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前因

本章节来自于 疯人笔记之阴山尸群 http://www.lishu123.com/134/134197/
    话说三千年前,周易(易经)传世之初,商周人便已经对鬼怪灵异等非自然现象有了很深刻的认知,我们的祖先经过数千年的观察,掌握了相当一部分灵异事件发展消亡的规律,结合自身经历及实践,写成了周易,作为占卜驱邪招魂等道术的理论精髓,成为各大主流驱魔捉鬼派系的源流,世代相传。偏偏无独有偶,有主流就一定会有非主流!

    我叫司马健,也有人叫我司马贱贱贱,或者贱人。我这个人天生没有什么特别明显值得大家注意的优点和缺点,唯一的优点就是贱,唯一的缺点也是贱。有人说我已经达到了人贱合一的最高境界,错!我理想中的最高境界并非如此,而是要不断的升华升华再升华,将自己打造磨炼提纯到一种全新的,不为世人所认知的,“人贱合一”与“人贱分离”并存的相互渗透模式,也就是贱到人见人喜爱佛见佛欢快,无论贱或不贱,贱就在身边的天贱境界。

    虽然,我的贱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为了贱上加贱,我毫无怨言并且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新时代的娱乐记者行业。没错,是这个行业锻炼了我!成就了我!满足了我!释放了我!在当今的社会,信息和速度是并存的,无论在网络还是电台,各种娱乐新闻只能用铺天盖地来形容,能在娱乐记者这个行业混出个名堂,那是相当不易的,不过还好,这并不是我的主业。

    废话连篇一大堆,也该说些正经的了。

    华夏文明几千年,和平年代少之又少,战乱不断,杀戮不断,时至今日,我的祖先是何许人也已经不得而知,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名字“治”被记录在了一件他亲自篆刻并世代传留下的甲骨上,至于我的祖先姓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了。

    小时候,我的爷爷曾经反复对我讲过,治留给我们的甲骨共有87片,按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寻》《制》和《诛灭》,总称《气灵》,如今传在我手中的只有《寻》和《制》两部份80片,相传剩余的7片甲骨《诛灭》在秦统一之后便由家族的另一分支保护下去,距今已有两千余年。

    《气灵》是治历经无数次捉鬼降魔后,倾注一生心血所写成的一部关于如何发现制衡,并最终灭除鬼怪灵异的著作,所论述内容完全异于主流的阴阳理论。治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与变化,包括人鬼尸魔,都离不开气和灵的支撑。

    气,是一种被事物无形散发出来的,并且通过特殊方法可以观察到的能量,用现在的科学理论说,可能就是波。气分七大类,一为自然气(山石草木动物等所散发的气,范围较广),二人气,三鬼气,四尸气,五魔气,六妖气,七为仙气。《寻》中写道,通过观察气的不同,可以判断出事物的本质,是人是鬼,是妖是仙,一目了然,因为不同的事物一定会散发出不同能量的气。

    灵,如果说气是现象,那灵就是造成并影响这个现象发展变化的核心本质,用现在的理解,如果气是显示屏,那么灵就是CPU,它主宰了一切世间万物的生存毁灭。值得一提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灵的存在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事物形态结构和化学形态的改变而改变的,可分(分灵:一个灵分裂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灵),可合(合灵:两个货两个以上的灵聚合成为一个灵),可消(消灵:一个灵由于自身或外界原因,导致自己能量削减的过程),可长(长灵:一个灵通过某些方式使自身能力增加的过程),可异化(异灵:灵本质的转化,异化后与异化前是两个本质完全不同的灵),变化多端怪异。当然,随着灵的改变,气的类型也会随之改变,这些改变的原因和过程,都被治记录在了《寻》和《制》当中,是我们家族世代降魔捉妖的核心理论。另外一点,除了变化之外,灵也是可以被彻底消灭的,据说《诛灭》的核心就是如何灭灵,只是我从未见过而已。

    2000年,那年我19岁,爷爷病情加重,身体各项指标急速恶化,在临终前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如果《诛灭》够幸运没被损毁,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至于为什么,后文会详细讲述。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嘱咐我的不是父亲,在这里有必要简单陈述一下。

