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

本章节来自于 盛明皇师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885/
    朱棣已经不止一次战胜了盛庸,况且前不久也刚攻陷了沛县,烧掉了南军大量的粮草,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的地盘还是很少,而东昌城依然被盛庸死死的守着。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的小说攻下沛县之后,朱棣本想趁胜追击,但盛庸却早有准备,北军强攻了数次仍然无法攻下东昌,朱棣只好闷闷不乐的收兵回城。此时的朱棣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感觉并非是因为某一次战役的失败,而是因为那迟迟无法看到的胜利结局和越来越小的希望之火。仗打了三年了,朱允炆仍然占据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自己此时人力物资都远远不如对付,虽说是屡战屡胜,但却始终无法彻底击溃对方。朱棣已经可以预料,战争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自己会率领着越打越少的部下被对方的几个小兵抓住送去领赏,然后屈辱的活着或者死去。失败也许还算不上什么,但希望的丧失才是最可怕的。正在朱棣踌躇心烦的时候,叶羽走入营帐之中,手中拿着一张纸,兴冲冲的对朱棣说道:“陌石山庄刚刚送来的京里的消息,要不要看看?”朱棣支着个脑袋,看上去十分没有精神的样子,只是应了句:“什么消息?”叶羽见他这样,多少也能猜出一些原因,他不以为意的坐到朱棣身边,扬了扬手中的密信,颇为开心的说道:“是好消息呢。宫里的李公公说了,虽然南军的阵势极大,但朱允炆已经几乎把所有能派上用场的兵力全都投入了北伐的战场中,此时京师已经十分空虚,如果可以乘虚而入的话,那就是事半功倍一战而定。”朱棣稍稍一怔,可以说这是个绝好的消息,他也可以理解叶羽为什么这么高兴。但转念间,朱棣却并不觉得这个消息有多么的令人愉悦。要问原因的话,那是因为,自己离京城还太远。此时,朱棣虽然占据了北方大部分的城池,但毕竟不是身处苏杭之类的地方,要想现在直接攻打应天谈何容易?自己打了三年的仗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问题是在通往京城的路上有个最大的障碍,那就是山东。虽然朱棣已经占领了济南等地,但东昌就像是一道坚实的屏障一般挡住了他的去路,让他无法前进。“就算京师空虚,但我们如今连山东都过不去,还谈什么趁虚而入攻打京城?京城再空虚现在都跟咱们没关系。”听着朱棣有些自暴自弃的话,叶羽却没有露出丝毫的消极神情,他反而意味深长的笑了。朱棣撇眼看到他开心的笑,忍不住问道:“你到底在开心什么?”叶羽露出一贯的狡猾笑容,他随手拿起朱棣摆在桌上的佩剑,指着桌上的地图和沙盘,缓缓说道:“确实如殿下所说,山东有南军大部分的军队,而且有盛庸这样的名将镇守,固若金汤难以攻下。但是啊,殿下,我们要去京城的话,一定要打下山东么?”“诶?”朱棣露出惊讶的神情,说实话,这之前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而是将全部的心思和眼光都放在了眼前的东昌城上。朱棣没有想到,他在无意识中已经陷入了一个思维陷阱之中。在人们的思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盲点,而这个时候,就需要转换思考的方式,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比如在生产发明中,有时候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零部件总是容易出问题,这种时候总想着去修改这个零部件就是一个思维盲区,真正该考虑的或许是这个零部件是否真的是必要的。而此时,叶羽就是对朱棣提出了这样的创造性思维。后来,已经成为永乐大帝的朱棣偶尔回想起来,还会不经意的感慨。叶羽之所以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谋士,就是因为他从不会轻易陷入这样的思维盲区中,他不认死理,善于变通,所以他为朱棣指点了正确的道路。叶羽手中的剑尖轻点地图,说道:“之前我就跟殿下说过,我们绕开东昌进攻聊城和济南等地,就是为了这里。绕开东昌,进攻徐州!”朱棣终于明白了,山东是自己的盲点,因为在这里遭遇了最难缠的敌人盛庸,在这里有自己始终无法攻下的城池东昌,这些挫败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使他偏执的认为不攻下东昌就无法打开通往京城的大门。