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把那个奇怪的圆球陨石带回陨石研究所之后一直没闲着,整整忙乎了一周。取样,化验,分析。可是他彻底被这块陨石打败了,所有的分析都无法进行,这块陨石不与任何化学试剂反应。元素分析机分析不出它属于何种元素。林奇觉得是不是所里的仪器坏了,这是不可能的啊,人类发展了几百年的化学不可能在这块陨石面前完全失去了意义吧?
他把这一发现通过电话告诉了他在北京的老师,国家物理和化学研究领域都很有威望的郑化新教授。郑化新教授已经九十多岁了,须发皆白,带着一副老花镜,听了林奇的报告之后,沉思了片刻问:“林奇啊,你说这是块陨石对吗?”
“是啊?老师”林奇很奇怪,今天老师不在状态吗?我刚才不是已经告诉他了吗?再说我就是研究陨石的啊。他为什么这样问?
“是啊,是块陨石啊,林奇。是从天外飞来的呀。天外又是哪儿呢?近地空间,月球,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地球和金星之间的陨石带,还是太阳系边缘的小行星带?或者是银河系的其他恒星系飞来的?”
“老师,这个,这个估计谁也说不准这块陨石的具体发源地吧?”
“不,你错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我们现在还是可以找出一些陨石撞击地球的规律的,根据陨石的化学性质还是可以推测出他们的大体出处的。另外,你知道,元素周期表里的各个元素基本在我们所熟知的宇宙空间里都是存在的,换句话说,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里存在的元素基本上都是在周期表里可以找到的。那么你所说的这块陨石你该知道他出自哪里了吧?”郑化新的两只眼睛透过凸透镜看着他的学生问道。
“哪里?老师,您就别卖关子了”。
“呵呵,我们熟悉的宇宙里都没有的元素自然是来自外宇宙,至少是河外星系的东西。元素周期表里都没有的元素应该就叫表外元素了。你知道,我们的宇宙是非常巨大的,而我们现在连地月系都没有走出去,而探测器飞出太阳系才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宇宙的构成究竟是什么样子都是依赖于我们的天文望远镜的观察,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到研究对象。所有的成果都来自于由已知对未知的假设和推测。我一直在想,宇宙中可能存在与我们已知的物质都不同的物质,或者宇宙之外还存在外宇宙,那里也存在着与我们已知的物质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这种不同表现在化学元素上面可能就是会出现表外元素,就是不在我们元素周期表之内的元素。从你说的情况看,那么你手里的这块陨石很可能就是由表外元素构成的也不一定哦。”
“真的吗?老师,那怎么办?我进行了好多实验了,都没反应啊。元素分析机也无法分析出来。”林奇挠挠头说。
“傻孩子,元素分析机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分析到原子水平。你把他带到北京来吧,我来给你想办法。假如真是表外元素,那你走运了,一下子就跨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其意义不亚于相对论的提出。”郑教授有些兴奋了。
“那好吧,老师,我收拾一下,下午就飞北京。”
“好的,直接到国家科学实验中心,我会同他们打好招呼,到了之后给我打电话。我会请一些专家一块儿去。”
“嗯,明白。”林奇关上了视频电话,郑老师说的其他的专家是谁?不过也不能太期待,毕竟这块陨石究竟是不是老师说的那么特殊还不能肯定。专家们都很忙,不会随便为一个未知的陨石浪费时间的。
林奇还没有结婚,28岁在2161年人类平均寿命达到100岁的年代还是年轻人。国家已经实现了大学教育的普及,年轻人上完大学都已经22岁左右了,还要确定一下工作方向,再加上人们受教育水平高了之后对结婚的期待值也低了。虽然大学生可以结婚,夫妻双修。但很少有人直接在大学结婚。一般都会谈谈恋爱,找找工作,忙忙碌碌几年之后就三十挂零了,才考虑结婚问题。所谓的剩男剩女问题早就不再是大家议论的话题了。房价相对收入也不那么高了,基本上是很轻松就可以买房,这让怕结婚晚了抢不上房子的人也不着急了。因为计划生育使得大家族减少,也没有那么多三姑六婆拿小辈的婚姻问题当谈资了。所以年轻人基本上对结婚都没有那么高的兴趣,结不结婚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他没有结婚,所以回家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家用机器管家将家里收拾的很整洁。他带了两身衣服,一些个人用品,开车回到研究所。陨石已经由所里的工作人员装上了所里的小型飞机。这种飞机现在也很普遍,当然一般是由单位使用。国家对空域和驾驶资格都有一定限制,个人不太容易取得使用和驾驶资格。