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暂居三清观
“我…我…我走不…动了”翠山那颤抖的声音让青山忍不住的回头看去,只见翠山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你感觉到了什么?”李太白轻声问道
“我感觉…有人拉住了我的脚。”翠山声音有些像哭的样子,双手捂住脸“师兄…你说我该怎么办?”
青山地下头慢慢的蹲下向翠山的脚看去,边站起来边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你脚下什么东西都没有!”
“啊?什…什么都没有?”翠山的表情更是惊恐的看了看脚下“不是啊…我感觉好像有人抓住我的脚。”
翠山看了看说:“没有啊!会不会是你怕了不想走了?”
翠山哭丧着脸的看着青山,忽然一愣,立即坐到地上,青山赶紧上前拉着翠山问:“你到底怎么了?”
“你后面有鬼。”李太白抬手一个火球符射向翠山后面,只听“啊!”一声惨叫便静了下来。
“起来了,不要怕,她走了!”说着扶起翠山继续往前走。
三丰往回奔跑着左右看了看没发现翠山两人的踪迹,转过身往湖边里看去;就在这时在湖边的左边看到一些脚印,三丰老道毫不犹豫的跑向湖边,前方十多米处正是李太白和青山两人正在往湖心的亭子走去,三丰老道微微的出了口气“幸好这两个小子没事。”说着向两人走去。
青山扶着翠山跟在李太白后面向前走去,旁边不时出现一些鬼物,无头无脸或者满脸鲜血七孔流血等等,但是青山仿佛看不到似的继续往前面走去,三丰老道在后面不禁点头,不过他心里实在不明白他们两个非要往里走干嘛。
三丰老道往最深处看了看发现最深处好像怨气特别重,顿时感觉有什么不好的预感似的,这时耳边传来了一女人的说话声“前面被称为禁区,因为那是怨气最重的地方,赶紧阻止你的徒弟,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柳徐是你啊!为什么那是禁区?”三丰老道悄悄的问。柳徐仿佛隐形似的看不到身影“死在这里的孤魂野鬼每到晚上都会出来活动,这个湖心亭就是这班孤魂野鬼从水里出来的出入口,可以说众鬼齐聚,只要人到了湖心亭,那就危险,道长你还是快点过去吧,他们快到禁区了!”
三丰老道点了点头,心里好像有种感觉告诉他,这次不会太顺利了,说不定这条老命要交待在这里,但收了祝庄主的厚礼,可不能就这么退缩,否则以后怎么见人。
“青山翠山!你们去哪里?”三丰老道问。
惊人的话语总是让人的精神达到最高的源头,翠山的精神当听到有人在叫的时候身体一蹦,青山却是身体抖了抖说:“师弟!我好像听到师傅的声音了,是不是幻觉?”
翠山皱了皱眉头说:“先不要理,如果是师傅的话等下他肯定会骂人的,快点走,不要东张西望。”
三丰老道苦笑摇头说:“难道刚才有鬼假扮你师傅了吗?你这两个臭小子站住!”
翠山大喜说:“师弟,他骂人了,他就是师傅!”
三丰老道叹了口气说:“翠山啊!你也不要疑心太重了。”说着快步向翠山与青山走去,又说:“前面就是禁地了,你们两个人竟然敢直闯禁地,真是勇气可嘉。”
翠山一愣说:“师兄,貌似这就是师傅的声音。”
青山摇头说:“未必!师傅从来都不会夸赞我们的,现在怎么满口马屁。”
三丰老道听到青山如此一说,顿时怒火中烧,展开步法走到青山背后“拍”的敲了一下青山的脑袋,骂道:“你说你这是第几次骂我了?”
翠山一惊的向旁移动了几步,看到果然是三丰老道。连忙说:“师傅…真的是您老人家,您老总算来找我们了。”说着手脚不听使唤的软坐在地上。
青山先喜后惊,回想起刚刚说的话真是有些欺师灭祖的话语,顿时跪下道:“师傅我错了,但是我有话要说。”
三丰老道气哄哄的手一甩,对着李太白道:“这位道友是谁?”
