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46、血战尧山(3)

本章节来自于 大秦帝国风云 http://www.lishu123.com/13/13830/
    秋风其凉,秋雨迷蒙,晋地到处是一片金黄、橙黄、火红的胜景山色,可是身披行军蓑衣的征夫们却急着赶路、无暇去欣赏这些山川溪流的秀美景象。

    李牧麾军南征,引军穿行在林木茂密的群山万壑中。战马萧萧、骥骝奋蹄,兵戈如林、战车碌碌,先秦战国时代北方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就要又一次小试牛刀了。

    我们有必要来对比一下彼时秦军和赵**队的异同点,也就能找到并知晓秦军为何会一再败在赵国李牧军手下问题的答案。

    首先,两**队基本上都是编组为左中右三军,一般还会留有预备队、督战队。两**中也都有车兵、轻重步兵、弩兵、骑兵等不同的军种。但是秦军作战主力是轻车兵和重甲部队,而赵国的作战主力是骑兵和轻甲兵。秦军使用青铜锻造的矛戈,而赵**队除了青铜兵刃、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铁质武器(赵国邯郸城附近的磁安就盛产铁矿),可是很难比较到底是青铜还是铁质武器更好一些。

    青铜不易锈蚀、硬度绝对不输于铁器,其韧性也很好,所以秦国对于关东诸国涌现的更加锋利的铁质武器大量装备的局面,并不十分感冒。秦军固然也可以装备铁质兵刃,可是当时华夏最好的铁矿基本上都控制在燕国、赵国、楚国、吴越地区,秦国仅靠南方巴蜀一带贫乏的铜矿,连青铜都难以自给,限于资源条件也就无法去大量使用铁器。

    还有先秦时代冶金技术不成熟、我国古代的铁矿品位较低,炼制硬度以及韧性好的铁器很不容易,还有个各国严格保密的技术问题,其他书友正在看:。所以,秦国的铁质兵器、农具基本上都靠进口、自己也使用陨铁炼制一些铁器,但出产太少而不利于大量装备部队,秦军就一直坚持使用青铜兵刃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至于有人说秦国开创了铁器时代,根本不值一驳。

    其次,秦军很有古代罗马兵团的特色,也就是同样高度重视盾牌和铠甲等士兵防护能力,只是没有使用罗马兵团那样的沉重金属投枪。秦盾有许多是笨重的青铜盾牌,秦甲往往使用几层皮革做成厚重的甲片,士兵的头盔也是如此,应当说秦军在单兵防护能力上远远胜于身着轻甲的赵国士兵,其战斗力强劲,缺点是运动迟缓,行军速度往往会受到拖累。秦军重甲部队的核心一般就是指挥中枢所在地。

    秦军的骑兵在战斗序列中属于配角,远在农业文明和游牧部落边缘交界处的秦国并不缺少马匹,可是因为骑兵往往抵御不过关东诸国密如飞蝗的箭雨,秦军的骑兵就成了非主力的机动部队。

    秦军最具杀伤力兵种的还是轻车兵和弓弩部队,其战法往往是弓弩部队先对敌阵来上几轮攒射,然后使用革车、配合轻甲兵去冲锋陷阵,然后重装部队再楔入敌阵近距离格杀,骑兵负责从两翼包抄及追赶逃敌。秦军的弓弩军自成编制,除了长弓还装备了大量

    连弩甚至威力巨大的弩车,秦军弓弩军的野战杀伤力以及攻击距离雄冠华夏诸国。

    除了这些军种之外,秦军还有一批专事阵前冲锋、不戴盔甲,彰显武威的科头军,科头军阵前猛若虎狼、不加任何防护地血肉相搏、勇武有加,但伤亡概率极高,阵前可谓九死一生,待遇虽高也不容易招募。

    而赵国的军团编成则更加强调速度,他们是以骑兵和轻车兵为主要作战力量,士兵的铠甲等逊色于秦军并且非常注重对于城池、关隘的作战工事建设,其战法以野战突击、袭击,城池要隘防御为主。

    赵国兵马扬长避短,战法正好与秦军相克,所以秦军对敌机动灵活的赵**队往往力不从心、有劲使不出来。另外,秦赵两国当时主要是争夺晋地山川,那里复杂的山地地形也限制了秦军重甲、车兵甚至弓弩部队的使用。

    战国时代,古代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军团就数赵**队和秦国武装了,其他诸国基本上是坐壁上观或在两国之间左右摇摆不定。秦赵双雄并立且势不两立,只要两国发生战争就一定是恶战,每次双方都打得头破血流、伤亡惨重。

    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46、血战尧山(3)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于标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大秦帝国风云全文阅读大秦帝国风云5200大秦帝国风云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于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