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五章 座谈之论

本章节来自于 汉末文丑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402/
    “然遂安,贼尚众多,中尉来前,我常忧喟,以之为患,对国相说:‘不把黑西诸山谷里的贼寇全部歼灭,恐怕早晚还会再起乱事’,相君以为然,惜乎无良将。 中尉携兵卒入境,步骑满道,旌旗如云,甲兵曜ri,震威扬灵,如风行电照。贼势为之挫,民气为之振。未及半月,略施计谋,稍微遣派了点部曲,就获得了马服山的大胜。高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於胜千里之外’,斯岂中尉之方乎?定冀州者,州伯也;安赵境者,舍中尉其谁?”

    “斯岂中尉之方乎”?说的就是中尉这样的人吧!

    阉宦家的子弟也并非全是贪婪粗鄙不学无术之人,黄明少从师学经,及长,好文学诗赋,熹平五年,以有书画辞赋之才,待制鸿都门下,次年外放,数迁,遂为常山国郎中令。他既然年少时学过经,长大后又好辞赋,那么掉个书袋说点文绉绉的话自是小菜一碟。

    文丑在知道黄明是段珪之从子后,对他颇有提防疏离之心,本不想与他多说,但见他这么热情,连夸连赞的,而且话里还提到了皇甫嵩,却不能不应,说道:“槐里侯用兵如神,仁以惠下威以讨jiān,实国之栋梁,今被朝廷拜为冀州牧,是冀州百姓有幸。至於丑,斗筲之才,因人成事,如何敢与留侯相比,当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语?郎中令谬赞谬赞了。”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刘邦评价张良的话,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文丑现下只是立了些军功,备位常山国中尉,无论如何是不敢与他相比的。

    黄明哈哈一笑,语甚亲近地说道:“放之天下而言,足下或稍不及留侯,对常山国的利民士绅来说,足下却就是他们的留侯啊!”

    常山国自封国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传袭了五代,虽然始封之王刘良是光武帝的叔父,其后裔不能与光武一脉的宗室比,於血脉上较为疏远,也因此国中只有五县,算是个小国,可毕竟立国这么长时间了。王宫里的建筑还是很雄伟华丽的,重堂邃宇。层楼疏阁,连栋结阶。

    因为刚刚经历过黑山之乱的缘故,宫中jing卫甚严,各处均有甲士站岗。远处的楼上台中,近处的路边廊间,时见衣纨履丝之奴丽美奢华之婢,或临高而俯观,或捧物而趋行。宫中掘土凿池,种木为林。秋风掠过池林,拂人面目,极是清凉,并带来花苑中之菊香,兽室中的兽鸣。文丑嗅着清香,隐闻着兽鸣,按剑正襟前行。目不斜视地跟在黄明身后。

    沿着宫中的大道直行,穿堂过院,来到了正殿。

    文丑略注目视之,见这正殿高大堂皇,朱棂赫以舒光,屋檐上对峙了彩绘的华雀。如翔凤之将飞。外观雄壮,内甚华美。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於殿外望之,见殿内主位上坐了一人,冠远游冠,衣黑绶赤。配玉环,带宝剑,座前的案上放置了一个玉印。在他身后,恭立了两个婢女;在他座前两侧,十几个人或跪坐或站立,这些人均黑衣高冠。

    殿外的阶上,十数戟卫相对而立,只观他们的相貌身量便知俱为猛士,一个个燕颔虎头,魁梧雄健,椎髻戴冠,穿着精甲,手持大戟,威严赫赫。

    黄明笑请文丑在外稍后,入内禀报,很快就出来,请他入内。

    文丑昂首迈步,拾阶而上。黄明从在其后。两人入到殿中。

    文丑在殿外就看得清楚,殿中主位上坐的是赵王刘豫,跪坐在两侧的分别是国中宫内的官吏,居首者两人,一是国傅黄宗,一是国相李瑾。看见他和黄明进来,起先立在堂中在对刘豫说些什么的那个吏员躬身敛袖,退至右边的席位中,跪坐了下来。此人名叫何法,是国中的“仆”。仆,主诸侯王的车及驭,本名太仆,后改名仆,秩千石,是国中有数的大吏之一。

    文丑至刘豫座前趋拜。

    刘豫离席起身,下到堂上,把他扶起,呵呵笑道:“中尉快快请起。”

    名分上,刘豫是常山国之君,文丑等一干国内官吏是他的臣下,但实际上本朝之诸侯王在地方上毫无权力,国中文武政事悉归国相中尉,诸侯王“不与政事”,但坐食地租而已。

    诸侯王不但不能参与政事,而且还受到傅相中尉的监督。汉律:“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东汉对诸侯王管束极严,除以傅相中尉为监督外,还允许吏民举报,并制定了种种的法令,以约束诸侯王,如:诸侯王不得窃用天子仪制不得专山海之利在国内私煮盐铸冶不得私出境不得与宗室私会不得与王的外戚私自交往不得私赏官吏不得收纳亡命不得招揽宾客等等,可以说,本朝的诸侯王们是空有贵爵,全无威权。

    若是州国中的长吏厚道,诸侯王或许还能松口气,不必整天担惊受怕,过上几天舒坦的ri子,然若是碰上一个严苛的州国长吏,那诸侯王的ri子简直就没办法过了。本朝明帝年间,郅寿为冀州刺史,“使部从事专住王国,又徙督邮舍王宫外,动静失得,即时骑驿言上奏王罪及劾傅相”,傅相有监督诸侯王之责,所以王有罪,傅相如不报就会被处以“阿党”,连坐获罪。试想一下,诸侯王在宫内住,一墙之隔的宫外就是虎视眈眈监视他们的州从事国督邮,无意说句错话无意办件错事都会被上报朝中,别的不说,只这份心理压力就受不了。

    外有刺史之察,内有傅相之监,下有吏民之督,东汉之诸侯王如何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加上刘豫的父亲刘乾曾因被国相举奏“居父丧私娉小妻,又白衣出司马门”而获罪朝中,“坐削九门县”,被削去了一个县的食邑。国里吃过这等大亏,刘豫敬重文丑也就不足为奇了。未完待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烟花彼岸的小说汉末文丑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汉末文丑最新章节汉末文丑全文阅读汉末文丑5200汉末文丑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烟花彼岸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