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D005 语出惊人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D005 语出惊人

    昭帝始元六年二月,有关部门向被举荐的贤良和文学询问了解民间疾苦和教化百姓的要点,大家都建议:取消盐铁和酒的专卖制度,废除均输官,不要与天下人争利,向百姓表示节俭。 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了保住自己的发家资本,就反对说:这些专卖制度和均输措施,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控制四夷巩固边境和使财用充足的根本,不可废弃,他只是和丞相田千秋一起奏请取消酒类专营。朝廷开始了一场关于盐铁是否继续由朝廷专营的讨论。

    文学济阴定陶人魏相对策,他说:“先前燕王大逆不道,韩义挺身而出,强行劝阻,被燕王所杀。韩义不像商朝比干那样和纣王有亲属关系,却有比干劝谏纣王那样的节义,应在天下人面前公开奖赏他的儿子,以明确为臣的大义。”霍光听从了,于是任用韩义的儿子韩延寿为谏大夫,并任命魏相为茂陵令。

    苏武一行回到长安。他被扣留在匈奴的时间长达十九年,去时正当壮年,归来时头发和胡须全都白了。诏令苏武用太牢祭拜武帝的陵庙,并封他为典属国,品秩为中二千石,并赏赐二百万钱二顷公田和一所住宅。常惠徐圣和赵终根被任用为中郎,并各自得到二百匹帛的赏赐。其余六人年老归家,每人得到十万钱的赏赐,终身免除赋税和徭役。

    鸿雁传书让苏武得以返回祖国,堪称千古佳话。

    夏季,发生旱灾。举行大规模的求雨仪式,禁止举火。

    七月,朝廷废除酒类专卖,规定卖酒时每升征税四钱。

    考虑到边塞地区地域辽阔,分别选取天水陇西和张掖三郡各两个县设置金城郡。

    封钩町侯毋波为钩町王,以褒奖他率领属下的首领和百姓协助平定益州的叛乱。大鸿胪田广明被赐爵为关内侯,三百户。

    武帝末年,国家财力虚耗,户口减少了一半。霍光明白现时的要务,减轻赋税和徭役,使百姓得到休息,与匈奴的关系得到改善,渐渐恢复了文景时期的安定繁荣局面。但同时,一场暴风骤雨随时爆发。

    昭帝即位之初,霍光和上官桀这对亲家关系很好,每当霍光例行休息时,上官桀常常代他裁决政事。但在武帝之时,上官桀已经担任九卿级的太仆,地位在霍光之上。现在上官桀父子都是将军,上官安又是皇后的父亲。霍光只是皇后的外祖父,却独揽大权,因此权力的争夺逐步激烈起来。

    上官安身为国丈,又得到加官进爵,自然日益骄横。昭帝赐他在宫中饮宴,他回家后,对门客说:“和我女婿一起喝酒,非常高兴。”他看见昭帝的服饰,便派人回家,要将自己的东西烧掉。儿子因病去世,他就仰面骂天。喝醉酒后,他赤身**进入内堂,与后母以及父亲的侍婢**。

    上官桀父子地位尊贵,自然对长公主非常感激,想为丁外人谋求侯爵,但霍光不许。他们又请求任命丁外人为光禄大夫,想使他取得受昭帝召见的资格,结果依然碰壁。长公主因此怨恨霍光,而上官桀父子也觉惭愧。上官桀的岳父所宠爱的一个叫充国的人,担任太医监,因私自闯入宫殿,被逮捕下狱,定为死罪。由于当时处决犯人的冬季即将过去,长公主为充国交纳了二十匹马来赎罪,使他得以免除死刑。于是,上官桀父子十分怨恨霍光,又感激长公主。

    朝廷中和上官桀处境类似的还有御史大夫桑弘羊,他位列三公,但没有什么实权。他创立了盐铁和酒类专卖制度,为国兴利,自认为有很大功劳,就为其子弟谋取官职,但遭到霍光拒绝,因此也怨恨起来。

    在朝廷外,燕王刘旦认为自己是昭帝的兄长,本应继承皇位,但霍光却拥立昭帝登基,所以常心怀怨恨。上官桀等人了解了刘旦的情况后,就私下和他联络,列举霍光的过失,要他进行告发,并为丁外人求取侯爵。刘旦大喜,就上书说自己和昭帝只有长公主这个姐姐,应当给丁外人爵位,但霍光维持自己的决定。刘旦又派遣孙纵之等前后十多批人,携带大批金银珠宝和快马等前往长安,贿赂长公主上官桀和桑弘羊等人。于是,朝廷内外的势力联合起来,准备除掉霍光。

    上官桀等指使人假装为燕王上书,里面说:“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二十年而不肯投降,回朝后只不过得了个典属国的官职;而大将军长史杨敞并无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霍光出外校阅郎官及羽林军时,就仿佛皇上出巡一般,命人清道,驱赶行人,派太官为其预先安排饮食。霍光还擅自增选大将军府的校尉,他独揽大权,为所欲为,恐怕会做出非常之举动。因此,臣愿意交还燕王的封印,入宫值班警卫,监督奸臣的行动,以防有变。"

    上官桀等人乘霍光例行休假不在朝中时将这封上书报告给昭帝,他们的如意算盘是把此事交给有关部门查办,由桑弘羊与众大臣一起逮捕霍光,撤销他的职务。但上书呈递上去后,昭帝扣留不发。第二天早晨,霍光入朝,他听说此事后,停在画室中,不敢贸然进殿。昭帝问:“大将军在什么地方?”上官桀回答:“因燕王控告大将军的罪行,所以他不敢进殿。”昭帝下诏召霍光进来,他进殿后,脱下官帽,叩头请罪。昭帝说:“将军请戴上帽子。朕知道这封上书是假的,将军并没有罪。”他问:“陛下是怎么知道的?”昭帝说:“将军去广明校阅郎官,是最近的事,选调校尉以来,也还不到十天,燕王怎能知道这些事呢?况且将军如要谋反.也用不着选调校尉。”昭帝现在才十四岁,因此尚书和左右官员都被震惊了。

    后来,发现上书的人已经逃亡,昭帝下令紧急追捕。上官桀等人心中害怕,便对昭帝说:“区区小事,用不着穷追不放。”昭帝却不听。

    搜粟都尉杨敞被任命为大司农。

    本年,匈奴派左右部两万骑兵,分为四队,同时侵入汉朝边境进行袭扰,汉朝派兵追击,斩杀和俘虏了九千人,并生擒瓯脱王,汉军本身却没有什么伤亡。匈奴见瓯脱王被生擒,感到害怕,认为他会引导汉军袭击自己,便向西北方向远远退去,不敢再南下寻觅水草,又征发民众屯戍瓯脱地区。

    京兆尹隽不疑因病被免职。

    隽不疑任职期间,官民都很敬服他的威信。他巡视各县,审查囚徒的判处情况,每次回来后,他的母亲总要问:“给受冤屈的人平反了吗?救活了多少人?”如果他为很多人平了反,母亲就很高兴,饮食和说话都和平时不一样;有时没有平反之事,母亲就生气得不肯吃饭。因此,他为官虽然执法严格,但并不残酷。

    后人班彪的《王命论》中有“婴母知废,陵母知兴”,说的是陈婴和王陵各自母亲的事,而隽不疑的母亲可谓“知仁”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