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书的缘来:据‘某某某’女士回忆,是这样的:
很多很多年以前,
一个疯人院里。这是全球最大的疯人院。
一个扫地的清洁阿姨。相貌身材不介绍了,姓氏名字也不了,因为她特别提出,要保护自己的**,不可以随便泄露给世人。她向来是一个很低调的人。
她正在清晨的阳光中,快乐的扫着地。因为疯人院最近涨工资了。她虽然是临时工,也涨工资了。而且涨了很多。因为疯人院的效益很好很好。这个不能多解释。不好解释。
空空空……
她正快乐地扫着地。突然想小袅袅(即‘小便’,但她叙述时,用的是这个词,所以保留-编者注)一下。就奔公用卫生间。
到了卫生间,她改变主意了,由小改大。可是没纸。
满地的找。嗯?一本笔记本。不错。很大的一个笔记本,A4纸那么大的那种。很厚很厚,外瑞厚。
她捡起笔记本,是写字的笔记本,纸质的那种(不是电脑)。
她去卫生间了。腋下夹着大笔记本。
计划用这个笔记本撕了纸,揉皱了,擦那里和那里。
她认识字,一边拉那个,一边看笔记本。
笔记本第一页写着(不是原文,是转述):
这是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真的内容,有假的内容,就是幻觉。但是记录人分不清了。所以就乱序的记录下来了。现实与幻觉交叉在了一起。
这个故事里。时间,空间,故事结构,都是错乱的。(第一页文字其实应该很多,毕竟是A4纸那么大的一页啊,但保洁阿姨多年后,只回忆起了这些。)
当然会给阅读者带来障碍。(编者注:此页被保洁阿姨撕了揉皱了擦那里和那里了,所以正文里没有收录。这是多年后,保洁阿姨的回忆转述。她记得的,是当天闹肚子,蹲了好久。)
……
空空空空……
看到这里,清洁阿姨肚子拧得疼,就不看了。过了一段时间,清洁阿姨拉那个完事了,就撕掉第一页(她一向很节俭,折叠后又用一次),擦那个门们,然后起身。离开,决定回家继续看。
下班回家后,清洁阿姨把笔记本丢在家里的桌上上,就去买菜做饭了。……
……
时光如水,水向东流,流到大海,海纳百川,川流不息,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与开头处的‘很多很多年以前’对应上了,这叫首尾呼应,是很高级的写作技巧),
后来,这个笔记本,被当作废品卖了。
在废品回收站躺了一年多,受了潮,被狗嚼过,被耗子磕过,风吹日晒的,搬来搬去的,最后,大笔记本,页码都散开了,更乱了套了。
又经过一些如烟如水的时光。
这个笔记本,被一个小孩偷着捡回了家,这个小孩的家长(就是编者啦),看着这个笔记本,做了重新抄录,由于原先的内容有些字不清晰了,就用“空空”表示。
编者也努力想回复原先的笔记本记录顺序,但很多已经无法恢复了。笔记本并没有页码。已经散乱了。
编者觉得,这本书记录的东西,很多都很有点那个劲儿的。一般读者不容易接受,容易反感。反正就是有点那个,不过又不是血型暴吏涩轻。反正估计很多人看不进去。不过还是做了认真的整理加工。当然是编者以及编者的妻子,一起。进行了整理以及再创作。
哪怕只有一个人,真正的阅读了这本书,也是一种成功。
收录残文如下: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