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返回宅院后,潜心修炼,修为也更加浑厚,而且他从几次修为跌落中总结出“顺则进逆则退”的道理。
自此他似乎抓住了一丝摸不清看不着的诀窍,修为更是一日千里,竟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突破瓶颈进入练气五层。
练气五层除了法力更加厚实以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吴尚发现现在使用法术的次数却明显增加。
天波易谢,寸时难存。
襄阳诗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到,整个襄阳城都沉寂在一片喜悦的海洋之中,文人奔走相告,联袂而来。
汉朝的教育没有普及,读书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所谓的士人他首先必须家庭富裕,否则不可能去承担昂贵的学费。
所以刘备虽然被人骂做织席贩履之辈,但他可以拜卢植为师,可见他家庭殷实,否则他不可能学得一身本事。
汉朝要做官,前提是要被举为孝廉,而在东汉末年士人即使被举为孝廉也无法为官,汉灵帝卖官鬻爵,将官职明码标价,士子必须付钱才能领取印信前往上任。
所以能读书能当官的士子必定是一方豪强或者投靠豪强,而襄阳诗会不过是世族阶层风花雪月的场所。
一大早,吴尚就和崔州平出了宅院,来到东城襄阳诗会的会场。
会场案首摆放着青铜案几,从会场大门到青铜案几之间有一条宽约两丈的道路将会场一分为二,会场两边摆放着密密麻麻的案几。
每一个案几上都摆放着时令鲜果和酒肉,极尽奢华。
会场的检查并不严谨,只要是穿着华贵的儒生都能入场,吴尚来到会场的时候,会场内已经有不少学子坐下,不过他们都将尊贵的位子留出。
吴尚依旧头戴方巾,身穿白色儒袍,守卫的士卒自然不会阻拦,他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闭目养神,等待襄阳诗会的开幕。
辰时一到,士子儒生就陆陆续续的来到会场,徐元直,孟公威,石广元三人也在其列。
到了巳时,荆州的文武官员也簇拥着刘表来到会场,大儒郑玄亦然就在其中,在场学子儒生纷纷起身行礼,在刘表的一声号令下,众人分宾主落座。
荆州牧刘表微笑说道:“我宣布襄阳诗会正是开始。”
顿时会场声乐齐鸣,热闹非凡。
一个面如冠玉的少年公子走到会场中央,高声说道:“值此盛会,小子刘琮不才,作诗一首,愿抛砖引玉。”
整个会场顿时一片哗然,此人竟然就是刘表的二公子刘琮,看其衣冠楚楚,面目俊俏,真有乃父之风啊!
刘琮见会场热闹起来,得意万分的看向一旁的刘琦,朗声说道:“值此金秋之际,我眼见百姓田间劳作,作诗一首。”
众人闻言,原本沸反盈天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静待刘琮公子作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刘琮公子刚一说完,就有人大声叫好,此诗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直把刘琮吹嘘成世上少有的人才。
吴尚面色微变,怎么自己盗版的诗句竟然再次被这小子剽窃,真是应了那句: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
郑玄手扶长须,颔首说道:“刘琮公子此诗虽朴实无华,却将百姓的辛劳画面描绘的栩栩如生,真是难得啊!”
刘表见郑玄都赞不绝口,大笑道:“犬子刘琮到却有几分诗才,哈哈哈。”
刘琮闻言自然更加得意,而刘琦却面色铁青,十分难看。
“此诗并非公子刘琮所做,实乃刘琮剽窃他人之作。”
众人寻找声音看到不起眼的角落里的一个翩翩美少年斥责道。
刘琮正得意万分,突然被人揭穿,勃然大怒道:“你是何人,居然敢诬陷本公子,你是和居心,快将此人拿下严刑拷打。”
刘琮只想快点将此人拿下,急忙命令左右将此人抓住此人,士兵们则忙不迭的冲过去要将此人拿下。
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开口说道:“文学探讨,岂可乱动刀兵,那人即使说法有误,也不该严刑拷打,有辱斯文。”
刘表转过头,说道:“庞德公所言甚是,尔等还不快快退下。”
如狼是虎的兵士闻言,立马如潮水般退去,会场重新恢复平静,只有刘琮的心情如火烧般难受。
郑玄大师则温文尔雅的问道:“你说刘琮公子的诗词是剽窃他人的,你可有证据。”
那知此人指向邻案的吴尚说道:“据学生所知,该诗句不是四句,而是八局,为这位吴公子所做。”
吴尚这个时候还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行了,居然有人为他抱打不平,面色难看至极,转过头看向邻案的翩翩美少年,居然就是他从江水中救起蒯如月,那个娘娘腔。
只见蒯如月款款而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郑玄陷入沉思,半晌过后说道:“前后语境一致,确实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可这也无法证明此诗就是你身旁的公子所做。”
刘琮听到郑玄之言,心下稍安,文字这东西根本无法证明是否剽窃。
蒯如月见众人不相信他,吴尚也像个没事人一样坐在位置上喝酒吃肉,顿时急红了脸,泪都快滴下来,大叫道:“吴尚,你快出来证明这首诗是你做的啊!”
“吴尚,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你们听说过这个吴尚吗?”
“没听说过。”
“莫非,莫非就是做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才子吴尚。”
此言一出,真个会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半晌过后,不知谁说了句:“若是那个吴尚,道友**分可能是他所做,只是此人一直以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是何等人物。”
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场顿时沸腾起来,众人齐刷刷的看向吴尚。
刘琮则面目通红,独自一人站在会场中央,咬牙切齿的看着蒯如月。
(新人写书不易,若喜欢此书,请大家怜悯,收藏本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