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我们玩得很疯,毕竟没了那该死的奥数,不用再在双休日去上作文补习班。而更重要的是脱掉了那个让人听起来就觉得幼稚的“小学生”的帽子。尽管我们并不承认自己的幼稚,但不管怎么着此时我们真正由童年蜕变成了一个青少年。
暑假的最后几天,开始忙着收拾行李什么的。学校离我们更远了,这就必须要求我寄宿在学校。这并不让我担心,毕竟早已在小学就提前适应了两年。
当时我以比较优异的成绩考进市重点中学,我并不想去那里。一是因为学校离家太远,二是那些小学的兄弟们都没上这所学校,而是进了我们旁边的实验初中。这意味着我需要独自面临陌生的环境,而我并不喜欢孤独。
爸妈陪我到学校报道安排好宿舍后,我们就出去吃饭了。时间也只允许我们做这些事,这么大张饭桌上就我们三人。尽管我们家在县城里开着一家小酒楼经济条件并不差,但是爸是个很简朴的人。平时,一百元能买到衣就尽量不到专卖店,十元能抽的烟就尽量不抽二十的……而今天身为厨师的爸爸却在这个餐厅包了单间,点了很多很多他拿手却不是他亲自做的菜。
饭桌上,爸说:“你也知道,以后你将独自去结交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以前在小县城里,大家不看僧面也看佛面,在学校有人照顾你,在家更不用说。你也就收敛收敛你的脾气,别再跟小学里似的经常违纪胡闹。这菜虽不是我做的,但都是平时在家里你喜欢吃的。多吃点,上学了恐怕就没这机会了。”
爸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那在小学里权威的舅舅,想起了经常吃我家白食的班主任,想起了整天陪着我的小兄弟们……他们在生活上在学习上帮助我陪伴我宽容我。此时强忍着泪水,拼命吃着眼前模糊的饭菜。
从我们县城到市中心每天只有两班班车,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时间已近中午,他们也动身准备返程了,我独自回到了学校。
把生活用品拿到寝室,此时,并没有人。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想到离开的父母,想到隔壁学校的兄弟……总之,想多了就是一把辛酸泪。就在我即将控制不住时,寝室里进了人。我将就要流出的眼泪憋了回去,此时无法开口说话。就算情绪稳定,我也不会主动跟他打招呼,这就是我。多多少少我还是站了起来想他行了个注目礼,此时才看清他的模样。典型的头大脖子粗,中等身材,完全像个缩小版的餐厅厨师。
“你好,你叫孙权不?”他问。
刚进校就有人知道我的名字,这种陌生的声音叫出熟悉的名字实在是莫大的安慰!
“是的,你怎么知道我名字的?”
“你应该不记得我了,我是李x的表弟,以前在他家见过你,记住了你的名字。在到校前,他也跟我说过他有个兄弟也在这边。这不,没想到我们居然在一个班,又在一个寝室。看来他还没来的及跟你介绍我吧?”
听到他说这些我不知有多高兴,顿时不痛恨这陌生的环境了。
“确实没,你叫?”
“陈义。”
就这样,两个异乡人结识了。
随后我们去了田径场散步,真不愧是市重点中学。各种设施都有,场外的乒乓球台就有二十多个。而篮球场也有两个,每个场地都有四对篮筺。一个篮球场属于旁边的高中部,一个则是我们初中部的。我们学校是初中与高中两个部在一起的,都隶属于市重点中学。所以我们不出什么意外,是要在这里待上六年的。
“你是哪里人?”
“上海人。因为我爸这两年被公司安排出国,妈妈工作一直紧张,没时间。所以我被送到表哥这,估计得要在这里待几年。”
“哦。”听到这,也大概知道他家条件也不错。
“你和我表哥家离得不远吧,那月尾我们就可以一起回去咯。”
“正合我意!”当时我们初中部还是周休制,只有高中才是月休制。但犹豫大多数同学家离得远,所以初中部的寝室周休也是开放的。而我们这些人自然是住寝室的,所以基本也是和高中部一样,一个月才回一次家。
我们学校初一就有十五个班,每个班大概六十到七十个人,这样算来人还是挺多的。算到这里,不得不感慨县城级别的学校真不能和它比!
“我们寝室好像只有五个床位上有行李,还有一个床位没人吗?”我问。
“当时报道时,班主任说了,都是六人间寝室。而班上最后算到我们寝室时只有五个了,所以我们寝室就五个。”陈义说。
……
不知不觉中,已经围着田径场饶了好多圈。累了,我们坐在篮球场边看高中部的打球。
“看样子,你也喜欢打篮球么!”我说。
“是的,小学打球的人太少,我是想初中好好打球的。”陈义说。
尽管好几圈田径场走下来,我们的交流并不多,但还是对他有了一定了解。并且,此时,似乎我们心中都已达成了默契:这个朋友值得交。
……
一起吃完晚饭后,我们回了寝室收拾铺位,洗澡洗衣,我们班的寝室都在五楼。
发现离八点的班主任查寝时间还早得很,在室友相互介绍后,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情况。一个书呆子,还有两个和我们有同样的爱好,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接近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如果只是坐着想想都无聊。既然爱好相同,我们也就带着陈义带来的篮球去场子了。
到了球场,高个子袁熊说:“以后就叫我杆子,以前同学都这么叫我。”这外号到挺适合他的。
我和陈义打他们两个,实力相当,虽然杆子个儿高,但还是有吴振拖他的后退。
不分高下,我们坐在场边休息。
“既然有了杆子这个外号,要不我们以后就叫自己外号算了。”陈义说。
“可是我们并没有过外号。”
“知道,那就现想呗!”
给别人取外号也挺好玩儿的,既然我们都不介意,自然都有了外号。
陈义我们就叫他大厨,这太适合他了。吴振短小精悍,就给他取了火枪的外号。而他们叫我船长,可能因为我挺沉默的特点吧。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