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B072 化骨绵掌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B072 化骨绵掌

    文帝七年十月,下令规定:对列侯的母亲夫人诸侯王的儿子以及二千石级别以上的官吏,不经批准,不得擅自逮捕。 w

    四月,赦天下。

    本年,典客冯敬升任御史大夫。

    贾谊被召回长安。文帝刚进行完祭祀,正在虔诚地接受所谓神的降福,就坐在未央宫的宣室里接见贾谊。文帝对鬼神有所感触,就向他询问鬼神的原本,他就详细说明了其中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文帝听得入神,在坐席上渐渐前移靠近。接见结束后,文帝说;“我许久没见贾生,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看来,比他不上啊。”

    一千年后,唐代李商隐诗中写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回长安不久,被任命为梁王刘楫的太傅。刘楫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爱好读书,因此有此任命。

    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开篇就说:“臣私下考虑现在的局势,可以为之痛哭的有一项,可以为之流泪的有两项,可以为之大声叹息的有六项,至于其他违背情理而伤害大道的事,就很难一一列举。向陛下进言的人都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却认为还不是那么回事。说天下已经安定已经大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奉承,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治乱大体的人。有人抱着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宁的地方,现在国家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本末颠倒,首尾冲突,国制混乱,不合理的现象严重,怎么能够说是大治?”

    贾谊首先针对同姓王的问题:“封国过于强大稳固,就一定会产生猜忌,下面的诸侯多次遭殃,上面的天子也常常为此担忧,这实在不是安定上面保全下面的办法。”

    贾谊列举了之前淮南王和济北王的谋反,又特别提到有人检举吴王图谋不轨。接着又说:“天子正当盛年,所作所为没有过失,对待诸侯时加恩泽,像这样还有人想谋反,何况有些封国的权势和国力是他们的十倍呢?然而天下基本上安定,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大国的国王年纪还轻,而朝廷为他们设置的太傅和丞相仍掌握大权。几年之后,诸侯王大多已经成年,血气方刚,而朝廷所设置的太傅和丞相相继因病被免职,那时诸侯王就可以把县丞县尉以上的职位全部安排成自己的亲信。这样一来,他们会有别于淮南王和济北王吗?到那时,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就是尧舜也无法办到。”

    贾谊总结出强国先反的规律:“楚王韩信最强大,于是首先造反;韩王信倚恃胡人,紧接着造反;贯高凭借赵国的实力,跟着造反;陈豨兵精,随后造反;彭越利用梁地的力量,也加入造反行列;黥布利用淮南的力量,因此学着造反;卢绾势力最弱,所以最后造反。长沙王只拥有二万五千民户,功劳最小但国家保全得最完整,权势小但最忠心,并非只是秉性跟其他人不同,也是形势不允许他有野心。当初假如让樊哙郦商周勃灌婴等人占据有几十座城池的土地称王,现在他们很可能已经亡国灭族了;假如让韩信彭越等人受封为侯,即使到现在也还能生存。”

    贾谊于是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大计:“要诸侯都能效忠朝廷,最好的办法是使他们跟长沙王一样国小势弱;要想臣属不被剁成肉酱,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跟樊哙郦商等人一样位不过列侯;要使天下太平,最好的办法是大量增加封国,从而削弱他们的权力。权力小就容易受礼教约束,国家弱就没有奸邪之心。”

    这样的大计会带来圣明清廉仁慈信义和为后嗣留下安定局面等五大好处:“全国的形势就像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一样,没有不受到控制而服从的。诸侯都不敢有反叛之心,从四面八方一同听命于天子,即使是平民百姓,也知道局面的安定,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圣明。分割土地,订立制度,让齐赵楚各分为几个国家,让齐悼惠王赵幽王楚元王的子孙全部依照顾序,分别领有先王的土地,直到分割完毕为止,燕国梁国等其它封国也如法炮制。至于那些封地多而子孙少的,就分割其地,建立封国,使王位空缺,等那些子孙出生后再让他们担任国王。诸侯的土地如果有被收归朝廷的,只用于迁徙或者加封他们的子孙,这样就让诸侯得到补偿。一寸土地,一个百姓,天子都不贪图,目的只在政治安定而已,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清廉。分封的制度定下来,宗室子孙无人忧虑自己不被分封,于是下无反叛之心,上无讨伐之志,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仁慈。法律确立而无人冒犯,政令和顺就无人违反,不会产生贯高利几的阴谋,柴奇开章的诡计也不萌发,百姓一心向善,大臣们也温顺,于是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信义。立婴儿为帝,天下仍能安定;就算留下遗腹子作继承人,群臣对先帝生前穿的衣服行朝拜礼,天下也不会混乱。不但当世可以大治,后世也称颂圣明。”

    现在看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确实是一个高招,既能达到强干弱枝的目标,诸侯王也似乎感觉不到什么损失。就像绝世武功“化骨绵掌”,杀敌于无形。

    贾谊又认为现在的天下形势如同患了脚肿的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身一样粗,一个脚趾肿得像大腿一样粗”。与皇帝血缘亲近的人有的还没有封王,以安定天下,而那些与陛下血缘疏远的人却手握大权,对天子构成了威胁。这是可以为之痛哭的事情。

    贾谊认为天子本是天下的头颅,蛮夷本是天下的双脚,现在却颠倒过来,朝廷向匈奴恭敬地纳贡,但边郡仍然免除不了敌人入侵的忧患。距离长安只有数百里之外的地方,朝廷的威严和政令都不能被接受。这两者都是可以为之流泪的事情。

    贾谊估计匈奴的人数不过汉朝一个大县的人数,拥有广大天下的汉朝不应被只有一县人口的匈奴所困扰。贾谊信心十足,请求担任属国官,掌管匈奴事务,这样就可以依照他的计谋,勒住单于的脖子并杀死他,降伏叛徒中行说而用鞭子抽他的背,率领匈奴的官民只听文帝的命令。

    贾谊又谈到一些可以大声叹息的事情,建议挑选天下的贤士辅佐太子,让太子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而不能像秦始皇一样,派赵高做胡亥的老师,胡亥所学的知识,不是斩首级割鼻子,就是灭人家的三族。另外,贾谊认为天子对待大臣应当有礼节,而不是像庶民一样把他们轻易下狱。文帝对此十分赞同,从此大臣有罪,一律自杀,不受刑。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