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岛上的岛民居住在四面环山的山谷里,山上树木繁茂,终年青翠,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入迷雾村,地形险恶,易守难攻,即使有海盗攻岛,也能坚守个把月,以待援兵。
迷雾村不大,只有三百户人家一千多人,他们在山谷和山上开辟出大小不一的梯田,通过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过活,平时则到山中打些野兔山鸡来调剂生活。逢年过节还会拿着岛上的特产去千里之外的大岛上交换一些奢侈品。
直到十几年前,迷雾岛上的山脉中发现了玉石矿,这才吸引了各方势力觊觎,最后黄枫谷拔得头筹,占据了迷雾岛,他们派遣仙师驻守在迷雾岛上,奴役岛民开采玉石,日子更加艰苦,可是若开采出高质量的玉石,仙师也会大发善心赏赐给他们一些食物和衣物,也算是互补互助。
而鹰钩鼻男子就是黄枫谷最近派来迷雾岛上的仙师,姓萧名枫,是黄枫谷的内门弟子,他本来不应该来迷雾岛的,只是他犯下过错,才被贬到此处。
吴尚检查鹰钩鼻男子的储物袋发现,萧枫竟然是一个练气期大圆满境界修仙者的唯一后代,而且疼爱的不得了,看到这些,吴尚的脸变得铁青。
萧枫储物袋中除了赤凤剑和三星盾以外,吴尚还发现了两块玉璧和两个拳头大小的透明晶石,其他的都是些古籍。
玉璧是用来修炼的,而且玉璧的功能是可以叠加的,所以萧枫才会贪多不厌的妖抢夺吴尚身上的玉璧。至于萧枫口中的玉珏则是比玉璧高一等级的玉器,玉珏的功效是玉璧的几十倍,所以当萧枫猜到吴尚身怀玉珏时才会更加疯狂,一定要将玉珏得到手。而更高等级的玉器则是玉柱,通过叠加玉珏达到更高等级的效果,至于玉柱之上还有什么玉器,萧枫也不知道了。
透明晶石中隐隐有灵气流动,吴尚试着引导之后发现竟然可以引导晶石中的灵气进行修炼,这可把吴尚高兴坏了,若是利用透明晶石进行修炼,那不是白天也可以修炼了吗?
吴尚很快否定这个结论,果然,在他继续翻查萧枫留下的资料中得知,透明晶石就是修仙界的硬通货灵石,修仙者可以借助足够多的灵石进行闭关修炼,完全不用担心灵气不足的问题。
然而几百年前中原大地上的灵石矿脉就被前辈仙人利用大神通移植到灵界去了,现在留下的小型灵石矿根本没有多少产量,只有门派中长老级别才能一个月获得十枚,更不要说其他修仙者,萧枫的这两枚还是向他祖师求来的。
灵石的短缺从侧面显示乱星海的修仙资源日益匮乏,炼制筑基丹的草药也已经告罄,而没有筑基丹就不能突破到筑基期,导致许多练气九层的修仙者另辟蹊径,通过不断精炼法力纯度,竟然突破到练气十层,更有甚者突破到练气十二层,若是灵界的人看到恐怕会说他们脑袋秀逗了,可这也确实是环境所迫。
而堂堂修仙者居然没落到要驱使凡人开山挖矿,说出去都丢人,但是这种依存方式却在乱星海这个地方存留下来,而且时间不短,足足有上百年。
那些乱星海的大佬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前往灵界,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看完这些,吴尚唏嘘不已,自己来到乱星海本来就是为了寻找能够进入更高修炼层次的办法,现在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
不过有一本实用的初级法诀引起了吴尚的兴趣,其中的腾云术正是萧枫白天使用的,此术比御风术飞得高,比御剑术法力消耗的少,当真是出外旅行必备的法术。
其中更有对修仙者争斗的新解,由于乱星海资源匮乏,修仙者法力都在伯仲之间,那么施法的快慢与否就成为了克敌制胜的关键。就有一些修仙者认为大家不应该潜心修炼法力,应该注重施法的快慢,而且应该配合练习一些凡人中的竞技之术。
这种理论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低阶修仙者的追捧,还真有几个将火球术风刃术等低级法术修炼到小成境界的低阶修仙者,在配合凡人世界中的武功身法在同阶中无敌手的局面。
更有一些其中的佼佼者竟然将低阶法术练习到大成境界,可以瞬发火球术风刃术等,达到越级挑战的效果。
但是高阶修仙者对这种另辟蹊径的做法感到十分不满,他们认为修仙者就应该注重法力的积累,只要法力足够,一个火蛇术冰雨术就可以灭杀一片,并解释说这叫一力降十会。
两种思想一时瑜亮,相持不下,在乱星海风靡起来,而萧枫就是后者的推崇者,所以他与吴尚斗法过程中,完全就是利用法器致胜,当法器失效之后就转头逃跑,可若是萧枫推崇前者并加以训练,吴尚与萧枫的结局可就两说了。
次日一早吴尚就施展腾云术向月牙岛飞去,以免黄枫谷的人突然来到,他就跑不掉了。
至于杨刀疤等人,他们自知单凭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穿越迷雾海回到中原,而且中原正处在战乱之中,每天都在死人,他们过惯了那种有一天没一天的日子,决定先在迷雾岛上定居下来再作打算。
据迷雾岛岛民所述,月牙岛在迷雾岛东面大约一千里远地方,由于形状酷似月牙,所以取名为月牙岛,月牙岛属于中州岛上的一个中等门派,到了月牙岛就可以以它为中转站前往中州岛,而不用去黄枫谷所在的南星岛,更重要的是中州岛与南星岛上的两方势力不对付,经常会为了相邻的附属岛屿的归属大打出手。
考虑到种种因素,吴尚决定先去中州岛看看,然后尽量赚取灵石,进行长时间的闭关突破练气八层,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乱星海,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让他有安全感。
(新人写书不易,若喜欢此书,请大家怜悯,收藏本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