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十七回 鹤鸣山学道 张天师归西

本章节来自于 太平道传奇 http://www.lishu123.com/135/135517/
    天地悠悠生正道,大佛威威镇三江。

    万里巴川多富庶,八州饥民入蜀乡。

    诗寄《蜀行记》说的是巴蜀之地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俗称人间天府。城都古城三江合流,滚滚东去。峨嵋山青城山鹤鸣山山高景秀,气候宜人,是历代高人修道之佳境。也使川蜀成为华西道佛两教发源传播之地。至今尚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上回书说到“太平道”护法大师“铁笔书生”邢玉海,在黄河北岸收了渔哥钓嫂为教徒,并在当地发展教众三百多名。这日辞了“钓嫂”夫妇,策马去幽燕处理教内事务,这且按下慢表。

    此回书先表四川巴蜀的一件大事。且说汉顺帝时,有一道教宗师姓张名道陵,字辅汉,云游来到四川鹤鸣山。见此山雄壮秀丽,古木参天,猿攀熊踞,雕翔鹤鸣;山顶云浮雾隐,山下河澈水潺,如仙境一般。张名陵心中大悦,便在此建观修院,广招门徒。道观全用山中巨杉建造,规模宏大。取观名为“天师观”,观中一大殿,名“丘祖殿”殿内耸八巨柱,每柱大为两人合抱,殿中供着老子的神像。

    张道陵将老子的《道德经》视为经典,当时又名《老子五千文》与《巫经》及《太平经》相参合,创立了“天师正”一道。尊老子为“教主”,自称“天师”后人称张天师,“天师正道”以符咒为主。用符咒神水为民治病;以行气导引服食房术等法授人长生之道。秉教义为:“降伏鬼魔,拯救世人”。凡入道者交纳五斗米,故又世称“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在川蜀之域迅速发展壮大。

    “天师”张道陵常集教众之殿中,“传授符书,教演大黄”谓众弟子曰:“其书多有不秘,非其徒也,不得辄观。至于化金消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也”。至此巴蜀秦川之地,从教者日盛,习术者遍及汉中,成为东汉时中华西南最大的道门会

    东汉“光武中兴”,四川乃富饶之地,经济繁荣,人才辈出,政治稳定,文化传承。时称“府盈西南之货,朝多华岷之士”。然到了东汉末年,豪强势力日大,争田夺地,盘剥农奴,奴役百姓。将民脂民膏供豪门贵族奢侈。

    有民谣为证:“豪门有客过逍遥,鲜车怒马,极尽奢华。孤儿遗子路边死,十户人家空九家”。

    “天师”张道陵及儿子张衡利用“五斗米道”教义,以传播“均平”思想,号召民众。他向百姓传播:在苍天之下,人人平等,本无贫富。在当时天怒民怨的东汉未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这一日,张道陵正召集弟子及子侄在鹤轩讲经。忽感头裂之痛,忙行真气敛神镇心,呼张衡近前,耳语数句。张衡忙遣散众人,只留两位护法长老许镜刘玄一起扶天师到禅房休息。张道陵自知命止,喘重气对儿子张衡道:“为父将乘鹤归西,吾走后你行教师之位,并速遣人告‘太平道’和龙王山邀请孟华张角二位师叔入川,请其为汝主仪......”言未尽,一口气咽下,便鹤驾西去,魂赴蓬莱。享仙年123岁。

    张衡大恸,经两位护法长老再三劝说,才慢慢止住悲声。张衡委托护法长老许镜刘玄召集众位名望弟子商议后事。因“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同源于“黄老道”。张道陵孟华张角系同门师兄弟。便遣长老刘玄速往巨鹿请张角三师叔,龙王山孟华二师叔,来鹤鸣山主持“天师”道场丧仪及商议教务。

    刘玄长老不敢怠慢,别过张衡,带一随身弟子,前往巨鹿“太平观”和龙王山。一路快马加鞭,日行宵宿,一日黄昏来到“太平观“门首,吩咐门童向“大贤良师”禀报。此时张角正在鹤轩用缮,闻童子禀报,心中一惊,忙吩咐请长老大堂相见。刘玄长老进大殿见参拜“大贤良师”。

    张角见刘玄身穿教服,惊道:“长老此来所为何事?为何人服孝?”刘长老悲切切地将“天师”仙逝备细告之。张角闻讯,心中凄然,含悲谓长老道:“道兄天师归仙,实乃咱道家巨星陨落,天下道教顿失一代宗师。悲哉!痛哉!”忙吩咐金玄招来兄弟张宝张梁商议赴丧之事。张宝张梁快步赶来。刘长老向前一一见礼,彼此问侯一番。“大贤良师”令银妙领刘长老去后堂用餐。