    六十年代初,爷爷带领着一家人响应党的号召,本着支援边疆,建设强大祖国的目标,跟随工厂从天津搬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当然,这些都是迁居呼市的表面原因,其实一切都源于1959年呼和浩特爆发的一场特大山洪。

    呼和浩特建于400年前,紧邻阴山山脉(当地俗称大青山),自古便是塞外军事文化和宗教交流重地,现有新旧两城。解放后,全国大炼钢铁,呼和浩特也不例外,大青山的树木被砍光伐尽烧成了灰,山间的土石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变得松散易落,岌岌可危,却无人理会。当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变得失去理智的时候,大自然同样会以失去理智的方式给人类一个教训,终于,1959年7月26日,报应来了,突如其来的山洪席卷半个旧城,就连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长20米,宽6米,高9米的坚固石孔桥庆凯桥也没有幸免于难,被瞬间摧毁,可知水势之凶猛,**之惨烈,历史罕见。

    洪水过后,一块古石砖辗转出现在了天津鬼市(鬼市是一个只在夜间出现的市场,多为不法商贩倒买到卖,所卖之物稀奇古怪,其中不乏文物贩子),由于古石砖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一般很难遇到买家,所以这种买卖,讲究的就是一个“缘”字,这事儿说来也巧了,我的爷爷似乎和这古石砖就很有缘,也可以说这古砖就是为了爷爷而来的。

    我爷爷司马越,是一名光荣的共和国工人,从小受家族熏陶,熟读《寻》和《制》,对寻妖驱鬼之术了如指掌,除此之外,鉴赏古玩也是爷爷的绝活。不过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革命的熊熊烈火燃烧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相信鬼神之说是要被革命的,所以爷爷要做的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在圈里人看来,他只是一个鉴赏古玩的高人。

    爷爷有逛鬼市的习惯,后来我得知,爷爷逛鬼市从来不出手,只是为了一个可能,一个找到《诛灭》或其线索的可能,天知道,这个可能还真的来了!

    那天入夜,虽未到夏日,天气却反常的闷热不止,那个年代不要说空调了,就算电风扇也是很难见到的,若是想凉爽些,唯一的办法就是扇扇子,爷爷也是如此,手里握着一把折扇,一路扇着风,三步慢两步快地走进了鬼市。

    “诶呦喂,这不是司马大哥吗!好久不见!”

    “呦,王老板!一年多没见着您了吧,您这是去哪儿淘换宝贝去了?也不跟兄弟打个招呼,怪担心的。”

    “嘿~您瞧瞧,兄弟我人缘儿真不是吹的,离开这么久了还有大哥惦记着。”

    这位王老板,大名王老四,是一名资深的文物贩子,常年流窜于各地倒买倒卖文物,行踪不定。说起王老四与文物的结缘,其中还真少不了我爷爷的牵线。

    早在几年前的一个深夜,爷爷像往常一样在鬼市中闲逛,偶然发现一个小伙子蹲在地摊前,双手握着一个铜镜前前后后仔细观瞧,还不时地问问老板铜镜的年代价格,似乎有掏钱入手的意思,这个小伙子就是王老四。爷爷走到王老四旁边,只扫了一眼便看出那铜镜是一做旧的仿品,若是换了旁人交学费,爷爷也不会过多询问,毕竟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坏了规矩总是不好的,只是此人与众不同,不由得爷爷置之不理。

    《气灵》中提到气分七类,其二便是人气。人气分阴阳,阳气盛而阴气衰者,鬼怪不能侵,阳气衰而阴气正盛者,难免妖邪缠环左右而不能避。常人阴阳两气,或阳稍抑阴,或阴稍遏阳,亦或阴阳不相上下,而王老四则不同,他阳气之强,有如山崩海啸一般,将阴气牢牢地压住,如此这般,不要说普通小鬼,就连怨气极深的恶鬼也很难近身。

