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摆渡的姑娘竟然是个热心肠,赶忙招呼皓雪上船先离开先过河再说。皓雪是真累了也顾不得那么多甚至都没有问撑船的姑娘带她去哪匆忙的就上船了。
皓雪眼见这使船的姑娘虽然衣着普通,看着却比那白翠庵的姑子更加面善料定姑娘也并不是什么恶人便将自己一路上想好的说词说给这姑娘“实不相瞒,我本是京城世家子弟。奈何北岳军队攻战都城,那北岳皇帝命令下令像我这样的世家女子都要与北岳通婚,爹娘不忍心让我落入那蛮人之手想了法子送我逃出了京城”皓雪将自己的情况半真半假的说给这摆渡的姑娘听,其实并不是皓雪要欺骗她,实在是觉得自己没必要把情况说的那么详细,再有也是怕这姑娘听到她是不想入宫为妃才逃离京城不敢帮她。
“姑娘可是要船吗”
那摆渡的姑娘似乎听到了河对岸皓雪的呼喊原本已经下船的她从又拿起船篙将船始了过来。等船停稳才注意看原来要船的是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姑娘,在仔细一看岸上这个姑娘周身华丽的服侍和白皙的肤质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
“姑娘,我一人赶路走累了,能不能送我一程”
休息了好一会的皓雪,渐渐也不觉得那么疲乏这个时候她在仔细看了自己所处的地方,河的对岸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庄稼地,远处似乎还似炊烟袅袅的想必一定是有人家。抬头观察了片刻出发现原来这河上还有个摆渡的姑娘在往来接送着一拨过河的百姓。皓雪想到自己从未独自出过远门,不妨找那姑娘问问路。想到这也不歇息了立刻起身跑到河边待那姑娘将船上的人送到对岸,皓雪隔着河呼喊着摆渡的女子
等到皓雪走到近前才发现河流竟然异常清澈,赶忙拿出随身带着的水壶把水灌的足足的,转身找了一块大青石坐下歇歇,一坐下出真的感觉到这双脚或许是走路太多的缘故竟然钻心的疼。看看自己这双脚皓雪庆幸自己幼年裹脚的时候阿爹心疼女儿受罪,不忍心看她痛哭,以至于后来只要娘亲把脚给她裹上皓雪就哭着去找爹爹,每次爹爹都让娘把裹脚布拿下来。为这事娘亲还埋怨过爹爹:天足的女儿不好找婆家,将来皓雪长大了难不成不嫁人了。每每这个时候阿爹都会袒护皓雪:女儿嫁不出去难道国公府还养不起她这一辈子。想想那个时候亲娘在世,嫡母疼爱父亲庇佑是何等幸福,再看看如今想到自己越走离家越远,皓雪不免失落起来。
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看看天色已经过了晌午。这才想起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腿上累的早就麻木了如果不是刚才一路上恰巧遇到一个赶着牛车的老伯顺路捎带了一段,这么大半天走下来估计应该是要累的晕倒了。伸手摸摸肩上的行囊,里面出来几件换洗的衣服要么就是一包散碎银子除此是真的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皓雪是实在走不动了,见远处有条河流经过想到身上背着的水壶早被自己喝空了,拿着水壶离开大路转向那条河流。
皓雪眼见师太的马车渐渐走远,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辨别了一下方向转身向扬州方向走去。并不宽敞的道路上走很久才会出现几个稀稀拉拉赶路的,遇到了也不过是匆匆而过谁也顾不得身边经过的是谁。最初上路的时候皓雪还有些害怕,担心自己太过显眼被人注意到,早晨从家里逃出来的时候虽然是挑了一件再寻常的衣服,可那云锦的内衬以及罩着的几层薄纱依旧显的过于华丽。原本想找个百姓家讨得一件素衣换上,哪成想越走越偏僻越走人烟越少,加之偶尔经过的路人也都是行色匆匆实在是没人顾及到她,索性也就放开胆子走了。几个时辰走下来到也是平安无事。
妙绝老尼并不谦让向旁边的小尼姑递了个眼神,小姑子心领神会的掀开软帘示意赶车的小尼姑停下。皓雪终究是世家出来的千金小姐,礼数上当然比寻常人家更周到。下了马车的皓雪站立一旁向车内的师太深深报以鞠礼“皓雪多谢师太相助就此别过。还望师太一路顺风”老尼姑也不搭话,服侍皓雪下车的小尼姑上了车马车就继续向白翠庵的方向走了。
“皓雪多谢师太相助,既然前方就是白翠庵的方向,以皓雪此时的身份实在不便打扰就在此地下车吧”
马车出了国公府一路向城西行驶,等到来了西门天空已经大亮。街道上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早起的百姓,守城的士兵也开始换岗。马车到了城门口,原以为会遇到官兵盘问不曾想就那样夹杂在出城的百姓中竟也顺顺当当的过去了。待出城之后又走了一段路程,车内一直静坐的妙绝师太终于开口“前面的路口下去就是姑慈山的白翠庵方向,小施主可有投奔的地方”出门前母亲就不停叮嘱过妙绝师太此人不可信任,先前托付师太送她出城之时自己也曾跟师太说过姑娘是要去投奔远在新疆的家姐,对于江南的姨母只字未提。一再嘱咐皓雪路上多多提防。皓雪眼见此刻自己平安出了京城,而且刚才出城时又是那么顺当想来是新朝的皇帝对待皇族虽然残暴,因为忙于建设新都城倒也并没有影响到寻常百姓的生活,自己此刻应该是安全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