青山马上说:“对不起师傅,刚才一怕忘了介绍,刚才我们被恶鬼袭击,多得这位李太白道友相救。”
三丰老道说:“多谢李道友救了小徒!”
那李太白也一抬手说:“道友客气!”
“对了,师傅你说什么禁区?是不是指湖心亭?”自三丰老道说出禁区两个字后,翠山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似的。
三丰老道也不多说,让青山和翠山站在原地不动,自己持剑上前,向禁区走去,李太白也跟了过去。
刚走进禁地内,耳边就传来一个阴森的哭声,三丰老道看转头看了看,只见一个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的女人正与他零距离的靠近,那双眼睛瞪得几乎翻白;三丰老道向旁让了一步装模作样地说:“怕怕…”不过看三丰老道的演技实在是太烂了,连一丝怕的表情都装的像哭似的,手中的桃木剑动了一下,一剑向女鬼刺去。
女鬼惊慌中来不及出声,就魂飞魄散消失在三丰老道的眼前;三丰老道再次展开了屠杀。
李太白目视前方,桃木剑斜指地下,双眼冷冷的盯着前方,用柚叶擦过眼睛后清清楚楚的看到前方那无数密密麻麻的鬼魂说:“服者生,站右边,逆则死,通通一起上。”说完从背包里拿出几道黄符。
……
天渐渐大亮,翠山青山两人坐在地上有些打瞌睡柳徐仍然站在那里盯着禁地。
禁地里,将剩下不反抗的鬼魂一一用一根竹筒收起,李太白在竹筒外贴了张封魔符,收拾起桃木剑,全部塞到背后的背包里。
走出禁地,天已始亮。
让三丰老道摇头苦笑的是柳徐仿佛不怕光似的还站在那里,问道:“你不打算休息吗?还是你不怕光?”
柳徐笑了笑,旁边的两人一听到柳徐的笑声立即抖了抖跳了起来说:“都说了不要笑了嘛,会吓到人的。”
柳徐不理青山,说:“这里阴气那么盛,怕光做什么?”
三丰老道看了眼青山说:“一个道士如果怕鬼的话那他就不算真正的道士,不过想想你们两个还真没有学过道术。在这里呆了一晚不好受吧?”
翠山摇头说:“反正比禁地舒服,对了禁地里面怎么样了?”
三丰老道转身问柳徐:“你相不相信我?”
柳徐不明就里,答:“我当然相信道长了,怎么了?”
三丰老道拿出一个新的竹筒说:“麻烦你先进这里。”柳徐点了点头立即理解三丰老道的意思,一个闪身缩进了三丰老道手中的竹筒里;这次三丰老道没有上符咒,而是直接将竹筒塞到背包,然后带着两人离开湖边。
太阳徐徐升起,艳红的晨光照射着高楼的窗璃。三丰老道对两个徒弟说:“等下你们两个不要说话,要不你们就在这里等我!”
翠山摇头“放心师傅,我们不说话就是。”
三丰老道点了点头看着青山,青山一愣“师…师傅,你也放心,我也不插嘴!”三丰老道点了点头。
三丰老道又对李太白说:“想不到祝家庄中有高人,请问李道友是何仙门,怎会在祝家庄逗留?”
李太白说:“我是一介散修,去年云游到此,看到此处山青水秀,一时兴起便留在暂住,后来看到恶鬼为祸,本想为民除害,但自觉修为不足,不敢轻举妄动。”
祝庄主这时也走了过来,上前施了一礼说:“小人愚笨,不知李仙师光临,还让仙师做护卫,实在该死,请仙师恕罪。”
高山一笑说:“这不关祝庄主的事,是我想在此住些时日,又不想让人知道。”
祝庄主见恶鬼被抓,把庄里的人叫出来,收拾老夫人房间,并摆上酒席,请三丰老道和李太白等人庆祝。席间祝庄主请三丰老道和李太白坐正中,青山和翠山居左,自己就右边作陪,很是紧张。与三丰老道老道相交多年,居然不知道是一个仙长,更离谱的是身边护卫也是一个仙长却一点都没发觉。
酒足饭饱,三丰老道师徒告辞回观,李太白因身份泄劲露也要离开。
祝庄主再三挽留李太白,说:“仙长何不再住些时日?”
