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4、别出心裁的君臣学习课之二

本章节来自于 大秦帝国风云 http://www.lishu123.com/13/13830/
    秦王:今后释法之事,上报廷尉来处置。李斯!汝等臣工,对于法律未有规定或不明之处,须拟定判例,先行执法,嗣后再及时修正、增删法条。

    盖秦国之法,当褒奖良民、严惩奸恶。鼓励耕织,抑制商贾。推崇军功,颂扬忠孝,惩办奸佞、禁阻贪渎。如此,则民心仁厚,国兴可期!

    李斯:诺!

    秦王:诸臣若无它事,今日本王却有一项提议,共同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朝闻道,夕死可矣!

    曾子亦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诸位臣工,高居庙堂之上,享膏腴之食,着缁衣、冠服,锦帽貂裘、华宅美姬。若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恐非善事?君子不重不威,学则不固。

    君王当政,譬如北辰,众卿拱之也,!

    诸位不学则罔,无以敬事、守矩。岂不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惟学也!

    冯去疾:王上想与众卿议论何文?

    秦王嬴政:《孤愤》!此韩非之文也。

    李斯神情虽平淡,但目光游移,脸上青一道、白一道的很尴尬。

    他已经大致揣度出了秦王嬴政的心机!

    侍者们即刻布设桌案,不多时间后,肃穆的朝堂就变成了一个大讲堂。

    在每个人的案头,都放置了一册简书--《孤愤》。

    秦王:冯劫你来宣读,每读若干章节,本王自会叫尔暂停,则君臣合议。

    众卿落座,冯劫拿起简牍,大声诵读起来: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

    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士劲直,听用,且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是以诸侯不因,则事不应,故敌国为之讼;百官不因,则

    业不进,故群臣为之用;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学士不因,则养禄薄礼卑,故学士为之谈也。此四助者,邪臣之所以自饰也。重人不能忠主而进其仇,人主不能越四助而烛察其臣,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

    有才智有谋术之人,一定有远见并且能明察,不能明察,就不能照亮私暗处的奸邪;能执法之人,一定坚强毅力并且刚劲正直,不刚劲正直,就不能矫正奸邪。臣子遵照法令来治事,按照法令来治理百官,不能说是执掌大权之人。执大权者,无视法令而擅自作为,违背法令从而有利于自己,耗费国力以便宜自家,他的权力能够控制君王,这就是执掌大权之人。

    有才智有谋术之人明察秋毫,听候任用,并且能照明执大权者不可告人之事;能执法之人刚劲正直,听候任用,并且能矫正执大权者奸邪的行为。所以有才智有谋术又能执法的人一旦得到任用,那么官贵权重之臣必然在法律准绳以外。这是有才智能执法之人与掌大权者,不可以两存的仇怨啊!

     

    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4、别出心裁的君臣学习课之二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于标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大秦帝国风云全文阅读大秦帝国风云5200大秦帝国风云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于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