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297章 奇袭荧惑(5)

本章节来自于 明将军 http://www.lishu123.com/135/135788/
    第297章 奇袭荧惑(5)/&“本王知明兄深谙用兵之道,必不会坑杀降卒,替将士求情的话儿也不必说了。(百度搜索给 力 文 学 网更新最稳定只是本王还有五子四女,三个儿子于三年前战死京师,两个女儿亦于乱局里不知所终,另两子本欲效力军中,被我强行阻止,两个女儿年龄尚小,早已将他们安置于他处。本王自知罪不容于法,不敢奢谈活命,唯愿明兄能替本王谰言圣上保我一脉骨血,毕竟血浓与水,何必斩草除根?!”

    明将军慨然道:“明某不敢妄测君意,但定会尽力不负八千岁所托。只要他们不再受人蛊惑谋反,便不予追究。”

    尽管泰亲王谋反篡位,罪当诛九族,但他本是皇叔的身份,其子女算来亦是当今圣上的表亲。虽然自古为夺皇权弑亲者不胜枚举,却也需要有合适的理由堵住天下人之口。身为当朝重臣的明将军既然应允替泰亲王子女作保,天子亦有顾忌。

    “好好好!”泰亲王手抚长须,目光伤感:“明兄只带数百人奇袭荧惑,当是不世之帅才。我知你从未将本王当作真正的对手,但得明兄这一声应允,亦可放心去了。”言罢蓦然用力一咬,早就暗藏于口中的毒丸已碎,一缕黑血由嘴角缓缓流下。

    明将军谨立原地,沉静的面容一如往常般不动声色,但心中或许也在为泰亲王的自尽而感叹。

    泰亲王面如死灰,目光散乱,口中喃喃道:“当年在清秋院,曾听那俊逸无双的宫涤尘传吐蕃蒙泊国师之言评京师六绝,本王幸与明兄同列其中,却对自己一直隐有疑义。直到今日决然赴死,才敢自诩一声:泰王之断……哈哈……”语音越来越弱,终不可闻。

    四年前宫涤尘在清秋院遍请京师四派高手,表面上是为了请人解答蒙泊国师所给出的“试问天下”之难题,暗中却趁此时机促成了暗器王林青与明将军的泰山绝顶战约,并借蒙泊国师之口说出“将军之手知寒之忍清幽之雅凌霄之狂管平之策泰王之断”等京师六绝之名,最终导致自命不凡的泰亲王趁绝顶之战起兵谋反,将军府与太子府暗中联合,将计就计一举挫败泰亲王的阴谋。

    在泰山绝顶之时,许惊弦曾听蒙泊国师说起他只评了京师五绝,唯独没有泰王之断,那只是宫涤尘诱泰亲王起兵谋反的计策,却不料泰亲王信以为真,直到临终也依然念念不忘,若非如此,他是否还会有当场自尽的勇气?世道轮回,天机玄妙,原就是这般不可臆度,昔日之因竟会种出今日之果……

    值此时刻,许惊弦自然不会告诉泰亲王真相,唯愿死者灵魂安息。

    或许,泰亲王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个英雄,但在这穷途末路之时,却也有着英雄一样的悲壮。

    明将军低叹一声,待泰亲王抽搐的身体不再动弹后,这才微施一礼,上前抓起他的手腕测试脉息。事关重大,他必须确定泰亲王是否真正死亡。

    良久后,明将军轻轻抚平泰亲王依然圆睁不闭的双眼,按理说他本应斩下泰亲王的首级回京面君,但却只是取下他腰间随身所佩的一方挂玉以做信物。这才命令左右士卒:“将他好好安葬。虽是谋反逆贼,毕竟曾是当朝亲王,不可折辱尸身。”

    四月十九。困于石,据于蒺藜。

    东方露出一线清冷的天辉,黎明将至,荧惑城的战斗业已到了尾声。

    泰亲王的死讯瞬间传遍荧惑城,敌兵大多弃械投诚,纵有负隅顽抗者,亦难敌身经百战的摘星营将士。

    巳时初,明将军接到军情汇报。共计杀敌九百三十余人,伤敌逾千,近七百人投降,另有八百余人趁乱逃离。摘星营战士阵亡五十六人,重伤七十二人,另外的战士虽有不同程度的轻伤,基本不损战力。

    这是一场以弱胜强的大捷,最关键的是泰亲王当场伏诛,将是对叛军士气最大的打击。至此,摘星行动取得了预料之中的最大战果!

