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十四章 南山虎头帮

本章节来自于 巡侠记 http://www.lishu123.com/136/136234/
    再把时间回到昨天。

    若是说南街就是一座偏远地区的县城,那么南山就是城外一座偏僻的山头,而城隍庙则是郊外一座破旧的老庙,这三者看似毫无联系各不相干的地方,却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南街里的人想要到南山必然经过城隍庙,而南山上的人想要进城也必然路过城隍庙。

    这就说明,无论是一开始南街官府派兵围剿南山虎头帮,还是后来官府与虎头帮勾结起来一同搜刮民脂民膏,一切事情都落在了十八人众的眼里。

    刚开始的时候,老九这群人还没有实力跟虎头帮抗衡,然而到了后来南风秀才阿煦等人陆续加入他们,才成就了今天的十八人众,不过等十八人众成了气候之时,虎头帮却由于南堂的介入,而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

    不过最近虎头帮好像注意到了城隍庙里居然隐藏了一个小团伙,而且人数还不少,他们虎头帮才几十号人马,结果在他们眼皮底下竟有一个团伙悄无声息的崛起,在南街这一带还小有名气,据说他们的头目是一个名叫老九的人,这让虎头帮帮主徐天耀不由心生警惕。

    虽说南街在南海郡是个不显眼的小县城,但是由于近年来当地一家肖氏马行异军突起,不仅拉动了交州与凉州的马匹生意来往,还带动了南街本地商铺的交易,使得附近数郡的商队心生向往,来此进行商业往来,一时间南街竟也成就了繁荣热闹的景象,就连附近的村庄也因此与南街之间的交易活络了起来。

    换做往常,除了南街城内的粮铺主动出城进各个村收购粮食之外,附近的村落就连在山上打猎的各种兽皮和采摘到的珍贵药材,都是赶往桂林郡玉林县交易,这不免招来附近数郡的嘲笑与奚落,而如今的南街才像一个真正县城一般,凝聚了周边村落来往交易,成为真正的一县之主。

    而正是附近村落与南街之间周边数郡与南街之间的交易,才让像十八人众这样的小团伙迅速崛起。这其中原因,是由于郡与郡之间来往交易过程中,有不少各种各样的劫匪会对过往商队拦路劫车,这时便需要一群当地的帮派来维持他们的财物货物安全,这也是为何当初虎头帮退出南街这块地方之后,却仍然能生存下去的缘故之一。

    像十八人众这样的小团伙,一般来说,由其他郡来的商队是不会请他们来帮护自己的队伍的,但是当地的村落不同,他们交易的货物一般是粮食兽皮药材,若是请虎头帮这类中型帮派,怕是请不起的,但是聘请像十八人众这样的小团伙所需的费用,属于他们所能承受范围之内,一来二往,十八人众便在南街一带有了比较稳定的客源,由于护送过程安然无恙,便逐渐形成良好的口碑,就连外来的商队都有意跟十八人众达成护送协议,总比蛮横无理,而且价格昂贵的虎头帮护送来的更踏实。

    正因如此,徐天耀便动了收拾收拾十八人众的心思,不过他身边的四一五却出了主意,说可以先对城隍庙里的那些人进行招揽,如果成功了不仅能减少大动干戈带来的损失,还能凭空得到一股小势力壮大虎头帮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实在不行,再动手拾掇这些人也不迟,据底下的四九禀告,他们这群人不过一群小屁孩罢了,年龄最大顶天也就二十出头,解决他们不跟玩一样,用拳头故虽能让他们屈服,但有时候还得看智慧,像帮主这样有实力及有智慧的人,想必早就想到这个方法了。

    一番话使得徐天耀抚掌大笑,便将此事交代给帮中的四三二,而自己却在策划另一件事。

    而昨日老九的外出便跟虎头帮的招揽有关,不过谈判结果并不顺利,老九一口便回绝他们的提议,说是不屑与之为伍,好歹好说才没在当天发起争斗。

    不过此事并没有让老九他们特别在意,不然怎么此时此刻还在张罗酒席,还在谈情说爱...

    说到底,他们十八人众还是太年轻了。

    夏朝的江湖其实很奇怪,它不像周朝初期的以武为尊,也不像周朝中期部分江湖人士成为朝廷的鹰犬,甚至不像周朝末期的以武犯禁。不过江湖人士以武犯禁的代价,便是如今夏朝四州皆为走狗的说法,有人说这是个说法,真正意义的侠客精神仍在江湖之中,那些只是中原世家门阀散布出来的谣言罢了。

    然,无论谣言与否,事实上情况几乎无异。

    这也是为何当初宫廷比武后,幽州风云帮新任帮主说的一句“属于我们的时代终于开始啦”让无数江湖侠士热血沸腾的原因,甚至于四个新生代鬼鬼祟祟暗中谋划的把戏在中原那些世家门阀看来是如此可笑。

    而且,江湖上没有人会懂站在风云帮主身后的那个糟老头到底意味着什么。

    准确来说,夏朝的江湖是延续了周朝末代江湖模式——帮派。

    帮派能代表江湖?

