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八十三章 逼我出绝招

本章节来自于 民国大文豪 http://www.lishu123.com/127/127410/
    看到汪精为,林子轩想起一首诗来。 了解林子轩在上海文化界的地位,也知道林子轩和宋家的关系不错,甚至还得到过孙仲山的赞许。

    当然,以他的身份没必要奉承林子轩,但想要结交的意图还是有的。

    林子轩有出版社和广播电台,这都是极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就算是电影公司,也可以拍摄新闻纪录片。

    和这位上海滩的传媒巨子打好关系对他的工作极为有利。

    汪精为甚至谈起了前些天林子轩给日本灾区捐书的事情。盛赞林子轩的举动加深了中日民众之间的文化传承,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无论这些人心里怎么想。但当着林子轩的面,说的自然都是好话。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从上海坐火车朝着杭州而去,在杭州的斜桥下车,胡拾和曹诚映等人已经在斜桥等着了。

    林子轩和胡拾还是第一次见面。

    以往胡拾来上海的时候,两人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错过了。

    这和林子轩不怎么交际有关,胡拾的名气很大,到了上海总会受到一帮文化人的追捧,那不是林子轩喜欢的场合。

    徐至摩之所以让林子轩过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促成林子轩和胡拾见面。

    两位新文学的领军人物会面,风云际会。一定是一段文坛上的佳话。

    徐至摩是个好热闹的人,也有些小心思。

    林子轩和胡拾都和新月社有关联,新月社只要有这两人坐镇,一定能吸引文人加入,成为中国顶尖的文学团体。

    此时的胡拾心情不错,也没有避讳他和曹诚映的关系。

    自从曹诚映和胡拾有了关系后,就和原来的丈夫离婚了,离婚的原因是她和丈夫结婚多年没有生育,于是。她的婆婆就给儿子纳了小妾。

    前来杭州的人对此心里有数,徐至摩怕林子轩不知道,还暗示了胡拾和曹诚映的关系。

    林子轩没有闲心管别人的事情,反正是你情我愿。没人逼迫。

    只是后来这位曹姓女子的结局不怎么好,没有成功上位,反而为胡拾堕胎。后来到美国留学,胡拾又托他在美国的情人照顾曹诚映。

    但此时的曹诚映站在胡拾身边。露出温婉的笑容,一脸幸福的模样。

    林子轩和胡拾没有矛盾。反而颇有交情。

    在林子轩和郭沫偌的新诗论战中,胡拾力挺林子轩,后来林子轩在上海讲《红楼梦》,胡拾认为这是对他“整理国故”的支持。

    所以,两人的会面非常融洽。

    他们一行有十一人,分成两艘船,从斜桥到杭州湾,然后上岸前往观潮胜地盐官镇。

    早上从上海出发,此刻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众人就在船舱里凑合着吃了。

    因为人多,较为拥挤,饭菜倒还可口,都是杭州本地的船菜,包括小白菜芋艿鲜菱豆腐清炒虾仁粉皮鲫鱼雪菜豆板泥水晶蹄膀芙蓉蛋汤等等。

    文人聚会,谈论的大多是文学,他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高谈阔论。

    胡拾如今越发的钻入传统文化之中了,他大力提倡青年人要“整理国故”,引起不少进步文人的不满。

    他似乎想从传统文化中为新文学寻找到支撑点,也就是思想基础。

    新文学不能是无根的浮萍,也不能全盘西化,而是要有自己的根基,胡拾认为这个根基还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

    汪精为和徐至摩都是善谈之人,汪精为旧体诗做的好,但和做新诗的徐至摩也谈得来。

    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着,倒是有不少新奇的见解。

    等到下午时分,他们来到了盐官镇,这一日倒是看潮的好天气,众人走在堤坝上,望着汹涌而来的潮水,耳畔响起浪涛拍岸的声音。

    一时间,心胸似乎也开阔了不少。

    徐至摩提议众人作诗留念,无论是新诗旧诗皆可,就算是打油诗也无所谓,只是好玩。

    他当即在堤坝上奔跑几步,充满感情的念了一首即兴小诗。

    在场的都是颇有文学功底的人,赋诗不在话下,除了林子轩,他在脑海里搜索着和看潮有关联的诗歌。

    怎么都是古代的诗句?难道就没有现代诗么?

    说实话,他们这些人中按照诗名的话,以林子轩最高,胡拾虽然写了《尝试集》,但那只是试验性的作品,文学价值不高,胡拾也不以诗歌见长。

    林子轩是新诗的奠基人,在新诗方面是绝对权威,其他人都有意识的把他放在后面压轴,并没有催促他。

    这算是对林子轩的一种尊重。

    等到胡拾念完一首咏赞浪潮的白话诗后,他们就等着林子轩的杰作了。

    林子轩搜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首类似的诗作,虽然不怎么应景,但勉强凑合,只是他不知道该不该念出来。

    在这种场合他也不能随便念一首打油诗敷衍了事,那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不符合他新诗奠基人的身份。

    这是你们逼我的,我只能出绝招了!

    他站在堤坝上,眺望远方,高声吟诵。

    “独立寒秋,钱塘东去,老盐仓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众侣同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未完待续。

    
Tags: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薪越的小说民国大文豪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民国大文豪最新章节民国大文豪全文阅读民国大文豪5200民国大文豪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薪越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