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苒始终看不明白郑文麒这个男人!
如果单看皮相,他绝对称得上能与潘安宋玉等在相貌与学识上都可相较高低的美男子!
可这位美男子却有人格分裂的倾向!时而温文俊雅时而洒脱飘然时而阴郁尖锐!
段玉苒过年时在忠勇伯府看到过郑文麒此时的表情:阴冷拒人千里之外厌恶!当时他是在面对五堂妹段玉芹的殷勤拜年,毫不掩饰对段玉芹的反感之意!
不过,更令段玉苒觉得荒唐可笑的是,还是郑文麒那个问题!段玉蓉久病,年初时已经是灯枯油尽之时,无论有没有发生魏倩暗算自己的事自己去不去齐远侯府理论,她也活不了多久了!这一点,连大太太都是心知肚明,事后还特意安抚三太太不要太过介怀!身为母亲的忠勇伯夫人尚如此,他郑文麒算哪盘菜来质问自己!
“表哥,这是德灵小姐托您问我的?”段玉苒嘲讽地抬起眼帘,不闪避的与郑文麒冰冷的视相对!“还是表哥自己私心想知道?”
郑文麒勾了勾唇角,邪魅之美能令花痴女子发出尖叫!但看在段玉苒眼里却如同毒蛇的舌信般令人发寒与讨厌!
“苒表妹是个聪明的人,何必我说得明白?”郑文麒直起身子,垂眸看着冷若冰霜的段玉苒淡声道,“忠勇伯府的芸表妹说,过年时魏倩不知做了什么得罪了你,你便去找蓉表妹理论,当晚蓉表妹就病逝了。明显是因为你那天说了什么令蓉表妹气恼或伤心的话,才……”
“表哥不去写话本子真可惜了!”段玉苒不客气地打断郑文麒的指责,冷声地道,“虽然我完全可以无视你的质问,请你马上离开我家,但我想表哥若是今天不从我这里得到一个答复,恐怕他日少不得又要暗中使什么手段来对付我和我的家人吧?”
郑文麒轻轻哼笑一声,又恢复了如玉公子的温润模样,可说出口的话却与段玉苒针锋相对!
“苒表妹说得这是什么话?何来‘又要暗中使什么手段’对会你这一说?”
段玉苒也冷笑一声,不退让地道:“表哥不是心知肚明吗?除了赛龙舟那天的故意挤散之外,表哥还做过什么,恐怕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不是吗?”
赛龙舟那天被挤散受人潮冲击不过是小事,被挤倒踩伤或被人趁乱拉扯走贩卖掉才可怕!事后,段玉苒就听说过经常有一些女孩子在欢庆节日上街看热闹时一去不回的事!这些女孩子的下场通常不会太好!多是被运到很远的地方卖进烟花之地,想逃也逃不出来!
郑文麒望着段玉苒有瞬间的恍惚,仿佛看到了出嫁前的段玉蓉冷着脸质问自己:表哥就这么盼着我过得不好吗?
眨了眨眼,眼前的女子还是段玉苒!
“以大姐所得之病,她原是不会挺得那么久的!但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齐远侯的继室人选之事,她苦撑到今年年初已是极限!至于大姐的死因,我说什么在表哥听来都是狡辩,想知道真相,表哥不如去忠勇伯府找大伯母一问便知!表哥竟听信六妹妹一面之词就对我怨恨起来,还真是令我惊讶!”段玉苒讥诮地道。
“我会去问的。”郑文麒低声道,“希望蓉表妹的死与苒表妹无关。
段玉杭摇了摇头,“将人送去府衙了,问了几个还能说话的,却都说不清楚!说是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胖子出了一百两雪花银,让他们砸了妹妹的铺子!”
“一百两?”三老爷低呼,“真他娘的下血本!跟我们家的仇一定不浅!”
三老爷的话说完,屋内一阵沉默。
这一个多月来,三房在京中真是结了不少“仇家”!且不说有人格分裂偏执狂倾向郑文麒,东盛郡王妃东安伯府卢贵妃都得罪过了!
眼下的形势就是:他们一家在京中真的是呆不下去了!
“反正也是打算回平城,不如咱们就早些启程,没准儿还能赶得上在平城的宅子里过年。”三老爷抬头看了看妻子轻声地道,“倒是芬娘要吃些苦了。”
三太太朝丈夫温柔的一笑,“不打紧,现在这孩子乖得很,并不像之前那样调皮捣蛋了。”她说的是腹中好不容易保胎稳定了的胎儿。
“可就这么离开,实在是窝囊!”段玉杭不甘的捶了一下腿,“就好像是被人逼得不走不行了!”
“窝囊就窝囊,总比家里人受了伤再离开要强!”三老爷抬手拍了身旁儿子的头一下,“过去没分家时你大伯都不愿意管咱们这房的事,难道分了家还会管不成?这京里得罪不起的人太多,咱们惹不起躲得起总行吧?爹娘不求你们多厉害多能耐多大富大贵的,只希望你们兄妹平平安安将来成亲出嫁,过安生的小日子就足矣!逞一时匹夫之强,有个屁用!”
“咳咳!”三太太清咳了两声,对丈夫说粗口表示不满。
段玉苒一直沉默着,她的愤怒不甘与挫败感像毒蛇一样紧紧缠绞着她的心脏!仿佛下一秒就会被缠得爆掉,然后被毒汁浸染!
“腊月初八和初十,五妹妹与八妹妹要出嫁。若咱们就这样走了,怕是不妥。”突然,段玉苒幽幽地道,“不如还是过了年之后再走吧,总是不差这一个月的时间。”
“苒姐儿,你听爹说……”三老爷还想再劝劝女儿。
“爹,女儿明白您的一番苦心,可咱们要走也不必这样夹着尾巴灰溜溜的离开。”段玉苒站起身坚定地道,“我们小心一些,少出门就是。”
三老爷和三太太对视一眼,无奈地点头答应了段玉苒的想法。
段玉苒回到自己的屋里,从腰间解下装着玉符的荷包。
“云珠,备笔墨。”段玉苒放下荷包淡声地道。
待婢女准备好的笔墨,段玉苒执笔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硕王顾衡。
这封信只有寥寥数字:开年离京自此一别恐无再见之期珍重
随信附上顾衡送与她的玉符。
也是这封夹带着玉符的信,如同八百里加急一般,将硕王从卓州召回了京中!
-本章完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