    这至天下武林高手的颜面何存?江湖上是归隐了一批武功高强的老人,可是大多数武功高强的武者还是选择接受如今的江湖模式,很多武者都认为相比于他们想要的生活,颜面并不是那么重要。

    而且人在,江湖便在,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铁律。

    流传在神州大大小小的帮派,能接手一个州地盘的帮派只有四个,幽州的风云帮扬州的燕帮交州的萧帮凉州的纵横帮,可以说这四个帮派代表了神州江湖的半壁江山。

    随着江湖上帮派取代门派的趋势,帮派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起初,一个帮派里面只有帮主堂主帮众三个基本职位,可由于帮派逐渐普遍化扩大化,一个专门为江湖撰写各种排行榜记录江湖历代变迁的组织,为帮派的具现化提供了职称榜,这也就是周朝末代著名的帮派改革事件。这个组织叫“会聚楼”,职称榜根据《九章算术》来定义帮派内的职称:

    肆捌玖:即香帅,一般称帮主,为帮派最高领导者,肆捌玖加起来等于廿一,再加上三八为一个“洪”字,意旨天下帮派出洪门,这个说法其实有关于周朝的第一个帮派迅速崛起并且迅速衰落,历时三十八天,会聚楼为此曾花了很大心思研究过洪门,后来由于遭到来自朝廷的警告而不疾而终;肆叁捌:即二路元帅,每个堂口设一名或多名,用以掣肘地方堂主在决策方面的决定,他们只听命于香帅;肆壹伍:即白纸扇,四乘十五加四等于六十四,意旨易经六十四篇,信命术数之意,术士多有白纸扇在手因此得名;肆贰陸:即红棍,四乘二十六加四等于一零八,意旨梁山泊一零八好汉,其中武松手执红棍因此得名;肆叁贰:即草鞋,四乘三十二加四等于一百三十二,周朝末代一百三十二名和尚愤而出寺参与跨境之战,和尚多穿草鞋因此得名;肆玖:经入会仪式入会者则为帮众,四乘九得三十六,所有入会者皆诵记洪门三十六誓因此得名。

    当然,这个职称榜只是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具体职位还是由各自帮派实际情况而定。

    南山,虎头帮。

    据说如今虎头帮的红棍是一名叫威武的彪形大汉,众所周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般除了和尚没什么人会顶着铮亮的大光头,不过威武便是一个光头,倘若说他是僧,偏偏他的光头上有一道狰狞的伤疤,贯穿了他整个头顶,看上去就像一条丑陋的蜈蚣,而且他有一张极具特色的方脸,整个人肌肉累累,加之一丈八的身高,走起来就像一座人肉大山在移动,每走一步都犹如地动山摇一般。

    这个威武是从徐天耀来南山之前便跟着他的班底,当初来南山开山立寨之时,他们一群人才六个,如今发展规模达到数十人之众,很大原因便是因他这根红棍为徐天耀出生入死,立过不少汗马功劳,用命打下的江山却忠于徐天耀,在帮中的地位仅次于他们的肆壹伍,白纸扇。

    虎头帮的白纸扇,原籍南街凤冈,姓谭名兴,字日苟,本为南街县官的师爷,后来因多次在公堂之上顶撞县官被撤职,在虎头帮刚创建不久,独自一人走入寨中向徐天耀自荐甘为幕僚,为虎头帮出谋划策管理财务,后来还出面跟出兵剿匪的官府谈判,达成了协议,才缓解了南山兵围之危,深得徐天耀信任。

    昨日,谭兴派帮中肆叁贰出面与十八人众谈判,后被老九一口回绝,并出言羞辱,原本就要因一言不合打起来了,可是草鞋是做什么的,专门负责内外事务联系,而且交游广阔,最善于调节这种纷争,只要把事情控制到他手中,回去以后,帮中白纸扇自有下一步主张,这也是徐天耀一开始便立下的规定,若是任务上有任何逾越可是要接受惩罚的。

    谭兴得知十八人众的态度后,立马当机立断,先是跑去跟威武小酌数杯,然后循循善诱,让威武心甘情愿替他出手收拾城隍庙那群不识好歹的小家伙。

    当天早上,徐天耀没交代什么,便带着几个心腹去了南街,开始他入主南街的第一步;然而午饭后,威武也在谭兴的指示下,带了十五个帮中身手较好的老肆玖从南山兵发南街郊外城隍庙。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道未的小说巡侠记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巡侠记最新章节巡侠记全文阅读巡侠记5200巡侠记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道未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