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峥面对宁唯事的逼问突然醒悟到山东与宋国已经格格不入,隐约间有种势不两立的意味,要想避免二者之间发生剧烈的冲突,一是需要完全推翻现在山东所有的施政方案,但这对于被后世深深影响的赵峥来说,是几乎不可能接受的。二是赵昀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以雄主之姿完全扫除国内反对的声音,但成为雄主的赵昀还会对自己的天马行空想法毫不犹豫的支持吗?赵峥心里也不禁打鼓。
而倘若自己下定决心接管这个世界,那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动荡与冲突,与自己的初衷南辕北辙。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面对宁唯事的拳拳之心,赵峥也只好违心的说道:“我在前面走,你只管跟在后面就行了。”
宁唯事也知道此事不能急于一时,自己现在只是在自己这位神仙师父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而已:“是,师父。”
面对如此乖顺的宁唯事,赵峥突然有些不习惯,略略思量,大概也明白了宁唯事的苦心。
“天寒,你要惜身。”
赵峥扔下这句话,做头疼状。
宁唯事知道是道别的时候了,躬身做礼:“师父今日神思倦乏,弟子改日再来。”
出门的时候,在走廊上宁唯事遇到了赶来回报的成道,奇怪成道不应该这么早回来,此刻应该他应该在府衙才对,难道出现了什么意外?皱眉问道:“有人走漏了消息?”
成道摇头,不屑的说道:“天冷,那些措大不肯起床。”
——
“师父,诸城这些措大不成气候,是不是需要进行下一步行动?颜制使之前碍于士子清流一直没敢进行。”回话的是成道府上的管家,面对成道都恭敬异常的大人物,管家不禁有些战战兢兢。
有宋一朝都存在官田民田之分。官田则是为国家或皇帝所有的土地。官田包括屯田军种军食之田营田民种军食之田职田补充官吏俸禄之田学田供办学经费之田仓田供仓储赈济之田公田中央或地方官吏所管之田,如官庄等。宋代耕地总额中,官田约占十分之一。
宋朝每年的税赋,除以人口,算下来每年大概只需三斗米左右,但许多官僚地主隐瞒大量土地,再加上许多官员的田地是不需要纳税的,所以实际上纳税的田地大约只有十分之三。而这些负担自然转移到了百姓身上。
官田的田赋细租杂变之税等七七八八之外,大概要占收入一亩田地的六七成左右,而民田更甚。
作为土地拥有者的地主,大多也不会干出杀鸡取卵,逼迫农民卖儿卖女的地步,但也绝对不会有让农民摆脱贫困,带领大家奔小康之类的思想。只要让那些农民维持着凑合着活着的状态就行了,古代追求静止的社会,在他们眼里只要农民不造反,不饿死,哪不就是太平盛世吗?
所以此刻赵峥对于民田只收取三成的租子很意外。宋朝的田赋的正税只有什税一,只向田地的拥有者征税,所以那些雇农如此高的租子实际上大部分都流向这个国家,而朝廷也没有理由干预地主的租子。
密州一地的租子这么低,想来是被刀子杀的有些胆寒了。
“所有的田地都需要纳粮吗?”
“嗯,去年秋收之际,颜制使直接派军队过去一亩亩的收税纳粮,凡是不同意的,没来缴粮的就直接将那土地收为官田。”管家语速极慢,似乎还在为那段日子里的血雨腥风感到害怕。
赵峥也是倒吸了口凉气,也亏得是在山东这块战乱之地,那些乡绅地主,各式各样奇葩的要求都见过,没有太过强烈的反对也是意料之中,毕竟还只是收租而已,不像有些响马土匪,直接抄家灭族,据为所有,纷纷当做破财免灾罢了。
“那颜制使在百姓中的声望如何?”
“自然是交口称赞。”说道这里,官家额头上出了层细汗,想了想,老实回答:“毁誉参半。”
这答案也在赵峥的预料之中,那些地主乡绅不仅掌握了大量土地,也基本掌握了话语权,这个社会是分别,一些农民消息的来源只能是从自家见多识广的东家那里得知。
颜倾武在那些乡绅地主嘴里的评价想想也知道是极尽污蔑之词。
而在官田耕种的农民那才真的算是交口称赞。
按现在密州的最新丈量的土地计算,官田占了大概四成,毁誉参半倒也说得过去。
“好了,你下去吧。”
赵峥看着如释重负的管家突然又将他叫住了。
“你以为颜制使是个什么样的人?”未完待续。
ps:人有时候会突然失去勇气,不过好挺过来了。对于支持我的书友万分抱歉,久等了诸位,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