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华夏》开创的是一种寻找式的节目方式,由主持人去搜寻和发现美食,挖掘背后的故事,所以大致的节奏和走向都是由主持人引导的。这种拍摄的方式因为不确定性,经常能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一些出乎意料地小惊喜,这也是观众爱看的期待的,因为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或是可口的或是家常的或是高档精致的美食,他们更能挖掘背后的人文情怀。
可是这几期《舌尖华夏》的收视率明显比以往有所下降,还是因为秦欣的关注点越来越向高档的餐饮酒店跑,这几次的节目录制都是在大酒楼中录制的,太过的千篇一律,也缺少了人情味。
这次主持人换成了谢珺和许许后,沈岳就拍板钉钉将这期的拍摄地点选在了一条很普通的小弄堂边上。中午都没让谢珺和许许多吃,就是为了让两人留着肚子等着下午的拍摄。
等太阳没那么大了,《舌尖华夏》节目组的工作过人员才开始出动。
镜头里,谢珺跟许许两个人手拉手从商务车里下来,一下子就让有些单调空旷的镜头里变得极为亮丽起来。
谢珺表现地极为落落大方,她朝着摄像机镜头的方向打了一个招呼,嘴角微微上翘,“嗨,大家好。我是谢珺,是一名厨师,今天将由我跟我身旁的许许一起开启美食之旅……美食无处不在,但是用心烹调的美食却是需要寻找的。”
谢珺朝摄像机眨了眨眼睛,显现出几分古灵精怪的味道,“但我有预感,今天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谢珺跟许许的表现都极其自然,两人娓娓道来,仿佛最为熟悉的闺蜜那般,只是出来逛街吃东西的。
身旁的导演助理光明正大地吞咽着口水,纳闷道,“qaq,不就是普通的羊肉串吗,怎么到了谢珺手里好像都变得好吃了一点点,我听着谢珺这么一说,口水都快留下来了!”
沈岳将头上戴着的遮阳帽往下面拉了拉,正好遮住了他那满是垂涎的眼神,无奈道,“还不是你嘴馋,待会等拍摄完后,我请你们撸串。”
“沈导,我看你也嘴馋了吧。”小助理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似的,指着屏幕上谢珺跟烤串大叔想谈甚欢的画面,惊讶道,“这小姑娘也太会扯了吧,跟这师傅都唠起家常来了……哈哈哈,笑死我了,这几人太逗了。”
沈岳抿着嘴唇努力憋住笑,最后还是破功了,“哈哈哈,她怎么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了。”
谢珺跟许许二人跟烤串师傅道别后,又往前走了几步,谢珺突然注意到角落里的一个流动摊位,一个面色颓废的中年女人在卖杂粮煎饼,她刚刚送走一个顾客,但是半天都没有人再去光顾她的摊位。
谢珺思索着,少有人光顾的原因可能在于煎饼摊位的位置太靠在里面,一般人不会注意到。二来大夏天的吃煎饼容易上火,大家通常不会选择这种比较口干的食物。
谢珺跟许许踱步到摊子前,许许比划了两根手指头,“阿姨,给我来两个。”
阿姨惊讶地抬起头,看见自家摊子前站着两个漂亮的女生,怪善心悦目的。她只觉得问她买煎饼的有些眼熟,她回想了半天,捂着嘴不敢置信道,“你是许许?我再电视上看过你。”
许许朝阿姨做了个‘嘘’的动作,笑道,“我是许许……不过,阿姨你先给我们拿两个煎饼吧。”
那阿姨微黑的脸颊都发红了,连忙手忙脚乱的开始摊煎饼了。她从桶里舀出一大勺金黄的玉米面,扣在已经加热的平底锅上。她手脚麻利地取出一个光滑的木片,手速极快地把面糊刮开摊平,打上一个鸡蛋,不一会儿煎饼的形状就自然地呈现出来了,在涂上特制的甜面酱,放上生菜火腿,撒上葱花末。
阿姨在最后的动作前问了一句,“加辣吗?”
许许摇摇头,“不用了。”
等煎饼的四周自动卷起来时候,阿姨就将煎饼铲起裹好递给许许,“你的煎饼。”
阿姨又如法炮制做了一个煎饼给谢珺,谢珺打量着手中的煎饼,饼皮薄脆酥。她咬了一口,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了煎饼的脆与酥,里外全酥,满口都是玉米面的香味。第二口咬到了加的菜,生菜的清爽包裹着火腿的香嫩,用可口咸甜的甜面酱作为嫁接的桥梁,回味无穷。
谢珺跟许许在吃煎饼的过程中,一直没有顾客前来购买煎饼,那阿姨叹了一口气,坐在路边跟谢珺两人唠嗑。
谢珺跟许许两人竟然也不怎么介意,直接坐在了路边,三个人说说笑笑,只是话题有些沉重。阿姨说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每天的生意好一些,有的人喜欢她的杂粮煎饼。
有经过的路人往这边瞟了两人,一看到坐在地上的是许许,大声对同伴道,“那不是许许吗?天呐,是不是我的眼睛看花了?”
许许显然的吸引力非常大,一下子就将不少人吸引到了煎饼摊这边。
三人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站起身来,许许对那些围观的路人微微一笑道,“要不要尝尝这家的杂粮煎饼,我刚刚吃过,很好吃的。”
“要——”www..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