    像老四这样阳气异常强盛的人是很难遇到的,这种人特别适合接触文物,因为大多数文物都是出自古墓,多多少少都附着着一些尸气在上面,常人难以驾驭,而老四不仅可以轻松驾驭出土文物,甚至有可能利用自身强盛的阳气消除附着在随葬品上的部分尸气。对于爷爷来说,能遇到老四,就是缘分,既然是缘分,就要帮一把。随后爷爷蹲在老四身边,在地摊上拿起一把青铜短剑,对他说青铜剑才配男人,铜镜是女人的物件,又讲了一些青铜剑的知识,老四看着青铜剑也很喜欢,就买了下来。后来爷爷告诉老四那铜镜是个做旧的仿品,而这把青铜剑是真正的古物,地摊老板不识货,让你捡了个大漏。自此,老四和爷爷成了至交,整天跟着爷爷,无话不说,无话不问,爷爷也愿意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讲给老四知道。时间久了,老四从爷爷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一个外行质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古玩行家。之后,老四各处淘换玩意儿,开始了走南闯北的生活,这年又回到了天津。

    “司马大哥,不瞒您说,兄弟我刚从内蒙古转了一圈儿回来,杂七杂八的收了点儿小玩意儿,上不了什么道儿,但是有一件东西您必须看看!”老四咧着大嘴,高兴得牙床都要蹦出来了,继续说道:“本来不打算这么早回来的,因为没收到什么好物件儿,不过情况特殊,您当年嘱咐我找的东西我找到了!”

    “什么?你。你说的是真的?”爷爷啪地合上扇子,右手向前抓紧老四的胳膊,“在哪儿呢?”

    “哎呦!我说大哥你能不能轻点抓,我跑不了,再抓,再抓我这胳膊就报销了!”老四一边偷笑一边揉着胳膊。

    “少贫!东西呢?”爷爷显的有些焦急了。

    “这不,您已经把它踩在脚下了!”

    爷爷的目光随着老四的手指向下一看,自己的右脚不知何时踩在了一块石砖上。爷爷向后撤回右脚,弯腰拾起石砖,感到石砖隐隐散发着一丝丝的尸气,是一块久居阴宅的墓砖。

    “你说的。是这个?”爷爷问道。

    “没错,就是它!”老四从爷爷手中拿过古砖,翻过来,用手抹了一把,一口气吹掉上面的浮土,笑着说道:“您上眼往这儿瞧!”

    爷爷的目光落在石砖上,心中所有的激动欣狂困惑和怀疑,顿时都聚焦在了石砖正当中一个小小的图形上面,这是一个类似于瞳孔的符号,一个大的空心圆里面套着一个小的实心圆,从实心圆向外均匀地散发出三条射线。

    爷爷的眼睛似乎就要被点亮了,恨不得立马变成两个强光手电筒照在石砖上,以便看得更清楚一些。不怪爷爷这么激动,这个类似于瞳孔的符号出现在《寻》和《制》的每一片甲骨上,共出现80次,由此可以断定,在《诛灭》的甲骨上必定也会出现同样的符号,如果能找到这个瞳孔般的符号,就意味着离《诛灭》不远了。

    “你大爷的!没错!就是它!”爷爷激动的一遍遍地摸着石砖上的符号,接着说:“老四,快!快跟我说说!你是在哪,怎么找到的!”

    “司马大哥,说来也是个巧合,这就是在我走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时候捡到的。”

    “哦?你是捡到的?怎么捡到的?”爷爷有些困惑。

    “前段时间呼和浩特爆发了一场特大山洪,不知道您知不知道。”老四说。

    “我听说过,好像是去年发生的事情。”爷爷说。

    “没错,那个时候我恰巧就在呼和浩特,山洪结束后我去了现场,在洪水经过的地方发现了几块普通的古砖,心想也许是山中某个古墓随着山体一起塌毁了,说不定能找到一些随葬品,于是我顺着洪水向上游寻找,在一堆山石中找到了您手中的东西,但后来几个月无论我怎么找,都找不到这个墓穴的位置,便赶了回来。”老四说着,顺手从包中找出来一张呼和浩特地图交给爷爷,地图上标明了找到古砖的位置。

    “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你这次可帮了我大忙了!”爷爷说。

    “哪里的话,谁让您是我大哥呢。不过说真的大哥,这图形到底是什么啊?”老四好奇地问。

    爷爷收起地图,向老四原原本本地讲述了《气灵》的来源。

    “如今有了《诛灭》的线索,我也不能在天津久留了,工厂正好要搬迁到呼和浩特,我本不想去,现在看来却是一个好机会。”爷爷认真地说。

    “那我和您一起去,多少也可以帮上些忙。”

