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陈精忠恨得咬牙切齿,可又不知道该如何还击,只能对着袁一怒目而视。
俩人对视良久,陈精忠一甩衣袖,愤然道:“郡王怎么想,我管不了!郡王于其挖苦心思来诬陷无辜的人,倒不如想好,明天该如何跟朝廷解释公文的事!”
说罢,他看了眼跪在地上的众人,用命令的口吻道:“各位大人,还不起来跟郡王告辞!”
此时,呆如木鸡的众人方才纷纷起身,正躬身告辞之时,袁一却阻止道:“且慢。万一梅将军要是审问出公文的下落,你们不还得来这里跑一趟,不如留下等待消息吧!”
陈精忠没好气道:“郡王就别自欺欺人了!像梅将军那样胡搞一气,公文除非长了腿,自己跑回来!”
“别这么快下定论!”说着,袁一看了眼身旁的丁管事,道:“你现在就派人去折冲府,把梅将军找来。”
“是!”丁管事领命而去。
陈精忠道:“若梅将军那里有了结果,早就来了。现在,就算把他请来,也改变不了任何结果。郡王何必耽误大家的时间呢?”说罢,转身迈开步子。
众人犹豫片刻,也提起步子,像是要跟随陈精忠离开。
见此,袁一开口道:“你们要是走出这个门口,就绝无转圜余地。你们可要想清楚了!”听到这话,众人怯怯地收回脚步,停在了原地。
见状,陈精忠也停下脚步,闭着眼深深吸了口气。而后,他猛然转身,用暴怒的眼神扫过众人,指骂道:“你们这些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现在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他迟早是要被革职的,你们怕什么?到底在怕什么!”
见众人耷拉着脑袋不说话,陈精忠继续道:“拉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已经摊牌了,没有退路可走了!你们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其实,早该有人上前,把昨晚的事告诉陈精忠,给他提个醒,此时,他也至于把话说得这么不留余地。
可没有人这么做,因为,以目前的情况来说,陈精忠已经处于弱势,而最接近他的那个人,肯定会被袁一视为他的心腹,成为头号整治对象,所以,大家才会选择明哲保身。
这时,听到陈精忠的这番声嘶力竭的痛斥,袁一冷不丁道:“现在,终于说出你的心里话了啊。
梅仁答话道:“启禀郡王,经过卑职的审问,的确查到一些蛛丝马迹。昨天,有个自称郡王府知事的男子,在没有携带通行公文的情况下,进入了折冲府。”
这时,袁一装作一脸惊讶道:“昨天,我可没有让尹知事去折冲府,就算那人真是尹知事,他只是郡王府的知事,在折冲府并没有一官半职。在没有通行公文情况,守门的士兵怎么会放他进折冲府?”
梅仁道:“士兵见他有郡王府知事的腰牌,所以,就放行了。”
袁一佯装生气地重重地一旁案几:“胡闹!折冲府可是长安城军事重地,一个郡王府知事的腰牌,就能在折冲府畅通无阻,这些士兵怎么连最基本的忧患意识都没有!?”
说着,他看向一旁的陈精忠,道:“陈都尉,你第一府的士兵,都是这样办事的吗?”
陈精忠向前走了一步,辩解道:“他们的做法,的确违反了折冲府的规定。卑职以为,昨天来的是郡王府的人,而郡王又是折冲总都尉,那位尹知事忘了带通行公文,士兵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只能‘不看僧面,看佛面’如此,就给尹知事放行了。”
袁一冷笑:“这样一说,反倒成了我的不是啰?之前,我说了,没派尹知事去折冲府,自然不会给他通行公文,陈都尉如此言辞凿凿地替士兵开脱,想必这些士兵一定是见过尹知事,才会毫无后顾之忧地给他放行?”
梅仁看了眼陈精忠,露出一抹嘲弄的微笑:“很遗憾,这两名士兵都说,从未见过郡王府的知事。另外,那名男子进入折冲府后,到过文书馆,保管文书的老冯说,男子并不姓尹,而是姓袁,从文书馆里借了一些东西,见他没把公函带来,就扣下了他的腰牌。”
袁一满脸疑惑道:“他也姓袁,跟我是本家,这还真够有趣。”
说着,他的目光扫过前堂,见都尉们都是一脸惴惴不安,他嘴角流露出一抹浅笑,而后,又向梅仁问道:“除了这些,老冯还说了什么吗?”
梅仁摇摇头:“没有。”
这时,袁一心语:“老冯知道我的身份,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说漏嘴。看来他不仅有看透形势的智慧,还有以心相交的忠诚,他果然是个难得的人才。”
袁一看了眼脸都绿的陈精忠,又向梅仁问道:“老冯扣下的腰牌,拿过来没有?”
“拿过来了。”说着,梅仁便把腰牌递给袁一。
袁一仔细端详着腰牌:“这的确是郡王府的腰牌。你把尹知事请来,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梅仁道:“卑职根据他们的描述,让人把那名男子的样貌画了下来,卑职敢肯定他不是尹知事。”
说着,他便从兜里拿出一张画像,递了上去。
袁一点点头:“这样貌,的确不像尹知事。那腰牌的事又怎么解释呢?”
“可能是尹知事一时疏忽把腰牌丢了,或者,被有心人偷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