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初知易经

本章节来自于 易经传人 http://www.lishu123.com/128/128095/
    “那个道长,戴道长,我是小张啊,您要我问的事情,我给问好了。”门外传来张书记的声音。

    “走,跟我出去看看,顺便给你仔细讲解下。”戴老头示意丁羽。

    “嗯。”丁羽应了声,就一起走了出去。

    “那个,张村长啊,丁羽以后就跟我这住了。来现在给我说说,他们都去哪了,王老五拿了什么东西回来。”戴老头也没邀请张书记进屋,就站在外面说道。

    “前两天,他们在翻地的时候,王老五挖到个木橛子,说要带回去固定鸡窝。就这一样了,我问了一个村子,就这一回,别的就没有了。”张书记说道。

    “哦,确定么?”戴老头接着问道。

    “嗯,我敢打包票。道长您又不是不知道,这村子就那么大,又遇上这年成,基本大家伙拿个什么东西回家,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不会错的。”张书记满脸自信的说道。

    “嗯,也是,行了,我知道了,折腾了一天,你也回去休息吧。徒弟的事情,以后就不用找了。”戴老头摆了摆手。

    “哎,那我先回去了,有什么事,您再找我。丁羽同志啊,加油,跟着道长好好学,道长可是有大本事的人。”张书记说完也就回去了。

    “走,咱们三一起去王老五家找找。那个,小董是吧?你是想现在去投胎,还是看看再去。”戴老头看着出来的董忠祥说道。

    “我还没想好,那么多年下来,一下解脱了,还知道自己死了。呵呵,可能我这也是创造了历史了,死了一百多年,才知道自己死了。”董忠祥摇了摇头自嘲道。

    “这样吧,现在给你两条路,你自己选择。第一呢,就是我送你去投胎,虽然误了那么多年,但是由我来为你开路的话,应该不是问题;第二呢,刚你在里面也听说了,这是我刚收的徒弟,我这一脉与别的门派不同,可称为最正宗的道家祖派,我这样说,我想你应该知道我是干嘛的了,毕竟你们那个时代,道家还是很流行的。我这徒弟,年纪稍微有点大了,学道的天分虽好,但却误了那么多年,所以我希望你能跟在他身边,保护并提点着他。作为报酬,我会送你一本鬼修的功法,你可以一边保护他,一边自己修行,等我徒弟学有所成了,你的修行也上来,而且有正统的天地正气为你辅助,你的修行必然一日千里。这样到时,再由我徒弟送你投胎,到时下辈子的荣华富贵必然是不可少的。这两者,你可以选择一个。”

    “这个,要是按照我目前的状况来说,自然是第二种最好。在此之前,我想问下道长,道长刚说所习为到家祖派,那我想问,道长所习可是易经?”董忠祥想了想问道。

    “不错,既然你知道的,那我就不再过多解释,后面你们自然会清楚我这一脉的性质,现在你作决定吧,一旦定下来,可是没有后悔的路可走的。”戴老头点了点头,严肃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在世修行了,并且愿意保护这位公子,直到公子可以独当一面为止。那道长想让我以何种方法保护公子呢?毕竟人鬼殊途,长期呆在一起的话,我怕对公子影响不好。”毕竟生前是做过府尹的人,董忠祥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这个无碍,我既然提出了这个方法,自然有办法保你们无虞。”戴老头一脸自信的说道,“好了,这个问题也定了,那我们就快点赶到王老五家去,把你的宿体找出才行。”

    当下两人一鬼就一起向王老五家走去,路上戴老头向丁羽介绍了下他们这一脉的由来,听的丁羽一阵咋舌。

    按照戴老头的说法,他们这一脉不成宗派,且每代单传,但却弟子满天下。他们这一脉代代修习《易经》,这可是直接由先天八卦推演而成的一本奇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王朝更迭,带来文化思潮的变动,导致成于夏朝朝的《连山易》和商朝的《归藏易》先后失传,只有周文王所著的《周易》流传了下来。

    根据周易里面一些信息的推断和他们这一脉世代的调查发现,《归藏易》多半在周朝得天下,殷纣王**摘星楼时,一起葬于火海;而对《连山易》的调查结果却最终呈现了两个方面:一种认为伏羲创制《连山易》时尚无完备的记录方法,多以石刻土画为主,因而《连山易》在地质运动与文化变迁中早已失传;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当初《连山易》是传了下来,秦始皇当初之所以可以一统天下,正是得到了《连山易》,所以后来才会下令“焚书坑儒”,此举正是为了消除《连山易》的存在,只由他口述,在皇家世代流传。可惜秦皇暴毙,尚未来得及传于后人,秦朝也历有传言说正是因为他焚毁了《连山易》才引得天怒,从而导致秦朝只有短短三世,数十年的时间就灭亡了。

    “那这么说,《连山易》也失传了?”听到这里,丁羽不由得问道。

    “问题就出在这里,根据这步推论,《连山易》到这里也该失传了,但却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至少在东汉时期还有一部《连山易》流传在世上。虽然后面再无相关线索,但这就已经足够了,至少证明了它很有可能流传了下来。所以呢,尽可能的寻找与《连山易》相关的线索也成了我们这一脉自古以来的习惯。”戴老头接着说道,“《易经》大体可分为象数义理四大类别,而也正是这四大类别先后演变出了后来的各大门派,象道教的《道德经》就是由“象数”推演而出,众阁宿土等又多研究“象义”两方面,其他的不一而同,因而我们这一脉又被称为“祖派”。意为“天下各派之祖”。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我们这脉因世代单传,并且多致力于寻找《连山易》中,一般都出没于崇山峻岭,荒漠隔壁等人迹罕至之处,慢慢的大家连我们这脉还存不存在都不知道,才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既然是这样,我们这一脉也就会算命了?那直接算一下,不就知道《连山易》在哪里了,为什么还搞的那么麻烦?”丁羽不解的问。

    “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就好了,《连山》《归藏》二易都为先天之数,演先天八卦,《周易》则为后天八卦,是根据前者推演而出。正所谓“天道五十,大演四十九,遁去其一”,《连山》《归藏》就在那个“一”里面,《周易》则是“四十九”,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就好像部队里,军长可以命令师长,但是你有见到师长命令军长的么,哎。”戴老头深深的叹了口气,“算了,暂时不讲这话题了,前面就到王老五家了,先把这档子事处理完了,然后我再想办法把地下那东西给整整。你们明天开始就一起修习,我能感觉到,我的日子不多了,但这世上却要迎来大变,希望你们能抗得过去。”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风中小蚂蚁的小说易经传人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易经传人最新章节易经传人全文阅读易经传人5200易经传人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风中小蚂蚁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