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爷回京这天,暖阳高照,四月里桃花绚烂,风往人身上吹,扑鼻花香。
徐老爷打了个喷嚏,手里拿着一大捧刚从树上摘下的带枝粉桃瓣,是方才马车进城时萧氏央他采的油桃花。萧氏喜欢花,恰逢城郊这桃花朵朵盛放开得甚是好看,于是下了马车携着徐老爷赏花,诗兴大发地还咏了句“人面桃花相映红”。
在城门口放下冯简,冯简施施然摇扇说下次拜帖再会,有满腹经纶欲与徐老爷相谈。徐老爷直接当他放屁,两眼一翻,将车帘洒摔下。
谈什么谈,他又不搞结党营私这一套!
等到了胡府将胡蓝送回去,萧氏与她话别,一说就是半个钟头。徐老爷感叹,他家夫人真是交际一把好手…胡大人出了名的闷葫芦,经过这两月的相处,竟和他家夫人结为了好友。两人还相约要一起去园子里看戏。
等上了马车,徐老爷打趣萧氏:“当初是谁提防着胡大人就差没把人家当狐狸精了。”
萧氏心情好,从他怀里捧起花,凑到鼻间嗅嗅,冲徐老爷哼唧一声:“我们女人间的情谊,你们男人不懂。”
徐老爷只笑:“是是是,我不懂,横竖夫人开心就行。”
萧氏拾起一枝花,问:“我和这花,谁更俏?”
徐老爷啧啧一声。“都老夫老妻了,还问这种问题,我都替你害臊!自然是——我们家夫人更俏咯。”
萧氏心情大好,以花遮面,噗嗤嗤地笑。
说话间马车已到了徐府,老唐带着人卸行李,前头宁福牵住马。
徐老爷扶着萧氏下车。
徐冉四兄妹早早地就在门口等着了。徐丰调职后自由许多,特意请了半天的假准备迎徐老爷回府。
本来他是打前锋阵的,徐冉三姐妹说让他骑马去城门口接人。徐丰骑马一路奔至城门,等了半晌没见着徐老爷,便只好辗转回府。殊不知,他在城门口等的时候,徐老爷正好和萧氏在城郊赏花。
等徐丰回了府,徐冉三姐妹往他身后望,爹娘呢?
徐丰摊开手,没见着。
四兄妹接着等。
等的时候,顺便讨论一下各自的准备工作。
徐佳第一个总结:“府里一切都打点好了,学堂那边也没啥问题。不怕爹抽查。”
徐丰第二个总结的:“这些天我天天往指挥使眼前晃,他对我印象很好,就算爹去问,得到的也绝对是大大的赞赏。”
徐娇第三个开口:“学堂成绩和堂上表现都达标,我也不怕爹去问。”
徐冉最后一个开口,有点方。”
徐老爷笑:“你倒是会说话,只是这话说得太过,令人惶恐不安。”
冯简颔首一笑:“冯某嘴拙,只说实话不说大话。”
徐老爷又问:“状元郎既有宏伟大志,何不力争上游?”
冯简收起纸扇,“冯某已经在争。这便是争。徐相公一小步,抵得过我十年之路。”
徐老爷笑而不语。这次不问了,直接将冯简请出了门。自己没去送,让管家老唐送出去的。说是送,却差不多是赶人的架势。
第二日上朝,有人拿昨儿个冯简被赶出徐府的事打趣徐老爷,似笑非笑地问他何故发这么大脾气。
徐老爷笑笑,只道冯简胡言乱语,说的话让人听了心里头不爽快。又问,说了什么不爽快的话。徐老爷轻描淡写一句:“空话。”
大家都是官场上的老手,知道徐老爷不喜冯简,便将话题扯开了。
过两日冯简实任到职,他高中状元后入了翰林,做了个七品编修,乃虚职。今年起正式分配,如今得了个望京金吾卫街使。官职虽小,却掌着御街以及平街等五大街道。达官贵人以及繁华闹市皆是他的管辖范围。
他这一调动基本没人在意,区区一个街使,并未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是夜,一封密信入了徐府书房。
徐老爷拆了信,但见信中所道:知遇之恩,定涌泉相报。
徐老爷烧了信,烛光跃动,恍恍印在徐老爷的眉间。威严肃穆,眉眼间隐隐透出一丝欣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冯简这次,挑了个好去处。如今看来,他确实有心投诚。只是不知,这诚有几分,心有多坚。
再等等看罢。
眼见着马上又是一个礼训日,太子记着上次徐冉说过的事,这天下朝后喊住了徐老爷。
徐老爷心惊肉跳的,第一反应就是徐冉出什么差错了。
他们家冉冉,老爱胡思乱想,这两个月他不在,保不齐有惹怒太子殿下的地方。徐老爷想,他得兜着点,顺便将徐冉那份也一块兜着点。
是以回过头时,脸上笑容几乎是完美的,鞠躬行礼的姿势也是无可挑剔的,喊了一声“殿下”,语气跟喊玉皇大帝似的。
太子闷了闷。原先觉得不过是和徐相公交待一句,如今人到了面前,一想到这是他的未来岳丈,太子忽地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心中一盘算,于是邀徐老爷去东宫,名曰“喝茶”。
徐老爷一愣,想起上次在东宫喝茶,是太子殿下找他说要定冉冉当挡箭牌的事。这次喝茶,是为何?
难道是殿下终于忍受不了他们家冉冉要提前结束两年之约么?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