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63 取濠

本章节来自于 蚁贼 http://www.lishu123.com/126/126399/
    这边厢邓舍洪继勋在猜度朱元璋那边厢朱元璋也在推测邓舍。 w

    集庆吴国公府书房室内。

    朱元璋刘基宋濂陈遇杨宪等人相对而坐。

    除了这几人外还有另外十来个陌生的面孔将书房中填得满满腾腾。其中一人年约五旬坐在刘基的上仅次朱元璋之下温和儒雅生得面白长须慈眉善目颇有长者之风不是别人正是定远李善长。

    李善长字百室其人少有智谋习法家著作“策事多中”里中曾经推他为祭酒。

    至正十四年朱元璋率兵略滁阳与他道上相遇“与语悦之留置麾下俾掌书记”。当时朱元璋还没有迹犹自尚归属濠州屈于郭子兴等人下。从那个时候起李善长就对他忠心耿耿。至正十五年郭子兴“为谗所惑”抽调走了好几个朱元璋手下掌文案之人惟独李善长“终不弃去”。

    再加上定远相距朱元璋的故乡不远他两人可算是“同里”又还有一层老乡的关系。因而自此之后李善长就得到了朱元璋的十分信任。并且随着朱元璋的逐渐迹持续不断地开疆拓土他在吴军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到如今已经是官至江南行省参知政事俨然集庆文臣第一。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他被封为韩国公排名第一是为开国功位次尚在徐达常遇春之上。

    ——他曾经与朱元璋对谈把朱元璋比作汉高祖把本人比作酂侯而把宋濂比作留侯。酂侯就是萧何。汉高定天下后也曾经大封功臣把萧何定为功是为“开国第一侯”位列在群臣之上。从这一点而言倒也确实不枉了他自比“酂侯”之说。

    此外又有数人。

    一个叫宋思颜一个叫秦从龙一个叫李梦庚一个叫郭景祥。又有陶安毛骐汪河孔克仁等。这些人或是勋旧或为亲信俱乃是为朱元璋行省幕府中最为精华的人物。

    比如宋思颜早在朱元璋初置江南行中书省时他便是唯一一个能与李善长同列官居参议的人。又比如李梦庚郭景祥一个凤阳人一个濠州人投奔朱元璋也是较早早在朱元璋渡江攻克金陵之前便就在其军中“典文书佐谋议”了。又比如毛骐和李善长的“妇兄”王濂是老乡他两个人是真正的“同里”也是早在朱元璋渡江前就投奔来了。当渡江之初朱元璋身边最得用的两个人一个李善长另一个就是毛骐。再又比如汪河亦从渡江曾为朱元璋出使察罕“议论称旨”。

    至若孔克仁更在朱元璋建国后曾被命“授诸子经功臣子弟亦令入学”。由此可见其人之学问道德是很得朱元璋赞赏的。

    这么多金陵的名臣聚集一处场面较之方从哲那次来求见更加宏大所为何事?

    正是为商议张士诚出兵太湖之事。

    同时朱元璋也听说了察罕帖木儿已遣出援军将至济宁。所以此次的集会议事也是为猜测海东接下来可能会采取的战术以及应对措施。

    朱元璋召臣下议事有个特点。

    他不会一下子把所有的文武部属全部召来而往往是会先私下里小范围的先与亲信臣子商议过后然后再扩大范围把需要参与事情中的文武群臣们悉数召来进一步地商议讨论。

    就像这一次他便是先和刘基李善长秦从龙等少数人把大体的设想议论成熟了之后才又把宋濂杨宪陈遇宋思颜等人召来的。

    要说既已把大体的设想议论成熟了又为何再把宋濂等人召来?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如今管辖集庆府政务方方面面的就是这群人。不将之召来就无法仔细深入地了解集庆府现今的情形就不知道有无足够的民力财力乃至耐力来支持将来的行动。

    等这一个会议再议论过了随后他会召来徐达常遇春之类的武将再详细地当面分配任务传军令。所谓“不打无准备之战”就是如此。形象地形容他与刘基秦从龙等人议定的可谓构架;与宋濂陈遇等人议定的便是后勤;而之后与徐达常遇春议定的才算是具体细节布置。

    刚说到张士诚在太湖的动作。

    朱元璋说道:“才得的情报松江水军头领潘元绍於日前刚到了太湖随其同行的还有士诚麾下的步军悍将杨文德孙君寿等人。嘿嘿水陆齐出。从这个架势看来他倒似乎是真想要与俺在太湖打上一仗。”

    潘元绍是张士诚的女婿管领水军虽酗酒嗜杀但也是颇有战功的乃是士诚的一个得力臂助。杨文德孙君寿等人在士诚军中虽不及李伯升等诸上将的威名但也可算是一时之选皆以骁悍出名。

    李善长接口说道:“计其水军号称十万但据线报现在到位的至多数千而已。又再计其步卒号称五万一样据线报到位的不足五千。”

    “诸位卿家你们认为士诚此举是真想与咱开战么?”

    “‘书生一夜睡不着太湖西畔是他邦。’此乃松江府内一个士子的诗句。士诚等本起寒微一时得志遂至于此淫湎汰奢贤豪不用。他这个人本来就是素无大志没有远见。以臣看来其虽然因为受到察罕的鼓动而驻军太湖但只要主公一道军令下去教建德的朱文忠部往前稍提他必定就会仓皇失措绝无再敢有觊觎太湖乃至觊觎我金陵之意了。”

    说话之人乃是刘基。

    朱元璋笑道:“老先生之言甚有理也。”顾盼诸人又问道“诸位之见呢?”

    ——

    1李善长与朱元璋同里。

    杨宪凌说高见贤夏煜尝言:“李善长无宰相才。”

    朱元璋回答道:“善长虽无宰相才与我同里我自起兵事我涉历艰难勤劳簿书功亦多矣。我既为家主善长当相我盖用勋旧也今后勿言。”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赵子曰的小说蚁贼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蚁贼最新章节蚁贼全文阅读蚁贼5200蚁贼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赵子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