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除了工作,赵伟最忙的就是去补办身份证和银行卡了,银行卡比较重要,工资要发到里面的,这个月工资如果拿不到,可能广州街头就会多一个流浪汉。先补办了身份证后,赵伟抽空来到银行排队补办银行卡。
拿了个排队号,前面还有23人,赵伟耐心坐在椅子上等候,拿出手机上了银行提供的免费柜员机上取,客户——老人家,应该是取退休金——说自己在ATM上取过假钞,就要从窗口取,两个人各有各的理由,就像一条道上两辆车顶住了,谁也不让谁,大堂助理也莫可奈何。最后老人家深明大义,说我不取钱了,我存钱,行了吧?看热闹的都散了,各自回到座位上等叫号。
只见老人家拿出1元钱,填单,存1元,营业员气得七窍冒烟,也没有办法,没有那条规定不允许只存1元,只能耐着性子帮他存好1元;不料老人家又拿出1元,跟营业员说再存1元!营业员急了,找到他们经理投诉,结果经理要她耐心处理,于是营业员邹着眉头帮他又存1元;老人家再拿出1元又存,这次营业员知道找领导也没有用,干脆什么都不说了,慢慢处理吧.
这边老人家1元1元的慢慢存,赵伟心想:‘Oh,MyLadygaga,这叫怎么回事呀?中国的银行都这么烂吗?搞得储户都这么反感!’这样搞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轮到自己,又不敢出去,怕跟昨天一样耽误了。
好在其它几个窗口也还正常,过了1个多小时,轮到赵伟了。赵伟走到窗口前,先给了排队号单子,然后跟营业员说自己要补办银行卡。营业员拿出一张单子让他填,是补卡的相关信息,赵伟就着窗口的台子一项项填,有一项是要填卡号,这卡都丢了怎么记得住卡号呢?跟营业员姐姐说了,她在电脑里查了一下,找到了卡号,赵伟填好单子,静听营业员姐姐敲键盘的“啪啪”声。
过了一会儿,她说:“先生,你是赵伟吗?”
“是的。”
“请拿身份证。”
赵伟递了身份证进去。营业员把身份证放在身份证读取器上,OK,显示很正确。她又敲了一会儿键盘:“先生,请输入卡的密码。”
赵伟对着窗台上的数字键盘敲入密码,成功。
营业员又敲键盘,接着说:“先生,请输入第一次开户的密码。”
“第一次开户?”
“是的,系统显示你第一次开户是XX年X月开的。”
赵伟想起来了,这是老妈培养自己的“财商”开的户,那时候自己还是初中生,密码当时记得,现在过这么久了,怎么可能记得呢?于是就搜索枯肠的把自己的生日老爸老妈的生日家里的电话号码等等统统都试了一遍,营业员姐姐也很配合,一个个的慢慢试(恶心的银行规定——作者注),这些密码用日式中文表达就是‘统统的死啦死啦的!’
没有办法,赵伟打电话给老妈,跪求帮助,老妈又把自己的生日自己老爸老妈的生日自己的单位电话等等又试了一遍,结果又是‘统统的死啦死啦的!’
时间过了快1个小时,这“第一次开户的密码”那是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你们要这个破密码干什么呢?”赵伟百思不得其“姐”,都快疯了,这也太离谱了吧,自己电话费都用了不知道多少了,破密码过了这么多年,还要储户记得,还要“第一次”!银行的领导都是什么动物变的,难道是吃潲水长大的?
“不知道,反正是要这个密码。”
“我有身份证,有挂失记录,有本卡的密码,为什么一定要‘第一次’的密码呢?你们银行都当自己是处女吗?”赵伟急了。
“先生,请文明用语。”
“文明?”赵伟急得快晕过去了:“你们凭什么要求储户要记得自己的‘第一次’呢?你们领导记得吗?”他的是想着自己的工资如果拿不到,真的要流浪了。这时候他深刻的理解和支持边上那位锲而不舍1块钱1块钱慢慢折磨银行的老人家。
“对不起,系统就这么设置的。”冷冰冰的流程处理过程。中国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是经常要客人提供证明“你是你”,“你妈是你妈”等脑筋急转弯的证明,也算是别具特色。
赵伟彻底放弃了,他冷静下来,没有其它办法,公司的工资卡指定是这家银行,反正卡里面只剩了10来块钱了,还不如再开一张新卡,然后跟人事部商量把工资打到新卡里面就算了。“那就再开一张卡吧。”
“好的。”
填单,开卡,过了10来分钟,开卡成功!赵伟很想学老人家的做法,慢慢存点钱进去,折腾一下营业员姐姐,可是一是自己要上班,二是对后面的储户也不好,怀着对老人家的无限崇拜,他回去上班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