李太白说:“我本云游四方的修仙者,本不应在凡人家中长留,现身份已泄露更不应留。”
祝庄主:“仙长意欲何往?”
李太白说:“云游四海,暂无定所”。
三丰老道听了,上前邀请李太白到三清观暂住,李太白想想现在确实没地方好去,稍为思考便同意。
齐城是青龙帝国的一个小城,位于帝国东边的青州境内。三清道观位于齐城北边五十里处的三清山脉。
三清观地处偏辟,少有人来上香,非常冷清。由于缺少费用修理,道观已经残旧非常,只有主殿还勉强能使用,四周随处可见倒塌房子的残骸,见证了三清观曾经的辉煌。
三清观供奉的是三清,分别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在回三清观的路上,三丰老道好奇李太白的来历,李太白也如实相告。
李太白自已很久没向人提起自己的身世,看到三丰老道是一个诚恳可交之人,便慢慢说了起来。李太白原本是青龙帝国八大修仙门派黄枫谷的外门弟子,十二岁加入黄枫谷,但天资不足,三年前年满三十岁,但没有达到练气后期,被赶出门派。
原来黄枫谷规定,三十岁不能达到练气后期赶出山门,六十岁不筑基赶出山门。这都是优胜劣汰,三十岁不能达到练气后期,要么资质不行,要么不努力,不管怎样,都难以在本就艰难的修仙之途机会渺茫,还不如回俗世取妻生子,以练气修士的本领在俗世中争取荣华富贵足够了。
可李太白自己偏偏不服输,但却没有办法,被赶出山门后四处云游,想寻找机会再续仙缘,一直没有一个稳定修练场所。
三丰老道老道听完,大为叹息,仙途茫茫,修练有成者才几人!
来到三清观,发现三清观有点超出他意料。首先看到的是三清观占地其实极大,比起黄枫谷也差不了多少,只是大多数建筑都已倒塌,只剩下一些断墙和残瓦。其次是灵气充盈,比李太白在黄枫谷外门的修练场所灵气还好。
要知道修仙界虽然很大,但要找一个适合修练的地方确实不易,灵气充足的地方早就让别人给占了。李太白正愁没有地方可以修练,看到这地方这么好,正适合长期修练。
三丰看到李太白的神情,便主动向李太白介绍。
据三清观典籍记录,三清观为一元婴大能修仙者所创,精于制符,传承已有万年,曾经风光无限,这是师徒三人最引以自豪的事。
但随着人才中断和修仙功法遗失,三清观不断没落,三丰老道为三清观三十三代主持。三丰老道上面有三个师兄,但都由于沒法筑基,寿元已尽,随他们师傅去了。
三丰入门较晚,比三个师兄小了三十岁,但也是八十岁了,如果这几年还不能进入筑基期,即将寿尽。
三丰需然是练气九层已有多年,一直无法筑基,要在十年内筑基成功,他基本不抱希望。倒是二个徒弟,才四十多岁就是练气六层的修为,机遇好的话还有可能成筑基修士。
三丰介绍完三清观的情况,便邀请李太白留在三清观修练,李太白看三丰师徒非常诚恳,便留了下来。李太白感激三丰师徒的收留,心中决定以后找机会回报他们。
李太白不愿与三丰老道老道三人同住,自己在后山盖一木屋独居。此处原本有一座房子,年久失修已倒塌,李太白清理一下便盖了一木屋。
修建房子,李太白想自己干,但三丰老道却主动带着青山翠山两人过来帮忙,还帮着配置各种用品,好像比李太白自己还用心,让李太白感到温暧,打算在这里长期居信
李太白在三清观住下后,每日修练,虽然进步很慢,但从不放弃。偶尔与三丰老道三人谈论修练事宜,倒是相互得益。特别是三丰老道,他已是练气后期,修练经验比李太白丰富很多,但李太白却倾襄相授,让李太白再次感动不已。
但是李太白知道没有丹药辅助,以自己五行杂灵根,要想修练到练气后期都难,更不要说筑基。;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