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尺按古制取23.1cm,丈寸等单位按十进制换算就行了,一里,即500米约为216丈。纵横5尺,称1方步,240方步=1亩≈320平方米。1顷≈30000平方米。体积制度里面的话,因为没找到比较恰当的,我就用的现代的“方”的叫法,但是换算到书里面,则是成了“丈的立方”,故而1方≈12.33立方米。
2.一炷香,算10分钟,一盏茶,算5分钟。一刻≈14.4分钟
3.“息”约为3.3秒,为普通人一个呼吸的时间。“呼吸”时间度量则是根据各人修为的增长而变化的,基本上有修为越高,一个呼吸的时间也就越长。
4.辅助的功法秘术的境界分为四阶:入门,小成,大成,圆满。
5.主修功法的境界则是对应各自的修行境界,没有单独的名字。
6.法力修为≠境界修为。前者,除非是通过测试或者法力入体探查,否则他人无法得知。后者,若无敛息功法进行敛息,境界高者,一眼便知低者境界。
7.一件法器正在被修士驭使,却并未剧烈变招,而是保持某种状态不变,此时修士再动用法力凝聚其他攻击。这种情况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一心二用。一心二用,亦即神识分化,一人御多器的情况,会自筑基以后,渐渐常见起来。因为分魂裂念之法,毕竟只是少见,不是罕有,随着修士修行的时间越来越长,他接触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其手段也会越来越丰富。
8.真气是凡俗武功修炼出来的,真元是修真功法修炼出来的的,两者不一样。真元=法力。
9.周天气道=气府+灵络+上中下三丹田。上丹田即泥丸宫。
10.本书设定中,神识探查范围,一般是以圆形半径而论的,若换算成直线推进式的神识探查,则极限距离会大幅衰减,这一条细不可见的识力之丝,将只能铺展到最大半径的二分之三。
11.文中的“呵呵”“嗬嗬”,就只是单纯的笑声而已,不是如今的网络语。万万注意了,本文是古代背景,不是都市类的小白风。
12.书中的修真体系里,正常情况下,修士都是年轻的面貌极缓慢的衰老进程,只有到了残存寿元,不足总寿元的一成的时候,才会进入天人五衰,开始极快速的衰老进程。自然,这种前后差异,可以被丹药宝器特殊体质特殊功法打破。
13.宝器的内部,一般都会有炼器师留下的“铭牌”。
14.对于一个修士而言,最正常最基本的感官力量,总共有7种:五官,元觉元感:通过元力进行反馈式感应的探测能力,灵觉灵感:类似于前者,区别是这种是借助的识力。
15.一般的护宗类型的阵法,阵法的杀伤范围大致为一蛋壳状,即阵有三层:第一层最内部——安置自家门人弟子;第二层薄膜层——阵罩之内的杀伤地域;第三层外延层——阵力透出阵罩,对阵外之物进行攻击的有效区域。
16.非人族大类的种族,智力提升缓慢,大多都需以久远的时间来堆积。累计到人族成人智力的大致时间奸猾狡诈而不输老贼的智慧程度,则往往在此基础上倍增。:动物型——百年;精魄型——千年;植物型——万年无脊椎的低级动物,位于精魄型与植物型之间
17.灵根灵体的三大类:先天显性先天隐性一般均能爆发到筑基之后,品质更高的,则爆发得也更高后天异造异变和创造,不仅仅限于人造
隐灵根因隐性的特点,故而并非是显灵根那样的“稳定体”,它是“半稳定体”。它的优点,初期爆发式聚灵,后期则若无特殊灵物蕴养,极易就此溃散,单纯靠隐灵根修炼来的修为,亦将因此,而渐渐衰退至0!注意!注意!注意!这种修为的衰退灵根的溃散,不是瞬时性的!而是渐进式的!!!它需要一段颇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实施相应措施,任其自然衰退,则大概是修行到当前境界的,时间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
18.同阶的情况下,各种生灵之间,排除“特异性的克制机制”以及“异种异能异变”之后,大致上的实力顺序:现代生物学的物种进化顺序。(精魄类精灵类阴魂类不在其中)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