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后的水中传来连续不断的哗哗声音,就像是群鱼争先恐后的跃出水面所发出的声音,急促而频繁。
    我们三人不由得脚步一顿,回身望去,出现在我们看前的一幕让我们三人不禁汗毛倒立,不由得退了一步。只见在我们面前的水中已经出现了不下几百的藤蔓一样的东西,他们的长短粗细各不相同,在空中不停的摇曳着,水声还在继续,还有藤条不停的从水下冒出来。
    这时一边的狐狸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对我们说“这他娘的是捅了马蜂窝了,要不就是摸了母老虎屁股了,我记得刚才没做什么,怎么这么大动静?”
    “看样子我们只有先进洞口再说了。”
    当我们在回身看孙老头那边的时候,也在注视着水里的情况,但是他手里的动作却没有停,就这样那四个女尸已经比起刚才狼狈许多了。
    “这老家伙刚才藏拙,太无耻了!”我心中一阵暗骂。
    老头看向我们这里对着我们撇撇头,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让我们悄悄离开,现在那些藤蔓还是在水中摇曳,并没有冲向我们这边的趋势,万一我们动作太大京东那些东西,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我向着孙老头的方向点点头,表示我明白“我们悄悄往洞口方向走,先不要轻举妄动。”我低声告诉身边两个人,并且一马当先朝着洞口迈步走去。
    就在我们距离洞口还有五六米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孙老头的一声大喝,转身看去,那四个女尸已经被分成了八分倒在地上,从他们身体的断口处还在流着一些褐色的液体,不过并没有什么气味传来。
    也就在孙老头解决掉四具女尸的同时,水里的藤蔓也终于有了动静,那些藤蔓先是同时抖动了一下,就像是首长在检阅士兵时一声“立正”一样。
    接着那些藤蔓就齐刷刷的冲向孙老头的方向,我们这边却是屁事没有,我不禁有些纳闷,所以在孙老头跑向我们这边的时候,我一直都在仔细观察他身后那些藤蔓的变化。
    我有一个猜测,那些藤蔓不能接近距离这个洞口一定的范围内,而我们三个很幸运的就在此范围内。
    果然,就在孙老头距离我们三四米的时候,也就是大约距离洞口十米的地方那些藤蔓突然停在了半空中,有些不甘的在空中摇摆着大约十几秒钟后又慢慢的缩回了水下。
    这时候狐狸和莎莎也发现了藤蔓的变化,这是孙老头又是一声大喊向前一扑,来到我们近前“走呀!发什么愣!”
    看到孙老头这最后的动作和他说的话,就连莎莎都笑的花枝乱颤,我心里也是暗爽,这老家伙在跑路上一向从不拖泥带水,这次终于出丑了。
    “我说老头你这跑路的本事肯定是练过,看你那最后那一仆,有那么一点什么吃什么的感觉。”这么好的戏弄孙老头的机会我可定是不会放过的。
    “老师,那东西已经退走了!”
    “走了!”孙老头将信将疑,这话得亏是莎莎说的,要是我和狐狸说的孙老头恐怕理都不理。
    “果然走了!”孙老头先是向后微微退了一点,我估计就是个雨果的能够看到后面的角度,发现后面没什么这才彻底转过身。
    等到确定之后孙老头甩了把头上的冷汗“我们走吧!看来那东西不会接近这里了。”
    真不愧是老人家,虽然人品有待商榷,但是这眼力真是没说,只一眼就确定我那些藤蔓不会接近这里了。
    没走几部我们来到洞口,就在狐狸打算进入的时候我和孙老头同时叫住了他。
    我叫住狐狸的原因是我看到了和我刚才梦境一样的场景,在那个洞口的便面果然有一些丝状物漂浮在空中,而孙老头我就不知道。
    “又怎么了?我们这还能不能走了!”狐狸这时候已经十分不耐烦了,这其实也不怪他,我们这一路上每前进一步都是惊险重重,像狐狸这没耐性的恐怕早就想离开这里了,要不是水里的东西,恐怕他都有可能宁愿走下游,哪怕走上十几公里。
    “狐狸,你看看那空中飘的是什么?”
    还没等狐狸说话一边的莎莎接上我的话说“那是怨凝,怨气积攒到一定的范围内的会出现一些灰色气体,这些气体叫怨气,这个你们应该知道,怨气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是强弱而已,但是如果在这个范围内的怨气超出了这个范围可容纳怨气的极限这些怨气就会实体化,这就是怨凝了。”
    “爱妃那么按照你这么说这里的怨气已经超出这里可以容纳的峰值了?能超出多少?”
    莎莎没有回答狐狸的问题只是摇头。
    “莎莎,你摇头是怎么个意思?”
    “哎!如果一杯水可以兑一勺盐,那么现在这种情况就是一勺水兑了一杯盐,或者还要多,怨气饱和的地方我见过,当时我们出动了两个班的人力,去了八个回来三个!”
    “嘶!”我和狐狸不仅倒抽一口凉气,怨气饱和就这么厉害那么现在的怨凝岂不是有死无生。
    “小子,怕了!我老人家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还不止这些。”我这才发现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孙老头,却是蹲在地上观察洞口的几行青砖。
    “孙老,你可别吓我!你要是把我吓出个好歹你要负责我下半辈子。”
    “哼!”孙老头拍拍手站起身“小狐狸你看看我老人家还能活几年呀!下半辈子,只要你确定活的比我短,我老人家不介意养你几年。”
    “孙老头,你刚才说的不止这些,那还有那些?”我把狐狸拽到一边,凑到孙老头身边问道。
    “看见地上的砖了吗?”
    “那有什么,不就是三排青砖吗?”狐狸在一边不咸不淡的说道。
    “对了!这三层砖是有学问的知道吗?”
    古代在中原地区的普通人家,一般睡得都不是砖,而是土炕,做饭用的灶台什么都是有专业的人来建造的,这和盖房子是有区别的。而当时的土炕灶台和墓穴的地砖都有这么个讲究,砖头的行数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般都是按照“兴旺灭绝”排列的,一层砖为兴,接下来的以此类推,灶台和墓地皆是如此,而且这个建筑规矩现在也还保留着。其实这些规矩以前并不是用那些地方,而是用于一些洞穴的建造,最后人们干脆把认为有洞穴特质的建筑都按照这个规矩进行建筑了。
    “你现在知道了着三层砖是什么意思。”孙老头瞥了一百年的狐狸一眼,没好气的说。
    “那么孙老头,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要进入的这个洞代表的是灭绝中的灭!”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