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五章 八戒出马

本章节来自于 真假大圣 http://www.lishu123.com/133/133259/
    取经路上,太阳犹如巨大的火炉炙烤着大地。悟空变化出的巨大云彩漂浮在唐三藏八戒和沙僧三人的上空,在阴凉中好不惬意。

    唐三藏高兴之余,对着在前头引着白龙马走路的八戒由衷的说道:“哎!有了悟空,就是不一样哩!”

    八戒听了,点点头,可不是嘛!这么高明的主意自己可想不起来,害得自己差点被晒得中暑,现在多好啊!可怎么想师父的这句话,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有些不顺耳。想了片刻,八戒才想明白,这不顺耳处在哪里。扭过头来,对着师父争辩道:“师父这么说,明明是嫌前段时间,大师兄不在的时候,嫌弃俺和沙师弟没有伺候好您老人家喽?请问:俺哪里没有照顾好师父您?为了给你化斋,俺老猪的腿都跑瘦了,还有两次差点被人家抓进官府去,就为了给师父你偷两个萝卜!”

    唐三藏原本是有感而发而已,不想却引出八戒的一番抱怨来。虽说将悟空驱逐走后,自己委实受了不少苦,日日吃不饱就不说了,就连晚上睡觉都要当半宿更夫,因为只要轮到八戒值更时,他肯定会睡着了,怎么叫都不会醒。为此,唐三藏差点得了抑郁症。但又有什么办法,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效果自然也会不同。他们已经尽力了,自己又怎能对此抱怨!但经过了没有悟空的这段时间后,唐三藏算是悟出了一个道理:这取经路上,没有了谁都不行,就连胯下的白龙马也是断断不可少的,否则,没等自己走到西天,这两条腿就得断了。还想着普度众生,先把自己给普度了吧!

    眼下,这取经队伍中,少了哪一个都是个严重的遗憾。刚刚从悟空身上吸取了教训的唐三藏,可不想此时打消八戒的积极性。干咳了两声后说道:

    “为师方才所说的,可不是像你八戒所想的那样,是你多虑了。为师的意思是说,就是……就是……比如这人的五个手指,有长有短,每个手指头都各有不同的用处,即使短的手指头,也是断断不可少的。为师的意思就是想说,八戒你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有着悟空都……替代不了地方。”

    唐三藏解释完这番话,刚刚消下去的汗又冒了出来,赶紧擦了擦,心内嘀咕着:妈呀!阿弥陀佛,敢情这想要消除误会所费的劲比赶路还要辛苦哩!

    听了一番师父关于手指头的比喻后,八戒的心情好受了不少,想想前段时间,自己为了给这老和尚去化斋,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敢情这老和尚就等着吃现成的。有时化不来斋饭自己又有什么法子?人家不给,自己又不能去抢,否则就不是取经的和尚,而是不折不扣的强盗了嘛!只是关于这手指头的比喻,自己应该算是哪根手指头哩?八戒对此不禁有些迷糊,大拇指肯定不是,关于这一点,八戒还是有些先见之明的。

    沙僧跟在后面,听了师父关于手指头的比喻后,那二师兄就在不停的摆弄自己的手指头,知道这二呆子的毛病又犯了,恐怕又要无尽的追问下去,非得把自己是哪根手指头的事弄清楚,那样可就难缠哩。想到此,赶紧高声喝彩喊道:

    “师父,二师兄,你们看大师兄变化出来的这朵白云,像不像一朵好大的棉花糖哩!看得我老沙嘴都馋出口水来了。”

    “是呀!是呀!沙师弟所说的真不错!”

    “哈哈哈……”

    三人嬉笑着赶路,有了头顶上云朵的遮掩,走起路来,轻松多了。

    悟空躺在云端上,望着湛蓝的天空,在阳光和微风的相互作用下,全身暖洋洋的,很是好受。

    但惬意和舒服却不是悟空想要的,他宁肯时刻在忙碌,时刻在奔波,也不愿沉浸在平静中。因为只有在劳碌中,自己的脑海里才不会有闲暇去想一些往事,当往事太沉重,太无法解开,即使是当年的齐天大圣,也不想沉浸其中。

    但有些事情,却不由他不去想。在被压在五指山之时,陪伴了自己一百多年的绿绮仙子为什么突然消失不见了呢?她究竟是遇到了什么意外,还是不想再来了呢?即使在取经路途中,自己也曾和天庭中的旧相识们打探过,却没有一人知道绿绮仙子的下落。仿佛从这世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任何的踪迹。

    悟空挠挠头,想要从这无解的答案中挣脱出来,便抓过一朵云来,将它塑成一只鸟儿的模样,放在自己的额头前,看着它随风飘远,渐渐的不见了影踪。

    悟空听到了下面师父与八戒的对话,心内不由的苦笑了一下,但转念一想,心中却也快慰了不少。自从这取经团队中有了八戒和沙僧后,彼此间很难齐心合力上下一心。白骨精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即使没有白骨精事件,也同样的会有别的事件将他们之间的矛盾引发。在自己被师父驱逐走时,他就已从师父八戒和沙僧三人的口气和表情上,知道了他们的心意。在他们的下意识里,这取经完全就是一趟优哉游哉的旅行,暗中有天庭的六甲天神保护,又有昔日的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同行,什么样的妖怪敢前来捣乱!

