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7章英子!

本章节来自于 我在盗门那些年 http://www.lishu123.com/130/130276/
    不知道从来什么时候开始,狐仙就与鹞子山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从最开始棺材岭子的狐仙儿传说,在到中山别苑中的狐狸女尸,现在又无缘无故的冒出了一座狐仙儿坟。

    鹞子山被红卫兵的时候我已经下了山,但还是听到了不少关于那里的传说。

    鹞子山兴起于明朝,比几百里外的梁山泊晚了几百年,名气也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它在江湖上的地位。

    据说鹞子山上的绺子们前身乃是燕王朱棣留下的一支卫陵队,他们刚开始还以朝廷军队自居,并不做杀人放火的勾当,直到明朝灭亡后才变成了现在的绺子。

    这个故事我早就听父亲说起过了。想必鹞子山上的绺子们,便是当年护龙族三位后人带来的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的。

    他们多半只知道自己与朝廷有关,但究竟有什么关系却是没有人知道。

    直至后来,社会动荡,一些游手好闲或者犯下大罪的人都逃到了这里,鹞子山也就渐渐变成了一个专门藏污纳垢的安乐窝。

    这么多三教九流的人聚集在一起难免会生事,因此必须有一人来做五行三家九山十八寨的首领,统一发号施令,令行禁止。

    这个规矩沿袭百年,传到我所谓的爷爷手中已经是第二十一任了。每一代的首领都叫做棺材瓤子,具体原因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没有谁天生就是坏人,他们也是逼不得已才做起了这没本钱的买卖。

    爷爷在落草之前是一个给大户人家赶车的车把式,不是有那么句话吗,‘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旧社会,在那些达官贵人的眼中,这些人的性命无异于鸟兽虫蚁。

    一九三七年,日本鬼子打到了中国,眼看已经没有了活路,棺材瓤子一咬牙,索性纠结了几个穷兄弟上鹞子山入了伙,专做拦路剪道,杀人越货的勾当。

    几年后,日本人被赶走了,接下来就是剿匪平寇,鹞子山上的人越来越少,连上一任总瓢把子都不知所踪了,哥几个一合计,便决定分家散伙。

    他一文钱也没要,只拿了一本古书。别人都笑他太傻,他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且不说这古书价值多少,光是那装书的镶金紫檀匣子就足以换十几亩好地了。

    那个年月识字的人不多,棺材瓤子白天和别人一样下地干活,一到晚上就从古书上抄几个字,然后带着一壶好酒去村里的文化教员家串门儿。

    一连数月,他终于知道了这本书叫做《堪舆惊世书》,里边详细记录了机关排设之法,与机括触发之玄,这些东西一般都被用在战场厮杀上,常人得到根本没有用,可在书的加成里却多了几页手抄本,里边写的是观山觅龙分金涉水点穴察砂等诸多法门,说白了就是专门教人寻龙点穴掘墓发丘的教科书。

    这本《堪舆惊世书》便是中册了。当年护龙族的三位后人远赴交趾国,从护龙族的先贤古墓中带出了三册《堪舆惊世书》,三人各取一册,其中两册我都已经见识过了。

    字是认识了,可里边的内容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究竟写了些什么却是一点都不知道,最后只好跟那文化教员摊了牌,没想到二人一拍即合。

    当即分工合作,由文化教员解读文献,寻找古墓地点,棺材瓤子动手掘墓,渐渐闯出了不小的名头。

    当时除了红卫兵闹的比较凶外,国内已无战事,捞偏门的都已没了糊口的营生,眼看爷爷的名气越来越大,便纷纷前来投靠。

    而他已经步入了花甲之年,仍然不肯消停,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摇旗立棍,销声匿迹数年之久的鹞子山终于在他的手中再度死灰复燃。

    以后的几年中,棺材瓤子带领大家挖遍了附近所有的古墓,渐渐得到众人认可,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九山十八寨的总瓢把子。

    那时候鹞子山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销器张点子王堪舆倒斗棺材瓤。

    这句话中提到的三个人名便是新中国成立后,鹞子山上最了不起的人物,那棺材瓤便是我的爷爷了,因为他是靠掘墓发丘起的家,因此得了个‘棺材瓤子’的诨名。

    常言道树大招风,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无数学生工人高举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旗帜肆意搞破坏,鹞子山上的歪门邪道自然被当做牛鬼蛇神的典型成为了主要针对的目标。

