寨徐徐驶去,行得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突然,湖面上有十艘快舟乘风破浪,迎着画舫而来……。

    欧阳宇蓦然听见对面传来一声大喝:“各位兄弟,全神警戒!”

    话声一落,立刻就有二十多名壮汉马上应声大暍。

    汇聚著这阵暍叫之声,其余九艘小船上也接续地发出暍叫声,这些叫声一波接著一波的传了出去,声势倒也惊人。

    水波荡漾,声波远扬渐远渐渺,终于消失在太湖深处。

    欧阳宇三人迎着声音看去……。

    以欧阳钰儿主仆二人的目力所及,百米之外,尚且看不真切,更何况五六百米如此远的距离,二人只是看到有十道黑影朝着画舫徐徐渐进。

    而欧阳宇则看得真真切切,对面十艘快舟,以中间稍大一点的船只为主,其他九艘稍小为辅,大船的船头站着一个腰圆体阔的男子,身着一袭儒衫,刚刚就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身后还站着两个手持单刀的湖勇!

    其余九艘小舟,除了撑船的船夫意外,每个小舟上都站着两个手持长刀的悍勇,而且每一个汉子都一脸凝肃,杀气腾腾的望着前方。

    片刻后!欧阳钰儿指着那些人说道:“可能是入湖打渔的渔民,没事,不要让他们打扰了我们的雅兴,宇哥哥!昨日钰儿玩得不尽兴,不如钰儿为你抚琴一曲……”

    欧阳宇打断道:“不对!钰儿!这些人各个杀气腾腾,也不知道是哪路牛鬼蛇神,我还是前去打探清楚吧!”

    说著,他弯腰拿起一块船板,飞身跃出,身躯有如脱弦之箭,在湖面上飞出四丈多远,然后一掷手中木板,使出如少林达摩东来一苇渡江的轻功,运气催动脚下木板,浮水滑行,朝著太湖深处而去……。

    丫鬟翠儿看着欧阳宇的举动,对着欧阳钰儿担心的说道:“小姐!你怎么放任姑爷一人泛险,如果那些人真是冲着我们来的?那姑爷岂不是自投罗网……”

    欧阳钰儿看到欧阳宇衣袂飘飘,站立在水波之上,急速滑行过去,有如神仙一般,登时看得呆了,闻听见翠儿的问话,摇摇头说道:

    “无妨!宇哥哥他武艺高强!三五十悍匪不是他的对手,你就安心啦!”

    “可是……”丫鬟翠儿还欲说话!

    “你这个小妮子!宇哥哥还没和我成亲呢?你就如此关心她!你就不怕将来本小姐不让你做那通房丫头!倒时叫你空欢喜一场……”欧阳钰儿讪讪说道。

    闻听此话,丫鬟翠儿面色一红,娇嗔道:“小姐尽胡说……翠儿哪有……人家……”还未说完,不禁羞臊的跑回了船舱。

    就在欧阳钰儿主仆说话之际,欧阳宇催动真气,不时以袖后拂,让脚下的木板滑行在水波上,保持一定的速度前进,不到盏茶的功夫,已经来到两船中间。

    对面船上的儒衫男子抬头望去,但见湖面大约两百米远处,有一个人踏波而行,来势有如奔马,虽然看不到面貌,但是从身影看来,很清楚的便知道那是一个高手无疑。

    于是他唤来身后一人,吩咐他逐船交代,全体警戒,又对着船舱喊道:“慕白!你快出来看看……”

    这时,船舱里走出来一个人,问道:“胡管事,什么事大声嚷嚷?”听其声音,正是昨日刚和欧阳宇分别的太湖沈慕白。

    胡管事大概说了下眼前的状况,指著远处的一条人影,说道:“慕白少主!请看……”

    沈慕白见到欧阳宇踏波而行,失声惊叫道:“咦!此人是谁?他…他怎么能够站在湖面上而不沉下去?”