然而叶羽却告诉他,这扇门行不通,不如换另外一扇。若非叶羽,朱棣恐怕还要一直钻这个牛角尖下去,到那时他将无法避免的迎来失败。朱棣嚯得站起身,他脸上的表情终于不再消极,反而恢复了往日自信的神采。他看着沙盘上的徐州,抚掌笑道:“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没错,徐州!我们绕开东昌直接去打徐州!只要攻下徐州,就是剑指京城的时候!”叶羽看着朱棣充满自信和光彩的表情,不禁稍稍松了口气。“殿下,这一次,将是我们最后一次猛攻!结果只有两个,成功或失败。成功的话自不必说,如果失败,那将再没有任何的退路。”叶羽说的十分认真郑重,朱棣自然是明白的,不成功,便成仁!三年了,靖难这一战已经打了三年了,这三年的征战,他身边的将领有一些已经死去,比如张玉。但这一次不一样了,这是最后一次进攻!无论成败,在此一举!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建文三年末,朱棣再次披挂上阵,他点齐了麾下所有的将士,做了最后的宣誓和誓师。所有北军都知道,这会是最后的战役,这一战将会成为全体北军的背水之战,只准成功不能失败!北军的气势与从前不同,应该说这一次格外的士气高涨。在必须成功的信念之下,朱棣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冲击。而身在东昌的盛庸自然得到了消息,他立刻开始战前的准备,依然在东昌之外摆下阵势,等待着朱棣的到来。然而,盛庸注定等不到朱棣了,因为等他再次掌握朱棣的动态时,却发现朱棣已经绕开了东昌,取道馆陶渡河,连克东阿等县城,兵峰直指徐州!这下盛庸开始惊慌了,他在一瞬间明白了朱棣的意图,修整了几个月的朱棣不再把东昌当做目标,而是直接放眼那最终的目的地——京城。盛庸在心里暗骂,这种避开主力决战选择快捷有效的作战方向的战术,不用说一定是叶羽的提议!叶羽这个人,还真的是个大麻烦!无论再怎么郁闷,盛庸还是要赶快采取行动,如果让朱棣到达了目的地,那么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终于放弃了防守,开始了对朱棣的追击。作为南军追击先锋军队的正是平安,他的速度极快,率领着四万军队迅速跟上了朱棣的脚步。在平安看来,朱棣虽然是出其不意发动进攻,但徐州城防守坚固,足以抵挡北军,至少可以抵挡一阵子,只要盛庸的主力军队到达,内外夹击之下,北军一定会被彻底击败。然而,让平安大吃一惊的是,北军又耍了花招,他们将平安引到了徐州,但却没有进攻徐州。因为关键时刻,叶羽又给朱棣出了个主意:“殿下,如果换成你是盛庸,你现在会怎么想?”朱棣想了想,答道:“盛庸一定猜到我们的目标的攻下徐州。”叶羽点了点头,他狡猾的笑了笑,道:“不错,所以我们就不能去打徐州。因为,永远不要做敌人猜得到的事情。”于是,朱棣和叶羽合谋了一下,决定绕开徐州,直接攻打宿州。而已经在徐州备战的平安得到消息时,朱棣早已绕开了徐州,全军加速直奔宿州。平安终于彻底意识到了,朱棣根本就不想再做任何的对抗,他根本就不再顾虑任何挡住前进路线的城池,他的眼里现在只有京城。于是,平安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带兵上路,继续追击北军。北军的行军速度很快,没用多久就到达了宿州附近的淝河。原本打算一口气冲到宿州的朱棣,此时却停下了脚步。朱棣观察了一下地形,然后对叶羽说道:“平安这条尾巴实在碍眼,不如在这里把他解决掉吧。”叶羽想了想,点头赞同道:“不错,变化多端才能出其不意的制胜。如今平安的心里大概认定我们会一口气冲到宿州吧,那么我们就反其道而行,利用他的这个想法,在淝河这里先解决掉他。”由此看来,与心眼儿太多的人为敌真的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无论平安怎么想,叶羽和朱棣总是能猜到他的心思,然后逆着他的想法去做。叶羽这个人,一向把孙子兵法中的名句作为自己打仗的信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诡异多变,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胜利,这就是叶羽这个人最可怕的地方。本书来自 品&书#网 l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诺琴誓夏的小说盛明皇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盛明皇师最新章节盛明皇师全文阅读盛明皇师5200盛明皇师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诺琴誓夏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