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磕头,谁下跪我不教谁。”郑德恺慌忙上前一步,连连摆手,但四下一看,这才发现不仅刘虎爷几个,连王三娘也一头雾水,此情此景不由得郑德凯暗暗感慨,他大爷的,封建礼教的布子把中国人民缠得好紧,哥想装一下逼群众都不敢答应。
哈哈哈,看来,启迪群众任重道远呀。是的,历史经验已经告诉给穿越者,群众之所以如此荒唐,是与没有先进思想启发他们大有关系,因果宿债天道命运这种杀器姑且存而不论,想一想一神教吧,随便一忽悠就忽悠来了数十亿的信众,生是神的人,死是神的鬼,所许的代价也不过只是一碗甜汤,而且,谁想要生前喝上一口,见上一面,他大爷的,门都没有,敢怀疑没有甜汤者都是异端,统统给老子下地狱去吧。
“刘大哥,要是真有定心丸的话,我都让你吃一颗了,哈哈哈,放下你的心,不要有啥别的想法,这三个学生我收定了。”郑德恺一指筐子里的小动物:“这是个啥东西?是狍子?好,现在嘛咱啥都不要问,先美美地咥上一顿,一会还要去城里买养蜂用的工具呢,哈哈,用不了几天,事实就会证明你是瞎担心的。”
一听说吃肉,所有人的情绪立刻调动了起来。
送来东西之前刘虎早做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思想准备,根本没料到郑官人居然允许他们几个跟着蹭上一顿。这个意外马上让刘虎对郑德恺的评价又高了一大截子,他赶紧喝令儿子侄子立刻行动。唯有王三娘心中微微一点不爽,好好的拜师礼竟被官人轻飘飘地拿出来共享,她心中总有一些吃了亏的感觉,但众人面前也不能反驳官人的决定,只好一转身回屋子生火烧水去了。
刘虎爷四个的行动力惊人,狍子被弄到后山沟里的小溪开剥洗刷了个干净,屋里的水缸也三个勤快的孩子打满了水,又得知郑官人后院还养着羊,孩子们马上给羊又扳来了几个枝叶繁茂的树枝。
做完这些,爷四个才笑呵呵的蹲在院子里等待肉烂汤浓。
一直在袖手旁观的郑德恺看着这一切,一股领导者的奇妙感觉迅速充盈了全身的每一个角落。哈哈,才领导了这几个人都爽得不成样子了,他大爷的,到时做了NO1岂不是要爽死?哈哈,哥好担心啊!
郑德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得意,煞有介事道:“刘大哥,这三个孩子蛮机灵的嘛,怎么起了二狗三狗二牛这种名字?”我靠,对,还有刘虎的虎,这名字让人一听恐怕都知道出身在秦岭野生动物园吧?
郑德恺怀里揣着一个不想告人的目的,虽然迫于弑神证道的理想才免了三少年的三叩首,其实他心中的酸劲一直翻腾地没完,想用“赐名”的办法弥补一下心中遗憾。
他大爷的,“赐名”的好处大了!
古代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要说老师因此就掌握了学生的生死大权确实有一点吹,但吆五喝六却是少不了的,老师说一不二,学生还得恭恭谨谨任劳任怨,而且,碰上朱棣那样的狠主,学生陪老师上法场都是有的。所以,稍对历史长点心眼的都知道,收学生当小弟的性价比无疑是最实用的。
等刘虎搞明白郑大官人的想法,激动得他都想立即跪下来给郑大官人磕几个响头,刘虎的全身都笼罩在了幸福的感觉当中,终于相信郑官人是真心帮助自己的了。
郑大官人当然理解刘虎为什么如此,一个阔气的名字好似一张金质名片,一亮出来就能让观众肃然起敬,知道来者必定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
道理最是简单,穷人连字都不认识,怎么可能起上一个阔气的名字?能想出阔气字眼的都是读书人,而没钱没势你又成不了读书人。穷人给孩子起名字时基本上是逮住什么用什么,男孩子得威猛壮实一些,那就狼虫虎豹猪狗牛羊都动物了,女孩子要温柔贤淑一些,大多是花花草草的植物了。不过,也有听过几段《西游记》评书自诩有了见识的,于是是给孩子起个大怪二怪三怪类的名字。
郑德恺一脸的皮笑肉不笑。哈哈,娘希匹,撒哈拉大沙漠还没有变成森林的最大原因全是因为穿越者不作为呀,哥肯定不会学习这些不要脸的穿越者,嗯,即使哥哥一时无法提高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让群众的精神上得到一些享受,哥必须得有儒家博而寡要的厚脸皮呀,哼,脸皮厚,才能吃个够!
冥思状了半天,手一捋,郑德恺却没捋到胡须,于是赶忙摇头晃脑道:“刘大哥,二狗叫志文,三狗叫志武,二牛就叫志军,你看如何?”
说话间王三娘已煮熟了一锅肉,香气溢了一屋子。
郑德恺终于明白了国家要保护这些动物了,它妹的,它们的肉太好吃。不过桌旁只坐了他和刘虎二人,王三娘在一旁伺候着,她给儿子盛了一碗肉,自己说什么也不一起吃,其他人都端了碗或蹲或站散了一圈。
郑德恺没放过普及科技知识的机会,他把活框蜂箱的构造原理里里外外详细介绍了几遍,又轻轻地展望了一下未来,一众人立刻如醉如痴,手中的筷子都慢下来了,仿佛一条广阔的钱途已经摆在了眼前,红彤彤的果子已经长满了枝头,只等他们伸手采摘。
郑德恺红光满面谈笑自如,这一番演讲下来,他只说了下需要一点点本钱去城里的木匠铺走上一遭,王三娘就毫不犹豫地捐献出了她的两个银镯子要丈夫当做事业的启动资金,而刘虎一见也急了,碗一推,急忙拍胸脯表示他马上就回家去砸锅卖铁,获其所得全部用来保证这个项目得以进行。
“哈哈,且慢,一个锅也没几斤铁,还是留下来煮肉吃吧!”郑德恺马上挥手制止了刘虎,送他一个借坡下驴的机会,“刘大哥不要激动,想砸锅有的是机会,等养蜂赚下了银子,咱买上它一堆,天天砸着玩!”
“哈哈哈……”
一屋子的人皆大笑起来,连埋头啃骨头的郑勇也抬起头跟着傻笑了几声。
吃完饭,郑德恺立刻带领了刘虎“刘志文”“刘志武”“张志军”四人向顺阳城进发。
这一路上,发家致富的念想于刘虎父子四人心中扑腾扑腾地跳个没停,刘虎堆了一脸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有一搭没一搭地陪了郑德恺说话。三个少年也渐渐放开了性子,或者偷偷地瞄过几眼,或者趁着超前落后的时候嘀咕几句。
哈哈,这一切没有瞒过郑大官人锐智的眼睛,当然,胸有成竹的郑大官人也毫不在意这几人的小九九。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