    他们几个就完完全全的可以去往西天,取回真经。而自己,完全是多余的。不但多余,而且在取经成功后的封赏中,还会抢了他们的功劳。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谁又能不知道!

    通过师父和八戒沙僧的谈话中,悟空知道,他们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意识到了取经完全不是他们所想的那般简单,顺利。在前面还有无数的磨难和艰辛在等待着他们,结局是未知的,而每个人的命运也是未知的;想要有个好的结局,就要靠大家团结协作齐心合力才能得到。

    如今,关于这一点,大家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虽然彼此都没有说出来。

    这,应该就是白骨精的功劳了。

    在悟空的心里,已经隐隐约约的意识到,这番前往西天取经,绝非观世音菩萨所说的那般简单:只要走到西天,将那三藏大乘佛经取到手,再送往东土就成功了。

    若是这般简单,只需那观音菩萨将经书送往东土不就完了,既节省了时间,又显示了西天佛门的慈悲之心,又何必万里迢迢的派遣他们四个走到西天呢?历经诸般磨难,还不知能否成功,这可不是佛门常常宣传的慈悲胸怀啊!

    这里一定有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但这原因会是什么呢?

    即使没有人告诉悟空,悟空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一些。此番前往西天取经,很可能是关系到佛门道家和天庭三方力量的角逐。

    悟空的这番猜测,不是没有根据的。自从自己大闹天宫后,三方力量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三界中的各种力量都在伺机而动,跃跃欲试。这种力量是千余年来积累下来的结果,一旦控制不住,将会成为毁灭三界众生的不可遏制的力量。而三界想要相互平衡,遏制住来自第四方的力量,该用个什么样的方法呢?

    应该有个诱饵,而这诱饵,很可能就是这取经的四人。

    哪一方不想问鼎权利的巅峰?哪一方不想以绝对的权利控制三界?相互间平衡是好的,可若是有人不想让它平衡呢?这才是悟空所担忧的地方。

    师父唐三藏,无疑来自于西天佛门,本就是如来座下的大弟子,其中的渊源就不用提了;八戒和沙僧,是因为触犯天条而被贬下凡间,这些可以是偶遇,但谁又能保证,这一切偶然的际遇不是来自一场预谋呢?四人中,唯有自己的身份比较特殊,本是出身道家,却又无奈中皈依了佛门,但又能怎会从此割断了与道家的渊源呢?

    这就像一场激烈博弈的棋局,但对一场棋局来说,每个棋子都是有用的,就看你怎样用它了!

    悟空所希望的,就是由自己来掌握这场棋局的胜负。或者,至少,自己也是那颗最有用的棋子。

    好在如今这取经的队伍已经真正的团结在了一起,明白了各自的命运已经和取经事业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休戚与共。这一点,令悟空深感欣慰,心中轻松了不少。从来这世上的困难都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看来,有些磨难还是要承受的,否则,人们又怎会明白生存的真正含义呢!只是,这磨难不要摧毁了承受者的意志。

    正在思虑的悟空,撇头见到前方的一座高耸入云的高山间云雾缭绕,山峰叠嶂,仔细望去,云雾间竟有清淡的妖气在时隐时现。

    悟空坐了起来,定睛望了一会,但见这座山山崖陡峭,坡险林密,只有一条蜿蜒的小路可以通过。虽然时有妖气缭绕,却不太明显。悟空稍稍安心了些。多年的降妖除魔经历告诉他,一个妖怪所显现出的妖气愈重,说明这个妖怪的本领也是愈大,荼毒一方生灵的罪孽也愈重。而从这座山峰间所看到的淡淡妖气,很可能是一些还未修炼成形武艺低微的妖怪。

    即使如此,悟空也不敢大意,从云端跃了下来,向师父和八戒沙僧告知了前面的情况。

    唐三藏大惊,险些从马上跌了下来。这不能怪他胆小,而是上次被妖怪捉住时,吃了不少苦头,受了很多的惊吓,如今只要一听到“有妖怪”,便先心跳加速,而后惊悸袭心,头昏脑涨。

    唐三藏轻抚心窝,渭然长叹一声,说道;“自从上次脱离了妖怪的魔掌,这刚走了几日的太平日子,咋又遇到妖怪了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世上哪来的这么多妖怪哩!”

    悟空见到师父这般的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不由笑道:“师父,我早就说过,这西行路上,遇山必有妖,逢水必有怪,倒不需烦恼。这水来土屯,兵来将挡,凭我们师兄弟三人的力量,倒也不惧他什么妖怪,师父又何必气馁,先长了别人的威风,少了自己的志气。”

    悟空的这一番话,说得身旁的八戒热血沸腾,豪气千丈,亮出钉耙,大声喊道:“就是,凭了大师兄的本事,外加俺这横扫千军的钉耙,还有什么妖怪收拾不了的。今天,大师兄你和沙师弟都不准出手,只消在一旁看热闹就可以了,让俺老猪今个显显本事。”

    沙僧听罢,倒也滋生了胆量和豪气,笑道:“好,今个我老沙就清闲一回,让二师兄练练身体。”

    见到徒弟们都这般豪气胆状,唐三藏受惊悸而“扑通”“扑通”直跳的心脏才平复了一些,急忙问道:“悟空,这降妖除魔,你最在行,你倒是说说,眼下该如何是好?”

