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尚书令满脸痛苦,紧紧地抓着手中的纸,他想不明白,当年,他一举夺魁后,衣锦还乡时,就向所有人谎称妻子在去往长安途中病亡。
后来,等他谋得一官半职后,出于愧疚,他派人到青楼,打探妻子的下落,得到的消息却是,妻子三贞九烈,被卖到青楼没几天,就趁老鸨不备,上吊自缢而亡。
照理说,这天底下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他这段肮脏的过去,袁一怎么会知道这些?
正在他苦思冥想之际,听到袁一问话道:“尚书大人,我听说你可是个常情的人,虽然身居高位,可对相识于微时的亡妻至今念念不忘。不仅在家乡替她俢了个祠堂赞扬她的美德,还在城郊以她的名义捐了一座佛寺。每年在她的祭日,大人都会亲自替她诵经,就算天塌下来,诵经之事都会照常举行。大人对亡妻的这片深情,真是天地可鉴,对了,她的祭日是十月初八吗?那天,就算遇到天大的事,也不能去找大人!”
听到十月初八这个日子,尚书令突然失声痛哭,因为,这个日子,就是他把妻子卖去青楼的日子,自那以后,他就与妻子天人永隔,所以,他就把这天作为了妻子的祭日。
虽然,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可他心中的痛苦却变得越发沉重,这种沉重不是因为曾经泯灭人性的可耻行为。而是,他深爱着妻子,当年却只能在妻子与功名两者之间选择其一,可他更爱功名,最后,只能永远失去深爱的人。
另外的四人看过信封里信后,一个个都惊得呆如木鸡,此时,听到尚书令的哭声,他们才缓过神来。或许,在理上,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但是,我跟各位大人吃过这顿饭后,可以说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如果一定要逼着我这个懒人做事,那我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船凿沉。所以,请各位大人看在这样的情分上,网开一面。”
门下侍郎开口道:“既然,你这么不想管事,为什么不向朝廷请辞?”
袁一答话道:“大人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要带着关羽和张飞?”
门下侍郎冷冷一笑:“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大人能够掌管门下省,不可能看不透这个道理吧?张飞鲁莽,关羽忠义,都是武艺过人,能够为刘备做任何事。刘备能够三顾茅庐,礼贤下士,却带着两个凶神恶煞的武将前去,如果各位大人是诸葛亮,最先想到是什么?”
众人都是一脸明白的神色,可就是不把心中的答案说出来。
袁一知道这些人精不会轻易开口,于是,便索性自问自答道:“先礼后兵。诸葛亮何其聪明,深谙事不过三的道理,刘备已经来了三次,是要定了他这个人才。如果以君子之心来说的话,他是被刘备的虔诚所感动,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了割据一方的霸业。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话,刘备要是四顾茅庐,那么,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这五人都是朝廷重臣,袁一大闹朝堂之时,他们也在场,对于这样的危险人物,武后和高宗为了安抚民心,对袁一宽宏大量,他们都能理解。
可当时,袁一明明拒绝了所有赏赐,决心归隐于江湖,可还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武后请来委以重任。
他们可是朝廷的核心人物,对于现在的□□势,他们了解地十分透彻,如今高宗病重,随时可能驾鹤西去,武后的权力是高宗给的,高宗一走,就是太子李显继位。
李显作为新主,肯定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政治集权,而他已经能够主政,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回武后的权力,若武后以辅佐为由,不交还权力,那么,辅政就会变成干政。
武后无法从明里留下权力,那么,就只能暗里运作。
所以,她便趁着现在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特殊时期,用自己人多占领朝廷的重要位置,在朝廷上下形成一股坚若磐石的势力。
若她离开朝堂,退居后宫,在她的授意下,整个朝廷便无法正常运转,新主就不得不让她留在朝堂,继续为其指点江山。
他们知道,现在正是武后招兵买马的时候,以政治考虑来说,武后重用袁一可以说是一笔相当不错的投资,他在征战突厥与吐蕃时,立下卓绝的战功,又设计杀死了战神笃鲁,可以说是威震天下,迫使边疆各国纷纷臣服于大唐。
再则,他能够冒死为士兵洗脱罪名,又将赏赐的钱财分给亡故士兵的家属,他的种种作为,在唐军中广为流传,深获军心。
自从,袁一重归朝廷以来,他们都以为袁一是个沽名钓誉之徒,拒绝赏赐只是在故作姿态。此时,听到他这番以三顾茅庐为隐喻的话,方才知道,不是他投靠了武后,而是,武后硬把他架到了自己的棋盘上。
若真是如此,武后如何能让这样一个不图名利,又桀骜不驯的脱缰野马,耐着性子为她鞍前马后呢?武后又是凭什么信任这个危险人物,竟然敢把折冲府交给他?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