    “谢谢兄弟了!不过这次前往呼和浩特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十年,没有必要把你的时间也耗在那里,况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想请你帮忙。”

    “您说。”

    “也许气灵留在世间的线索并不止这一条,我还想请你在全国各地继续帮我留意,如果我这次呼和浩特之行没有收获,或许你还能找到其它线索。”

    “收到,明白。”

    自此,爷爷告别老四,举家迁往呼和浩特,准备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墓砖来源的生活。

    谁曾想世事难料!

    时局所迫,三年自然灾害后,紧接着迎来了席卷全中国的十年大浩劫--文化大革命!爷爷不幸被选中成为了被革命的典型,除了挂牌游街和批斗大会外,爷爷时不时的还要写诗表表衷心,以防遭受更加严重的迫害。那个年代的中国是红卫兵的天下,抄家焚书以及破坏文物的事情时有发生,无奈之下,爷爷将所有甲骨和墓砖装进了一口大缸,用水泥封住缸口,深深埋在了屋下,为了保险起见,爷爷不再提起或寻找任何与《诛灭》有关的事情,即使年幼的父亲对甲骨之事也一无所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青春不再,转眼到了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十年,中国的春天到了,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而年过六旬的爷爷却早已患病卧床数载。

    这天午后,爷爷让父亲挖出了埋在地下十多年的甲骨,双眼含着泪水对我和父亲说明了甲骨以及古砖的来龙去脉,并嘱咐我和父亲轻易不要向外人提及此事。我那时年纪还小,不懂得这其中的重要性,只知道爷爷相当看重这些骨头,把这些骨头当宝贝一样疼爱,从不让我轻易碰触,自然而然地,我对这些甲骨产生了一些敬畏之心,深知这些不是普通的骨头。

    自从这天开始,爷爷便开始让我学习甲骨上的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刚开始对每一个字的困惑,直到后来的融会贯通。

    转眼十年,我发现我的周围渐渐多出了许多其他人看不到的世界:班上有一名安静的女生永远都不会被点到名数学老师的影子上始终都附着着一张似笑非笑的脸校长身边永远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儿拉着校长的裤腿跟着校长走来走去却无人问津……第一次见到这种怪事时还有些害怕,时间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了。爷爷说这是由于我长时间研读《气灵》,使《气灵》的灵和我的灵慢慢相融合,所以可以观察到他人观察不到的事物,但这只是初期,直到可以随意制服各类鬼怪,当达到这种境界时,我便真正成为了《气灵》的传人,祖上称之为“传灵人”。

    2000年,爷爷病情恶化不幸辞世,悲痛过后,我打开了爷爷留给我的大木箱,最上面是一封信,信中记述如下。

    “健儿我孙:

    爷爷自知病重不治。入土为安,回归自然,在爷爷看来不是什么坏事,你不必难过。

    爷爷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祖上相传千年前神州有一邪灵名叫炽靥,其灵是由千万恶鬼合灵而成,善于诱惑,曾危祸人间数十年之久,当年祖辈三代传灵人合力才将其压制住,无奈《诛灭》难寻,未能彻底将其斩除,祖辈为防世人将其放出重新危害人间,并没有将困其之地公诸于世,但世事难料,难保不会有炽靥突破压制的一天。

    箱子里给你留了甲骨八十片古砖一块地图一张,另有避灵香古方一副。

    所以,能力你有了,责任你也有了!

    切记,找到《诛灭》!以防后患!

    今后的路,注意安全。

    ----司马越

    2000年1月1日”

    之后,我将我和朋友的经历记录成册,写成了《疯人笔记》。之所以起名疯人,大概在众多人眼中,我们就像一群疯子一样,在做着一些别人既不敢也不想做的疯事。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郭雨晴的小说疯人笔记之阴山尸群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疯人笔记之阴山尸群最新章节疯人笔记之阴山尸群全文阅读疯人笔记之阴山尸群5200疯人笔记之阴山尸群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郭雨晴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