飞机是直接垂直起降的。从研究所的起飞平台起落都很方便。不过对驾驶技术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有的单位还是会选择易于驾驶的直升机。在城市向摩天大楼化发展的今天,城市楼高一般都会有三五百米,使用飞行器自然会很方便,但也会对驾驶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直升机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飞行器,所以普及率会比直接升降的喷气式飞机更高些。另外这里再补充一句,城市交通变得通畅其实同飞行器的广泛使用和节省了土地的摩天大楼的出现密切相关。人口由于生育意愿的降低,并没有再出现历史上井喷式的增长,而城市建设却越来越节省土地,新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多,拥堵真的不再是大城市病的一种了。
别看飞机飞个头小,但速度不亚于战斗机,这是飞行技术军转民的结果。近三千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多点就飞到了,接入空中管制中心的网络,报上飞行序号和安全密码,管控中心和数据库以及卫星监控数据核对后,准予进入城市上空。在驾驶员报出目的地后,一张飞行导航图和飞行数据表格传到飞机的机载电脑里,自动导航启动。飞到国家科学实验上空后,飞行员转手动,稳稳降落到中心的停机坪上。
中心已经有人在等候了,林奇把研究所里的电子交接单传到中心的数据库里,然后在对方的接收单上电子签字,对方确认后给林奇的手机里发了一份电子接收单。现在社会上基本实现了票据的电子化。纸张只在国家各级档案馆和博物馆还在使用。各类书籍也会印刷纸质的。但一般都是作为收藏使用。凡是关乎到人类文明传承的东西国家都在做多种类型的保存。有磁盘,有纸质,还有光盘等等,最主要的是录入国家大数据库。其前身是国家图书馆。所有的科学技术和具有科研价值的数据,以及有影响力的各类研究成果和人类文化遗产还会在多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备份。货币基本实现电子化。因为网上购物越来越多,都是网上支付,而平时的购买行为因为手机支付也不用纸币了。最有意思的是学生上学,学生坐在家里就可以透过视频听老师讲课,然后布置家庭作业和考试都是通过网络上传和下载。至于作弊也是不要想的,考试时是全方位电子监控。不过不要以为这样学校就不存在实体的校园了,学生每天还是要去上半天课。课的内容是与人相处和融入社会的技巧和知识。除此以外还会共同做游戏协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反正就是交流和合作方面的学习。毕竟随着信息化的运用人们完全可以不用出门就买到各种商品和服务,但人是社会动物,为了让学生别都成了宅男宅女,让他们学习与人交往还是很必要的。再说,社会生产中的分工更加细致,虽然消费不用出门,但挣钱还是必须和人交流合作才能完成的。
林奇交接完之后,紧跟着交接人员进入到实验中心的主楼,主楼这个建筑也很有意思,你如果从空中看它的形状正好是个八卦阵的样子,可能是突出中国科学的哲学性吧。楼高并不太高,仅有三十多层,似乎不怎么气派。不过这只是地上的部分,其实它的地下还有五六百米的建筑物。地上部分只是中心的一些办公机构,以及对大学和大众开放的实验室。地下才是进行一些尖端的科学实验的地方。
工作人员将陨石推到电梯里,林奇跟随他们一同进入电梯,林奇瞄了一眼电梯运行屏幕,屏幕显示他们将下到161层。电梯很快,几十秒的时间就到了。电梯门打开是一条长走廊。林奇跟在工作人员的后面,走到长廊的尽头,一道安全门前,工作人员按下手指,验证指纹后。门开了。走进去,这是间办公室。郑化新教授正站着和几个的老头儿聊着天,老教授一眼就看到了林奇,他笑呵呵的迎了过来,拉住林奇的手:“好,好,你小子挺快的啊。”
“您老发话了,我敢怠慢吗?老师,最近身体挺好吧。”林奇好几年没和老师握手了,很激动,虽然常常视频电话请教,不过总比不上当面交流来的亲切。
“我这身体好的很,我觉得我还能再活几十年都没问题。哦,这就是你说的那东西?”教授指着同林奇一块儿进来的那个圆球。
“是啊,老师。我可真算是遇到难题了。”林奇挠挠头,一脸无奈。
“别愁,小家伙儿,”郑教授看了一眼那个圆球,说道“我专门为你请来了救兵。来,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个老家伙。”郑教授拉着林奇来到了刚才同他聊天的几个老头跟前。林奇这才注意到这几位都是很面熟的人,因为著名的科学家可是也有着同明星一样的曝光率。各类媒体上这几位都经常露脸儿的,以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这回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黄增益,化学家张天路,材料专家何其然,天文学家董知宇,陨石专家牛培根。都是得过诺贝尔奖的人物。林奇很激动,激动大发了。不过也不奇怪,郑老师可是比他们还牛的人物,因为这些人都是他老人家教出来的。牛吧,一个人能教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就已经不得了了,他老人家一下子教出五位,他可是国宝级的教授。