    明将军目光中虽隐隐透露出满意之色,但依然面色如常,只是对部下点头以示赞许:“用心照应伤员,并好好安葬阵亡的战士,必须记下姓名留取随身信物。敌军的尸体集中掩埋,此地气候异常,多雾潮湿,要小心疫病。至于那些逃兵不必追杀,最好让他们把泰亲王的死讯传入敌军中。找精明强干的五名士兵回大军传递信息,另外要多派出哨兵于周围百里巡逻,时刻注意敌军主力的行动,并加强城墙的防御,修补损坏设施。降卒集中于一地关押,严加看守防止哗变,不许虐待降卒,如有诚心投诚者可允许去修筑工事。将战士分为几组轮换,没有任务都尽可能休息……”他口中一面发出命令,一面计划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攻下荧惑城固然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但接下来或许就将面对敌人全线崩溃前的最后疯狂反扑,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然后明将军召集几位重要亲信在内城大殿中开会,许惊弦亦随之同往。

    “恭喜诸位,你们都是摘星行动中的功臣,包括每一名士兵,回京后必有赏封。”在明将军简单的开场白后,语气转而凝重:“但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恰恰就是要如何安全返回?我初步有两个方案,一是原路折返;二是就地驻守。但无论哪一个选择,都可能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风险,所以要请大家共同与我订下一个决策。”

    一人道:“末将已派出五位战士回大军报信,如果一切顺利,大军十日内便可重新渡江,届时敌军必不战而溃。我们不如坚守于此,荧惑城中粮草充足,又凭险地而造,我们攻泰亲王是趁其不备,如今有五百精兵全力以赴,纵有数万大军来攻,也足可支撑一些时日。”

    明将军沉吟:“虽然凭天行早已接我号令,时刻准备出兵接援,但在未能确定荧惑城战果的情况下,我不能拿十万大军的性命儿戏。敌人必是全力封锁消息,而路途遥远,那五名战士未必能如期返回,只可惜人手太少,五个人已是能派出的极限。万一有什么差池,可不是守十天半个月的问题。”

    “那就不如原路退回,敌人不知我们虚实和退兵的道路,虽有阻截,必分兵而行,当能冲开一条血路,只要到了焰天涯,便可无忧。”

    另一人谨慎道:“泰亲王一死,敌军必是疯狂反扑。只怕会撕毁焰天涯作为中立地带的承诺,就算到了那里也未必安全。”

    明将军沉思不语,在他心里还有更深一层的顾忌。也许封冰视泰亲王为杀父仇人之一,但如今在泰亲王已死的前提下,她还会不会放过魏公子的仇人——明将军?焰天涯之所以同意借道,会不会设下一箭双雕的后着?

    许惊弦亦同时想到了这一点,开口道:“兵不厌诈,即使要撤离荧惑城,也绝不可沿原路返回。万不得已我们甚至可以更往南行以迷惑敌军耳目,然后再寻机转道回师。”明将军缓缓点头。

    “就算得不到消息,凭将军也一定会千方百计前来救援。如果留在此地固守,最多坚持半个月即可。以我们摘星营五百精锐的能力,肯定没有问题。我可以向将军立下军令状,绝不让一名敌人攻入荧惑城。”

    “说得也是。何况这里是泰亲王在后方的据点,城中没有普通居民,我们不用因安抚百姓而分心,全无顾忌之下战斗力可发挥最大,我支持守城。”

    “守城不比平原作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补给最为重要,可正是因为没有百姓运送食物箭支以及修补工事,只要有一点被敌攻破,全线皆溃。”

    “我们人手不足,但可以把几百名降卒调动起来。”

    “这些降卒毕竟是曾跟随泰亲王谋反的士兵,若敌军回师来攻,很难保证他们不再倒戈投敌,必须要多加提防。”

    “依我看这里地势险峻,敌人大型攻城器械无法运来,只凭弓箭和肉搏,何惧之有?我们虽然只有五百人,但势必会让敌人付出五千五万的代价。我要在那些阵亡的兄弟们灵前给他们报仇……”

    …………

    …………

    众人各执一词,难下决断,但大多数人都支持坚守荧惑城,以待援军。

    明将军静静听着属下发言,许久后终于开口:“守城与弃城两种方案皆是有利有弊,如果千仇在此,她一定会给我一个最好的选择。依我对她这几年的了解,知道做出分析最重要的判断信息不是来自我们自己,而是敌人。告诉我,敌人现在是什么心态?”

