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四章 翻江倒海 【三十二】

本章节来自于 战神之战 http://www.lishu123.com/127/127781/
    红军主力过乌江后,九军团掩护任务完成,中央令九军团随后跟进,从北向南,在红军主力渡江地点梯子崖抢渡乌江。[燃^文^小说][]九军团随即以支援班为前锋,军团主力随后跟进。岂料,防守乌江南岸的敌人一个营被红军歼灭后,蒋介石派飞机虽然轰炸了一气,红军主力仍然全部南渡。老蒋急调中央军吴奇伟和周浑元两个纵队,从乌江北岸西北疾进,抢占乌江北岸红军渡口,追歼红军。

    因天降大雨,道路溜滑,九军团部所在地离梯子崖渡口一带二十余公里,等铁英赶到时,已经比预计时间迟了好几个小时,渡口已有敌先头部队活动;先期过江的红军已经毁了浮桥,除江面上还有几截断续冒着青烟的浮桥,红军的影子都看不到一个——主力已经走了。

    眼看渡江不成,十倍于己的敌人已经逼近,铁英急命郑幺娃向军团报告,停止前进,立即后退;率支援班在一个岔路口设伏,这是敌人向渡口和追击九军团的必经之路。

    蒋介石得知尚有一路红军未及过江,命一部敌人占领渡口,大部敌军追击红九军团。

    支援班等不多时,敌人的前卫侦察部队就到了,急匆匆的向东搜索前进,正是九军团的撤退路线。铁英知道九军团主力没撤多远,也学军团长招摇的骗术,命三班在相反的道路上遍踏脚印,折枝断树,丢弃烂草鞋破装备,装成大部队路过的迹象,待敌先头部队接近时,先敌开火。六挺机枪,十三支花机关几十支步枪同时在两个山头上响起,火力足够强大,杀伤力不谓不小。敌人在瞬间死伤了几十人后,后续部队也到了,很快就发起了攻击。

    铁英隆城一战没有白打,学敌人那个参谋长的样;以两个班狙击,一个班后撤,建立第二道防线,轮番撤出前两个班,始终有两个班在狙击敌人,逐步退回到了西面山道。

    敌人在突然遭受了第一次打击后,死伤几十人,凭火力判断起码是红军一个残缺营或最少一个建制连,待追入西面山道后,被支援班布置的假象迷惑,更加确信是红军的后卫狙击部队。敌人挥大部队折头西进衔尾急追。所幸道路狭窄,一面傍山,一面是丛林,敌人再多也发挥不出强大的攻势,支援班又总是在转角处设伏。

    铁英不敢和敌人硬碰,自己和虎子断后,稍一和敌接触即退,打掉几个冲在前面的敌人后,就钻进丛林或从峭壁上撤退至第二道防线。敌人再多道路也只能并排挤得下四五人,而就算是不怕死的前赴后继往前冲又如何?几乎每一个转角后都有起码四挺机同时狙击着着他们,在这种环境中一路追下去只怕再多的人都不够打,敌人死伤无数不顾一切钻进丛林,向红军实行迂回包抄。

    打丛林战不说铁英和虎子无需用枪,何况现在是有枪呢?现在的支援班又个个是顶呱呱的高手,但高手们不可能一窝蜂跑去打丛林战了,大路谁来挡?所以丛林里就只有铁英兄弟两人和敌人周旋,敌死伤不少,可毕竟人多,阻不住;少了铁家兄弟的大路就更阻不住了,但阻不住又如何?老子人少转身快,打不赢总跑得赢吧。所幸支援班四十几人又全是身经百战的的红军精英,又有郑幺娃寻路,狼狈后退五六里后,突然间钻进丛林消失了。

    国民党中央军在乌江北岸追丢了红军,时间过去了大半天,两个纵队六个师,一时半会又找不到船只,再想架桥南渡乌江时,中央红军主力早已东去,只能望江兴叹,按蒋介石的指令,沿江部防,要把截住的九军团困在黔北黔西,围而歼之。

    九军团差点和敌人遭遇,来不及架天线和总部联系,当即改前锋为后卫,顺原路后撤。退后不久,九军团长听后面传来枪声,知是支援班和敌人接上了火,命担任后卫掩护的八团二营,掉头接应,务必保证支援班安全。不久,八团二营报告,敌人大部队已经追支援班西去。军团长始明白铁英为何倍受红军总部一干大首长喜欢:仅区区几十人就把上万敌人整得找不着北,把凶险万分的战局化为乌有,牵着敌人的鼻子向北走了,九军团转危为安。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郎月刀的小说战神之战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战神之战最新章节战神之战全文阅读战神之战5200战神之战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郎月刀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