“他们几位今天正好来出席国家科学奖的评审工作,不然我老头子可没本事一下子把他们都叫来,也是你小子运气好。”郑教授很骄傲的说。林奇有点手足无措了都,谁能想到呢。“不过,也许是他们运气好也不一定呢。假如这东西真的如我所怀疑的那样,那么他们都能跟你沾光再得一次诺贝尔奖。快,快,给你几个师哥讲讲这东西的情况。”
“郑老师,我还是叫几位老师吧。”对师哥这个称呼,林奇可不敢乱叫。
“哎呀,小师弟,你不要过于谦虚了,老师这几年可是老是夸奖你这个关门弟子呢。听我的就叫师哥吧。”牛培根是林奇的同行,也是个性格活跃的老头儿,老头儿?对啊,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可是货真价实的老头了啊。
林奇心想,这可怎么叫,这差着辈分呢。干脆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呵呵,各位教授,我今天是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来的,你们就别再让我尴尬了,还是让我跟你们讲讲这个陨石吧。”于是林奇就把陨石的情况说了一遍。
“听你这么说,这个陨石还真有点儿意思。我觉得要不咱们这样吧,先从化学方面入手,让实验中心的人取样,用各种化学方法测试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化学反应,如果没有,就直接到对撞机上用进行粒子轰击。”化学家张天路提议到。
“直接轰击我看不行,因为假如真如林师弟所说,这个东西化学元素分析机都不能测出他的元素归属,还真是有些奇怪,如果直接轰击的化只怕他会蕴含巨大的能量。虽然地球上的聚变裂变反应都有很高的条件限制,可是我总觉得宇宙中存在着原子级的高能量体,一个原子可能就会蕴含毁灭性的力量。直接轰击会不会有危险,这还是不好说的事情。”物理学家黄增益说。
“对,我也有这个担忧。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宇宙的物质本源的问题。我们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宇宙几乎是一瞬间就从无到有,可见大爆炸的量级是多么的可怕。而这爆炸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既然现有物质有正物质和反物质。我最近就一直在做这样的设想。正物质和反物质是怎么来的?它们原本的状态是他们现在湮灭后的状态吗?未必,或许最初的物质并不等同于正反物质湮灭后的物质。我现在把这种宇宙前物质称为纯物质。无形无体,没有磁也没有光,没有质量,没有运动,绝对的静止。但是纯物质却是绝对的能量体,假如我们能将这种纯物质扰动起来的话,它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现在这块陨石,却是有形体的。可见是反射光线的,我不敢把它和我所假定的纯物质对应起来。只是既然这种物质和别的物质都没有化学反应,那么这种物质极有可能是单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物质,还没有演变到元素阶段。但凡这样的物质你别看它貌似没有什么危险,其实蕴含的能量是极其惊人的。最好是搞清楚再扰动它。”天文学家董知宇郑重其事地说。
“对,这是极其有可能的,不明所以的物体。不同外界反应的物体,很可能是根本没有化学性质,也就是说不以原子和分子形式存在。它又没表现出辐射性,似乎不存在衰变。可能不存在元素演变的过程。还真是有些神秘的。”何其然附和董教授道。
“我看,我们也不用在这里猜了,还是先让中心的人取样实验吧。”郑教授决定。
“我同意老师的意见,先进行化学方面的研究吧。如果实在没有化学反应,只好进行量子层面的研究了。这块陨石还真是个宝贝啊。林老弟真是走大运了。如果证实了它的特殊性,这将是历史性的。对吧,老师。”牛培根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呀,别揶揄你师弟了。我看今天就到这儿吧,走,好不容易大家聚到一块儿,林奇,培根,还有你们几个都到家里吃饭吧。我觉得你师母现在也该做好饭了吧。沾你们的光,我也喝上两杯。”郑教授说着咂摸了下嘴巴,那样子真像个老顽童。
大家都哈哈笑起来了,都知道老师好喝一口,而师母管得还是很严的。再说,他也九十多岁的人了,虽说保养的好,倒底是岁数不饶人啊。对于酒,师母自然会控制比头几年更严了。
于是,大家把工作交代给实验中心的研究生们。一路说笑着去老师家做客了。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