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章 引子 同学聚会

本章节来自于 那梦那事,那份情 http://www.lishu123.com/129/129458/
    我有个同学,叫袢子(网名),他在QQ上建了个532厂职工子弟校78届(初中)同学组群,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将中学同学都聚集到了这个Q群上。

    此后,同学们时常在Q群上聊聊,女同学们会讲讲去那儿玩,也会晒一些旅游照片,男同学们则谈谈打牌喝洒。我开始关注并不多,后来Q群变的热闹了,我也就常去看看,接触多了,同学情就深了。

    Q群建起后不久,有人倡议搞一次同学聚会。这次同学聚会的主要活动,就是要去看母校。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就报名参加了。

    上个世纪八十代初,我离开学校后,绝大多数同学就没再见过。分别几十年后再次相见,觉得同学们的变化还是挺大,如果走在大街上,有的还真认不出来,毕竟分别了那么多年。

    见面接触多了,渐渐又找到学生时代的感觉,谈多了感情也就浓了。有人说,初中同学的感情是最纯真的。因为小学时,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感情的意义,而高中为了升学已有了竞争意识,感情也就不那么单纯了。至于大学已有了社会的缩影,大家开始变的世故了,感情也就变得复杂了。

    尤其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同学间的感情就更单纯了。大家见面后,彼此都非常亲切,相互打听着毕业后去了那里,目前在干什么,父母好吗,孩子好吗。家长里短,三五一堆,四五一群,聊到那儿算那儿。

    第二天,我们包了一辆大型客车,去看母校。

    自从532厂迁走后,那里基本上已荒芜了。有的厂房已成了小型乡镇企业的工房,有的住宅则成了个体户的小作坊,还有的甚至成了当地农民的鸡舍猪圈。但绝大部分楼房还是空闲着。

    我们的母校也早已废弃不用了,当初漂亮的教学楼,中间已被挖空了,一条公路从教学楼的中间穿过。好在教学楼的两端和基本外型还在。

    我们在教学楼周围走了一圈,指着楼上当年我们班的教室,谈论着过去的往事。有的同学提出想上去看看,但楼梯是在中间已被挖走了,根本上不去。我们也就没能进到当年的教室,这是此次回母校所留下的最大遗憾。

    晚上我们住在县城的一家宾馆,在宾馆餐厅订了一个包间,同学们开怀畅饮。晚饭后,有人提议去K歌,我们便在附近找了一家卡拉OK厅,像年轻人那样又疯狂了一次。

    从OK厅出来,大家漫步在利州县城的大街上,热闹的交谈着,也感受着这个山区小县城的巨大变化。我正走着,感觉有人拉了一下我的衣角。

    我回头一看,是我的同桌贺晓平,她好像有话要对我说。我们离开了同学群,单独和她走到了一起。

    她轻声的问我:“你毕业后见过桑若宇吗?”

    桑若宇,我们班上一个多才多艺的男同学,也和我一样,是从申城来的南方人,并且是我们学校唯一能考上重点艺术学校的学生。在当时的那个边远山区,一个极为普通的职工子弟学校,能考出这样优秀的艺术类学生,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后,我们就分开了,再也没有见过他”我想了想又补充道:“听说他大学毕业后又去日本发展了,事业很成功,在国内也有公司,但从来没有联系过。”

    “他是我们班至今还没联系上的几个同学之一。”

    “可能产业做大了,比较忙,不好联系吧。”

    “你知道吗?”贺晓平用很神秘的口吻说:“他上学时,还和我姐姐班上的一个女同学谈过恋爱。这个女同学和我姐姐的关系非常好。”

    这些事,我也听说过。其实532厂职工子弟学校的规模并不大,当年学校每个年级基本上只有一个班。但凡有一点点事,整个学校就会传开。我还听说他与我们班的女生也谈过,这仅仅就是个传说。

    我知道贺晓平与桑若宇关系也不错。虽然我和她是同桌,但关系并不好。当时,在我们俩的课桌上,始终有一条“三八”线,相互基本不往来。而她则经常与桑若宇交往,向他问问作业题,看看他画画,对他很崇拜。

    这次同学聚会,我俩也不像别的同桌,表现的没那么亲密。至于她讲的这类事,我兴趣并不大,也就淡淡的答道“听说过。具体的不太清楚。”

    “那个高年级的女同学离婚后一直独居,现在和我是邻居。”

    “哦”

    “我听我姐姐讲,当年他们的恋情很炽热。你不是很会写文章吗,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写写他们的故事,我可以给你提供素材。”

    在接下来的几天活动中,只要我们俩单独在一起,她就会给我讲桑若宇的一些事。我感觉她好像在鼓励我去写他们,可我觉得桑若宇如今已经成了大名人,如果写他过去的事,过去的恋情,肯定会有些虚构的情节,这样就会很八卦,所以我对此事兴趣不大。

    同学聚会结束回来后,我俩偶然也会在QQ上私聊,谈的最多的还是桑若宇。

    有一天,贺晓平在QQ上对我说,她的那个邻居学姐也同意以一种较文学的形式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为了能把故事写得真实,学姐还愿意将过去的一些日记提供给我看。我当时就觉得不合适,日记是个很私秘的东西,虽然本人愿意,但我觉得这样不好,想婉言谢绝。贺晓平却说,大家都是子弟校同学,都知根知底,再说这些事又过去了那么多年,给你看是希望你把故事写的更好。最后她还说了句,没关系的,想法不要太多。

    过了几天,我就收到一个特快专递的包裹,里面有四个笔记本,其中三个笔记本封皮是塑料外套,内页还配有彩色风光插图,可艳丽的封皮已被时光磨耗的退了色。其中有一本还印有语录,一看就知道是那个年代的老式笔记本。从里面的字迹上看,应该是桑若宇写的。还有一个日记本相比就要洋气些,外壳是那种防真皮的外套,前面有年历个人资料通讯录等专页。从里面记录的字体来看,应该是贺晓平那个邻家学姐写的。

    我用了三个晚上,快速把他们的日记读完。看了以后,我被他们那些纯朴的爱恋和坎坷的人生所感染,也激发了我想写这个故事的冲动,也想通过讲这个故事,使的人能了解当年的三线建设,知道我们的父辈,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女们生活状态。同时,我也明白了那个邻家学姐为什么会把日记给我看,也明白了桑若宇的三本日记为什么会在她那里。

    第二天我就告诉贺晓平,我会试着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

    写了几章后,我把初稿从网上发给她。贺晓平看了后,给我提了几条修改建议。又过了几天,她告诉我,可以把这个故事放在文学类网站上发布,希望能有的人知道这个故事。

    我要写的这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金陵老锣的小说那梦那事,那份情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那梦那事,那份情最新章节那梦那事,那份情全文阅读那梦那事,那份情5200那梦那事,那份情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金陵老锣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