    要说这些红卫兵也当真是神通广大,就连附近的军队都要受他们指挥,否则就会被安上‘社会主义绊脚石’‘资产阶级帮凶’等一系列帽子。

    要知道,他们的言论可以直达天听,直接向主席汇报,随随便便一句话,就有可能毁掉一只军队的前途。就这么的,风光一时的鹞子山终于在三十八军的几次围剿中成为了历史。

    棺材瓤子可算是聪明了一辈子,可他算漏了时局,最后只好带着几个残兵败将躲到了深山老林里,从此音信全无。

    而那代表他身份的鹞子令箭和《堪舆惊世书》的中册也与他一同消失,至此再无踪迹。

    棺材瓤子失踪的时间应该是五十年代末,而我在棺材岭子找打鹞子令箭的时间是三十年代初,时间根本对不上,其中的关节即使是比我聪明百倍的人恐怕也猜想不出。

    这一切的一切只能交给时间来慢慢诠释了,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据说棺材瓤子失踪之后便带着一众残兵败将躲到了深山老林中,但他仍然想要东山再起,于是便挖开了鹞子山的一处狐仙儿坟,最近鹞子山地区发生的一切怪事似乎都与那狐仙坟有关系。

    我和猴子进入密林之后便失去了联系,他向来胆大,难保不会出现差池,我不敢怠慢,一路加快了步伐。

    约莫走了十几分钟,前方视野豁然开朗,密林到这里已经被一条大河截断。

    这条河是山洪暴发时流下的,水已经枯竭了,干涸的河床上到处都是白骨,与鹅卵石混在一起根本分不清楚,在这冷涔涔的月光照射下,更是说不出的骇人。

    我常年生活在荒郊野岭,自然不把眼前的景象放在眼里,但其他人可就不一样了,就在我准备继续寻找猴子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两声尖叫。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英子与淑芬跟了上来。

    我说这不是你们来的地方,还是赶紧回去吧,我会把猴子找回来的。

    淑芬说我打从娘胎开始便信奉马克思主义,一切牛鬼蛇神在我眼中都是纸老虎,**也说过,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连**都尊重我们妇女,你敢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吗?

    英子虽然害怕,但也在一旁大点其头。

    人家毕竟读过初中,在那个年代算是高等知识分子了,我自然说不过她,也就不浪费唇舌了。

    我虽然文化不如她们,但毕竟多活了几十年,见识岂是她们能比的,当下也不跟她们争辩。

    “这……这些骨头都是牲口留下的对吧。”

    刚刚她们还一副雄赳赳的模样,但走到我面前时,即使胆大如淑芬,也不由得脸色煞白,但仍然强装镇定。

    “那可不,我听村里孙大爷说了,牲口的骨头可是最好的肥料,用它们施肥长出来的庄稼可壮实了。”

    我可没心思跟他们胡闹,因为我分明看到了周围的草丛中有无数双绿油油的眼睛。这种眼神我忘不了,与我先前在棺材岭子见到的一模一样,正是无数只小狐狸。

    她们两个显然没有注意到,仍然在说着什么马克思主义来自欺欺人。

    这些小狐狸似乎十分畏惧我们,但又不肯离去,只是在后边亦步亦趋的跟着我们。我不敢大意,但也不想吓到了两个小姑娘也就没有声张,约莫走了一刻钟,我们便来到了山腰。

    这里既无林木也没有石块,竟是一个黄土包。我隐隐约约看到前面有个东西趴在地上不停的扭动,走过去一看,不是猴子还能有谁。

    原来他一路追踪那道黑影来到了这里,足足一个钟头没有停歇,要说他的耐力也算得上是惊人,竟把那小狐狸追的筋疲力竭,一人一狐就这样扭打在了一起。

    看到他平安无事,我心中的石头算是放下了,便打趣道:“猴子同志,革命尚未成功,你怎么还有心思在这里与这小布尔乔亚**,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趁早吱个声,哥们儿替你。”

    按照他的脾气早就顶回来了,可此时竟全无反应,我仔细一看,他手中的小狐狸早已被掐的断了气,而他也面露凶狠,眼眶中红光迸现。

    我吃了一惊,连忙去拉他,可猴子的力道大的惊人,竟生生的将我甩了出去。

    他也不理会我,站起身来,便一摇一晃的向那黄土包走了过去,这幅情形我见过,当初在棺材岭子的时候,康小八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竟将所有村民都带到了中山别苑,当时他们的表情就与现在的猴子一模一样。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火红之心的小说我在盗门那些年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我在盗门那些年最新章节我在盗门那些年全文阅读我在盗门那些年5200我在盗门那些年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火红之心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