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给了何青国很大的信心,之后还是每天继续在路边等工作,倒是再也没有遇到老太太,不知道那会她只是偶尔路过,还是特意过来找一个木匠的,何青国只是把对老太太的感谢深深的记在心里,日子还是照过。
今天是何青国来京城一个月的时间了,何青国在自己的出租房里面,他决定要给家里写一封信,出来一个月了,跟家里一点点联系都没有,也不知道家里人会急成什么样。
何青国把信纸铺在桌子上,坐在桌上,拿起一支英雄钢笔,对着信纸,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一个月的时间,对何青国来说几乎是没什么收获,仅仅是能有立身的方寸之地。
自那天给接了老太太的活后,后面几乎是天天能接到活,工钱都是当天完工当天结清,老太太给何青国加持了好运似的,后来的活都接得很顺利,何青国自己工作很卖力,收入比别人要多少,在火车站窝了半个月之后,终于把资产积累超过了三位数,这才在远离市区的城南租了一间民房,花了全部身家的三分之二。
何青国现在就住在这个房子里,房子很简单,来的时候,除了一张空床,一张桌子,就什么都没有了,住进后来,他又把自己的半个月的收入剩下的用来置办家当了,也就是脸盆脚盆,再加一桌凉席,枕头就直接用了自己的来时随身带的包了,基本上还是属于家屠四壁。
何青国每天需要起得特别早,然后走上两个小时去等活的地方,然后晚上又再走回来,走回来的时间不定,视工作地方的远近而定,常常到家,估且称之为家吧,常常是到家的时候已经半夜三更,更有一次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听到鸡叫了,每次回来差不多都得累城狗,不是活累,是走的,何青国已经决定下个月能争取买一辆二手的永久或凤凰了。
现在要给家里写信,没有喜可报,也没有忧可说,但必须要给家里写上一封信报个平安,他能想像家里人现在的急切。
提起笔。
父亲母亲大人膝下:见字如面,儿如今已与京城安身,一切尚好,勿念儿安……
何青国只是把自己在北京的收获跟家里人说了一下,只报平安,绪绪叨叨的写了三页纸。
写好后,把信纸折叠起来,装进信封,想想又给拿出来,平铺开,从身上摸出10块钱,放在信纸里面,然后又重新折好,这才又装进信封。
又提笔给大哥何青国写信,字里行间,全是拜托,家里现在就完全指望大哥去照应,洋洋洒洒的两页,写完给这封信纸里也夹了10块钱。
最后又给小妹何青红写信,全篇都是寄语,他对小妹现在是寄于厚望,就像当初全家都对他寄于厚望一样,在信里把自己这一段时间的见闻都说描述给了小妹,希望小妹能白他的一番心意,认真读书,弥补自己的遗憾。
在写给小妹的信里也夹了10块钱,都写好,才装进三个信封,写上地址,贴上邮票,明天出去的时候,再去邮局寄出,也不知道家里人哪一天会收到,本来可以放在一个信封寄出的,但何青国有点不放心,怕会遗失,里面夹着钱呢,这是他后半个挣到的所剩下的一半了,分开寄出,会保险一些。
本来想给家里打一个电报的,但太贵了,还发不了几个字,虽然速度会快一点,但能说的东西太少了。
-----------------------------------------------------------
“他爸,你说,老二怎么也不给家里拍个电报来个信呢,到底现在怎么样了,我这天天着急啊,当初为什么要答应二子一个人出去啊,现在也没个信,都是你……唉”
王桂香一遍又一遍的埋怨何守信当初不应该答应让何青国出去闯闯,出去一个多月,一点信息都没有,何青国从来没有出过门,儿行千里母担忧,王桂香是日盼夜盼,就是希望能收到何青国一封信或是一份电报,好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吃饱,是不是穿得暖。
何守信低着头坐在八仙桌上,抱着碗,有一口没一口的拨拉着,如同嚼蜡一般食不甘味。
王桂香用筷子敲敲了何守信的碗,“跟你说话呢,聋了,你说二子要出了事,我们可咋好啊?”
何守信还是低着头没有说话,边上坐着的何青中也低着头,连着何青红也低着个头听老妈念叨,全都食欲不振。
“老何家有人吗?”
桌上的氛围很凝重,这时忽然听到院子外有人叫门,何青中应了声就放下碗往外走。
何青中出门看到是一个邮递员,经常来他们村送信的,看到是他,何青中就猜二弟寄信来了,一阵激动,更是一阵的如释重负的感觉,他和父亲虽然从来不说什么,但是真的是牵挂二弟何青国。
“青中啊,你们家的信,拿一下。”说着递给何青中一封信,何青中拿到手里一看就知道是确实是老二何青国的信,一下子放心了。
“妈,二子来信了。”何青中冲院子里喊了一声,声音响亮多了,转身就要兴冲冲的往院子里跑。
“唉,唉,别走啊,这里还有两封呢。”邮递员又喊住何青中,然后又塞了两封信到了何青中手里,这才打了招呼又要去下家送信,何青中才反应过来还没跟人家致谢呢,赶紧追上去了道了声谢,这才要转身往屋里走,一转身就看到母亲王桂香,父亲何守信,小妹何青红全都盯着他,准确的说是盯着他手里的信。
还不等他开口,王桂香就一把信抢了过去,没留意为什么是三个封信,直接拿开一个就给撕开,急急忙忙把的信展开,一张10块钱的纸票掉了下来,何青红给捡了起来,递回到母亲手中。
王桂香把信端在手里左看看又看看,“这信里写的什么啊?”
看到信才想起来自己不认识字,有点傻眼,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不认识字,装什么样子,拿来。”何守信埋怨王桂香,伸手就要去拿信,却被何青红一伸手先给抢了过去。
“嘿嘿,这信是二哥写给我的,阿爷你也认不了几个字,这封信还给我,二哥写给你们的应该是那封。”刚刚王桂香展开信的时候,何青红就已经把脖子抻出过去,已经看到这封写是二哥特别写给自己的,所以决定自己先看了再决定要不要念父母听。
这个时候何青中也已经把信都撕开了,每封信里面都掉出来十块钱,都先收在王桂香手里,王桂香催着何青中先给念信。
“妈,先回屋去了,站在院子念什么啊,回屋回屋去念。”看他们急不可耐的样子,还是何青红催他们先回家再看信。
几个人回到屋里,何守信和王桂香迫不急待的就让何青中念信,一人一边挤着何青中盯着信看,狠不得把眼珠都掉上去。
“父亲母亲大人膝下,见字如面……”何青中一字一字的读着,也生怕错过了一个字。
念完这封信,王桂香让何青中再念一遍,何青中问她是不是哪没听清楚,王佳香说不是,就想再听一遍,把何青中搞哭笑不得,要不是被何守信拦住了,估计一中午就光念这一封信了。
三封信都念给王桂香听完,王桂香这才像大热天喝了口凉水一样舒坦了,然后把三封信又小心的叠好,藏到床头的被子下面,又把何青国寄回来的三十块钱留了十块钱给何青中,给何青红留了五块钱,做完这些事,才一家重新坐下来吃饭,这会都觉得饭香了,菜也对味了,都笑容满面其乐融融。
----------------------------------PS:这一章的目的确实不是为了丰富内容,所以信件本身的着墨有了了,而是想写一个很普遍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况,希望都能多多体会亲情的可贵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