    张角将张道陵天师登仙一事告之二位兄弟,接着便对张梁道:“三弟,吾本打算三天后前往幽州处理幽燕弟子内乱之事,看来已不能前往。二弟又刚豫州回观不曾息得。但事务紧迫,还得劳三弟代为兄去幽州一趟,与邢护法将内乱平了,并挑选一贤能之士主持幽州教务”。张梁忙躬身接言道:“教主吩咐,是小弟份之事,一定尽力办妥,请大哥放心前往巴蜀为师兄吊灵超亡”。张角点头。又转向张宝道:“二弟从豫州劳苦,刚回道观。就留在观内主持教务,联络八州”,张宝连连点首领命。

    “大贤良师”又唤来金玄,令金玄速去“沁水山庄“请“追魂神剑”召大弟子马元义。马元义一到,张角就让其准备丧仪和行装,只等天亮就与马元义及书童金玄,一起赶往巴蜀。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早“太平观”人人早起,吃了早饭,纷纷立于观门前敬送教主。“乾坤日月子”张宝昨晚连夜精挑了十六名武功高强的弟子,交付马元义统领保护教主。又将金玄叫到身边,吩咐一路好好侍奉教主,金玄点首领命。

    银妙因教主让其留在观内,交张宝差使,不能随教主同行。此时,他已泪盈盈地站在教主身旁,手扶黄骠千里马,又将头靠在马脸上,情意依依:“马儿马儿,你一定要帮侍侯好教主,如有闪失,回来后我打你屁股。”他把自已的心意托付给了马儿,让马儿好好保护教主。这黄骠马是一匹千里龙驹,极通人性,加之银妙常帮马房师傅喂马刷毛,与黄骠马更加亲近。这马似乎懂得银妙的心事,点点头,舔舔银妙的小手,仰首一声长啸,似乎答应了银妙的所托。

    张角见童儿银妙这般天真笃意,心里感动,于马上以手抚其头道:“妙儿,不必如此,为师多再一月便回,你留在观中好好侍候二教主,有事与金玄用信鸽传之”,银妙点头。银妙他又与金玄拉着手道:“玄哥,你一路保护教主,侍奉好;还有这马儿你也要喂好,要是有差错,回来后我不理你!”金玄见说忙伸出小手与银妙拉勾,异口同声唱道:“拉勾,上线,一万年不许变!”真是儿童心境,洁白无瑕,博得众人在悲境中微微一笑。

    那刘玄长老因要上龙王山,去“金刚洞”传噩信于“黑帝子”孟华。便告辞众人,策马先行。众豪杰才送教主上了大道。张宝张梁银妙等送出十里,才洒泪而回。

    马元义是张角的大弟子,正是而立之年,身材高大,为人和善,性情豪放,处事谨慎。使一柄青锋宝剑,深通张角“五云剑法”精要,人称“追魂神剑”。在同辈弟子中,武功最好,也深受众道友爱戴。他一路领头,为教主开道。金玄紧随在教主左右,后面跟着十六匹骏马,马背上齐扎扎十六名精壮青年汉子,一色青灰道装,个个武功了得,人人气质不凡。

    “大贤良师”张角一行,朝行夜宿,风尘扑扑向汉中取道。一日来至古都咸阳,张角为让众弟子欣赏前朝帝都,便放马慢行。不觉日行中天,已到午晌,张角吩咐马元义找家酒店打尖息脚。转过西街见有一酒楼,招牌书“秦川第一店”。马元义及众人到店前下马,店主见有大生意到,忙笑盈盈地出来接客,吩咐小二佣人齐齐为客人牵马。众人点了秦川名吃“羊肉泡馍”和卢洲老窖,边喝边品,一顿饱餐。

    张角吩咐起程,众弟子忙收拾行旅,簇拥着教主走出店门。张角在金玄侍候下正待上马。忽听店西头不远处,有围观者喧哗,并传来一女子救命之声。“大贤良师”张角忙吩咐马元义前去打探何事?

    马元义策马而去,他于马上往人群中一看,见一妙龄女子倒在地上,被一富家公子骑在跨下。那公子一边淫笑道:“我的美人儿,你就让哥哥快乐快乐吧!”一边以手将女子的上衣撕下。那女子使命挣扎,那有翻身之力。只好哭喊“救命”!然而人群中无一人敢出手相救。有几个家丁模样的人一会**,一会纵容公子如何动手。眼看女子**被扯了下来,酥胸裹露,**无遮。那女子自知今天逃不了当众受辱,便闭上双眼,泪如泉饮,抱定一死之念!

    “追魂神剑”马元义一见心中大怒,飞身下马,纵入人群。也是这受辱女子活该有救,遇上侠义之士。

    有道是:路见不平行侠道,救得金钗获凤凰。

    要知如何救得?且听下回分解。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曾谷子的小说太平道传奇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太平道传奇最新章节太平道传奇全文阅读太平道传奇5200太平道传奇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曾谷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