    悟空沉吟了一下,说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依我的观察,这座山中都是一些不成器的小妖小怪,不需多虑。但我们要先掌握些虚实,才好应对。我的看法是,先派一人前去打探一番,掌握了妖怪们的多寡,我们也才好量力而行。”

    唐三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悟空又继续说道:“八戒,这番就有劳你先去打探一番,不需要你和那妖怪打斗,只要知道这山中究竟有些什么妖,有些什么兵器就可以了。”

    八戒一听,暗自气恼,但方才自己已经放出大话来了,又怎能推脱不去!事已至此……,八戒将钉耙重重的向地下一蹲,豪气的说道:“好,好,好,俺老猪今个就去打探一番,你们就等着俺胜利的消息吧!弄不好等俺回来后,那满山的妖怪已经让俺的钉耙都给扫平了。沙师弟,你就等着在那功劳薄上记上俺的一功吧!”

    说罢,拎起钉耙,就向山中走了过去。那义无反顾的背影,让忐忑不安的唐三藏得到了不少的宽慰。

    待八戒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后,三人就在附近的一棵大树下等候。

    悟空侧躺在了草地上,出神的望着眼前的一株蓝色花束。那是一株普普通通,在草地中很常见的一种花,蓝色的花瓣,绽放出若有若无的花香。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还在悟空被困压在五指山山下时,就在他的面前,也有一株同样的蓝色花束生长在他的面前。每年春天时,它都会如约的成长开放;秋天时又暗暗的凋零,枯萎。一株即使再平凡的花束在陪伴了你五百年后,你又会用怎样的心情来观看它!

    复杂,而又难以言说。悟空此刻就是用这种心情在观看着这束花。

    “悟空,”唐三藏边望着八戒走去的方向,边惴惴不安的说道,“八戒已经走了有一会了,还不见回来,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呀!要不,你前去接应一下吧!”

    “师父,”悟空嘴角里含着一根草棍,不紧不慢的说道,“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据我的观察,这座山中都是一些小角色,没有多大的道行的,八戒一个人是完全能应付得了的。我这般做,是为了让八戒恢复自信心,因为前次和妖怪的搏杀中,八戒吃了大亏,让他始终对妖怪心怀畏惧,缩手缩脚;一旦他打赢了这些小妖小怪,他的自信心就会回来了,这对以后取经途中会有很大的好处的。”

    “是呀!”沙僧附和着说道,“二师兄虽说是身子重了些,但好歹也当过天蓬元帅哩,还是有些本事的。大师兄看事情一向是很准的,再等一会,二师兄就会回来了。”

    此时的沙僧,从心理上已经完全信赖他的大师兄了。想想也是的,当初沙僧马上就要被那妖怪投入滚烫的油锅中,变成妖怪们的晚餐时,千钧一发之际,被大师兄救了出来。本来已对生存不抱有任何幻想的沙僧经历了这由死到生的变故,怎能不对救命恩人信赖有加,所有,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沙僧的心意。

    唐三藏安下心来,只是仍不时的向八戒走去的方向望上一望。自从这取经队伍里有了八戒以后,从来没有见过八戒独自出去后,能安安稳稳的干净利索的办过一件完整的事情来。阿弥陀佛!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愿这次八戒能打破记录!

    唐三藏心头想完了八戒,又想起取经这一路上怎么就这般难走!经书怎么就这般难取!一阵感慨不由就涌上心头,喟叹不已!朗朗乾坤下,怎么就这么多妖怪哩!真是打不尽杀不绝!还个个想要吃自己的肉!自己的肉真就有妖怪所说的那么神奇吗?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对于这一点,全天下的妖怪都对此深信不疑,唯独有唐三藏自己不相信。这三天不洗澡就浑身发臭的臭皮囊怎能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若是妖怪吃了自己的肉,不得个胃溃疡,也得跑肚拉稀,还长生不老哩!鬼才相信!

    唐三藏想:若是自己的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那若是吃了如来佛或是吃了观音的肉,又该怎样哩!想到这,唐三藏不敢再往下想了,这个念头实在是太罪恶了,太大不敬了,连连念了两声“阿弥陀佛”后,在心里给了自己几个耳刮子。

    至于这个消息是谁散布出去的?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唐三藏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这该是哪个缺了八辈子德的家伙散布的谣言呢?这纯粹是不想让人家好好的去取经嘛!试想一下:哪个妖怪听到这个消息能不心动?不管它是真是假,先吃了在说呗!再不济,至少还能当顿饭哩!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金洛城的小说真假大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真假大圣最新章节真假大圣全文阅读真假大圣5200真假大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金洛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