    胡管事说道:“少主,稍安勿躁!此人定是一个高手无疑!我已经吩咐手下小心戒备,哼……!在这茫茫太湖之中,我们太湖水寨就是霸主,谅他也不敢造次。”

    沈慕白说道:“胡管事切莫妄语,昨夜家父与二叔临别之际,特意吩咐我们守好水寨,他们都说这江南武林怕是要有一场浩劫,此人来势汹汹,怕是来者不善呐,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对了……”顿了顿,沈慕白指着欧阳宇说道:

    “胡管事!你的江湖阅历比我丰富,可曾看出来,这人使得是哪门哪派的轻功?我们也好早作防范!”

    胡管事看了看欧阳宇的身形说道:“我观此人的身法,可能用的是少林的“一苇渡江”,但是……但是此人长发飘絮,肯定不是少林和尚。”顿了顿又道:

    “能和少林“一苇渡江”相媲美的,恐怕当今武林只有武当派的“凌波虚渡”了,此人定是武当高人无疑,也不知道前来所谓何事?”

    “凌波虚渡”是传说中武当的最高轻功身法,和少林的“一苇渡江”轻功相媲美,据说是创派祖师张三丰在五十二岁时,参改少林“一苇渡江”和全真派“登萍渡水”诀要而改进的轻功身法。

    二百多年以来,张三丰仍是武林中的传奇人物,据说他生于元末,成名于明朝,自幼孤苦,幸得一侩人收养,后来携入少林寺,在厨房里帮忙炊事以及打扫的工作。

    十多年下来,张三丰练得一身扎实的少林基本功夫,后来有机会进入藏经楼整理经书,使他更窥得少林高深的绝艺。

    然而当时少林寺中,除了那个将他携入寺中的火工头陀之外,竟然没有侩人知道他已练成了少林许多绝艺,仍将他视为外人。

    张三丰直到将近三十岁时,才下了少林,他浪迹各地,潜修武学,后来又有幸拜得全真派火龙道人为师,采取玄门功法之长,另辟蹊径,最后定居武当,在离开少林将近五十年之后,这才开宗立派,创立了武当一派。

    据传闻由于张三丰身高八尺头大如斗,不修边幅,放浪形骸,所以当时有张疯子的称号。

    不过由于他武功高强,心法融汇佛道两门之长,理论根据极为扎实,再加上帮助朱元璋抗元,累聚不少力量,以致大明帝国一成立,张三丰的声望便扶摇直上,急追少林一派。

    尤其是燕王朱棣夺位时,得到武当弟子的帮助更大,所以明成祖就位之后,便曾多次拨下巨款,替武当派修建宫殿,以致使武当的声望一度盖过了少林,成为武林第一大派。

    据说后来张三丰又创出了更为精妙的轻功,名为“纵云梯”,但是武当至今无人练成,也就导致“凌波虚渡”成为武当第一轻功。

    所以当胡管事一提起有人使出武当派的上乘轻功“凌波虚渡”在太湖踏浪而行,不禁让船上所有听到的人都大吃一惊。

    他们没人敢想像,竟然有人敢凭著轻功在太湖里踏波而行,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尤其是沈慕白,他在太湖里长大,深知太湖水性,更不相信有人能不凭舟楫就可以在湖中施展轻功而行。

    因为太湖的总面积达到两干四百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诚如唐伯虎的那首“烟波钓叟歌”中之言:“太湖三万六千顷,渺渺茫茫浸天影”,太湖似乎是无边无际的,又不是神仙,何人能踏波泛行太湖之上?

    片刻后!沈慕白叱道:“胡说,哪有这种事?”

    他这句话刚一说完,马上看到欧阳宇浮身水面,踏波而来,远望过去,一袭碧青色衣衫,衣袂飘飞,如同水上飞仙。

    顿时,他如遇雷殛,全身一僵目瞪口呆,惊骇万分的呆住了……。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极品老山参的小说明武风云之神兵大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明武风云之神兵大侠最新章节明武风云之神兵大侠全文阅读明武风云之神兵大侠5200明武风云之神兵大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极品老山参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