    众人陷入深思。明将军继续道:“那些逃离的荧惑城守兵不但会把泰亲王的死讯传播出去,同时也会把我明宗越亲来此地的信息传递给敌人。荧惑城已失守,泰亲王已死,那些曾追随他的叛将群龙无首,毕竟他们都是汉人,稍有血性者就不可能随着乌槎国与擒天堡媚云教苗彝白等异族与我中原汉室做对。那么,如果乌槎国还想赢得这场战争,唯一之策就是趁全军士气崩溃之前尽力封锁消息,然后全力以赴杀死我。所以,如果我们留守荧惑城,面对的将不会是小股的成千上万的敌人,而是敌军毕其功于一役的全线围堵,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守几天?”

    诸人静默,试想在十余万大军昼夜不停的重重围攻下,小小荧惑城不过是弹丸之地,再坚固的防守也难以支撑下去。

    明将军肃声道:“记住,我带你们来这里绝不是为了送死,一定力争把每一个人都平安地送回去。所以,我的方案是……”

    不等他的话说完,一位哨兵急奔而入:“有军情禀报。”

    这虽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毕竟是二十万大军中精选而出,众人看他神情惶急,隐隐都觉得不妙。唯有明将军面容不改:“说。”

    “荧惑城东南西北四面皆出现大股敌军,人数皆在万人以上,最近的敌军离城南只有七十里。”

    明将军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难怪泰亲王要自尽,只怕连他本人都只是一个诱饵。他大概早已控制不住乌槎国君的野心了。”

    许惊弦心头暗惊,就算来敌并非主力,仅是木邦城的守军与驻扎在乌槎国边境的人马,但敌人来得如此之快,恐怕亦是早有准备,难道这才是真正的“刺明计划”?依此看来,明将军对泰亲王心意的猜测就算不中,亦相差不远。只不过那或许并不是乌槎国君的野心,而是宁徊风的。

    几位将官同时起身:“末将这就去负责安排守城事宜。”事到如今,弃城而逃更为不智,在荒岭中面对百倍敌军的围堵,唯有战死一途。

    “都坐下。”明将军的声音依然不急不躁,面临生死关头,一个优秀的统帅不但要有无畏的勇气与过人的智谋,更需要一份冷静。他镇定的目光扫过全场,待诸人心气渐平后方才缓缓续道:“无论泰亲王是否一个诱饵,只看敌军迅捷的反应,当知幕后筹划之人绝非有勇无谋之徒,尽管他们不知摘星营的虚实,亦能猜出一定是三军中最精锐的战士,何况有我亲自督战,就算明知有百倍敌军,我等也必将拼死一战,绝不会投降。荧惑城虽小,毕竟占地利之便,强攻伤亡极大,实乃下策,至少不应该四面八方皆派重兵攻城,迫我死战,围三虚一方才合兵法。所以,这里面一定还另有玄机。”

    “或许正如将军所言,敌人不惜任何代价也要置你于死地。”

    “不错。非我妄自尊大,在这一场事关两国气运的战争中,摘星营五百战士的性命根本微不足道,只有主将的死才能扭转战局。”

    “恕末将大胆直言,请将军换上降卒的服装,趁乱混出。只要到了山地密林之中,以将军之能,必可脱离险境。而五百战士则留守荧惑城,以惑敌军,只要将军安全,就算我们全部战死报国亦无憾。”

    明将军淡然一笑:“你以为敌人想不到这一点么?来得人必都是乌槎国异族战士,换上降卒服装反而更显眼。或许敌军故意摆出不惜强攻的姿态,就是要迫我留下与五百战士共存亡;所以如果一定要弃城,也应该是五百人化整为零分头突围,让敌人难以判断追袭的重点……”

    “报!”又一名哨兵匆匆赶至:“敌军约二万人马在城南五十里外扎营,城北的万余敌军距离七十里,但亦放缓了行进速度;东西两面因有山脉阻隔,尚不明敌军动向。请将军定夺。”

    明将军捻须沉思不语。有人低声道:“山区中难以发挥骑兵的速度,对于步兵来说,经过五十里的奔波再攻城绝不合理,敌人这是什么意思?”

    “或许敌人也防备着我们弃城躲入山林中,所以远远摆下铁桶阵……”

    “依我看正好相反,敌人就要故意迫我们弃城而出。毕竟那些异族战士擅长山区野战,也更熟悉地形……”

    给 力 文 学 网 ,

    script type="vascript"&

    var cpro_id="u2351548";

    ={at:"3",rsi0:"728",rsi1:"120",pat:"6",tn:"baiducustnativead",rss1:"#ffffff",conbe;

    ssertbefore;

    };

    /script&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时未寒的小说明将军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明将军最新章节明将军全文阅读明将军5200明将军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时未寒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