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3 担任天王
朝廷的大臣们在一起秘密谋划说:“少帝和梁王淮阳王常山王都不是惠帝的真儿子,吕后采用欺诈的手段,把别人的儿子拿来冒名顶替,并杀死他们的生母,把他们放在后宫抚养,再要惠帝认他们作儿子,立为自己的继承人,或封为王,以加强吕氏的势力。现在我们把吕家人都杀掉了,却让他们所拥立的人留下来,等到这些人长大后当权,我们就要被灭族了。不如趁着现在,选择一位最贤明的诸侯王,立为皇帝。”
有人提议:“齐悼惠王是高帝的长子,现在他的嫡子为齐王,从这点来看,齐王算是高帝嫡亲长孙,可以立为皇帝。”
先前,刘泽自知无法返回封国,后悔莫及,就游说齐王:“齐悼惠王是高皇帝长子,以此判断,大王就是高皇帝嫡长孙,应当继位。如今大臣们正犹豫继位之事,而我在刘氏家族中最为年长,大臣们必然等待我参与决策。现在大王留我在此,毫无用处,不如派我入关,商议迎立事宜。”齐王认为此话有理,就给他安排了许多随行车马。
现在,刘泽已经到达长安,他和大臣们都说:“吕氏就是因为外家人凶恶,差点毁灭了刘家天下,也害惨了名将功臣。如今齐王的母家有个驷钩,是个恶人,如果立齐王为帝,那就等于又出了一个吕氏。”
大家又想到淮南王刘长,先前他一直依附吕后,因而没有机会参与乐曲的谱写工作。不过大家认为他年纪小,其母家也凶恶。
最后,大家商定:“代王是如今高帝最大的儿子,为人仁爱孝顺,宽容忠厚。太后薄氏的娘家人谨慎善良。立长子为帝本来就名正言顺,加上代王本人又以仁爱孝顺闻名天下,立他为帝最合适。”于是便秘密派人去迎接代王。
现在,代国已经迁都中都,代王刘恒征询左右大臣的意见,郎中令张武等人说:“朝廷大臣都是高帝时的大将,善于用兵,惯使阴谋。他们的胃口很大,只是畏惧高帝和吕后的威势罢了。如今他们刚刚诛灭吕氏,血洗京城,口头上说是迎接大王,其实不可轻信。希望大王托病不去,以观察事态的变化。”
中尉宋昌进言说:“群臣的意见都是错的。秦末朝政混乱,诸侯和英雄豪杰同时起事,当时自以为能夺得天下的人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宝座的,只有刘氏一人。天下豪杰断绝了做皇帝的念头,这是第一点。高帝封刘氏子弟为王,封地犬牙交错,相互制约,这便是人们所说的坚如磐石的宗族,天下都已信服它的强大,这是第二点。汉朝兴起以来,废除了秦朝的苛政,约法三章,广施恩惠,老百姓个个安分守己,人心难以动摇,这是第三点。再说以吕后的威势,立了三个吕姓王,把持政权,独断专行。然而,太尉仅凭着一支符节进入北军,一声召唤,将士们都袒露左臂,表示效忠刘氏而背弃吕氏,终于将吕氏消灭。这完全是天意所授,不是人力能够做到的。现在即使大臣们想作乱,老百姓也不会被他们驱使,他们的党羽又哪能一心一意地追随他们呢!如今内有朱虚侯东牟侯这班宗族,外有吴楚淮南琅邪齐代等几个强盛的诸侯王国。高帝的儿子只有淮南王与大王了,大王年纪又较大,贤德圣明,仁爱孝顺,天下闻名,所以朝廷大臣们顾应天下人心,要迎立大王为帝,请大王不要有什么疑虑。”
代王向薄太后报告,商议这件事,还是犹豫不决。用龟甲占卜,龟甲上现出一大条横向裂纹,卜辞说:“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说:“我本来已经是王了,还当什么王呢?”占卜的人说:“所谓的‘天王’,指的是天子。”
代王派遣太后的弟弟薄昭到长安,周勃等人向他详细说明了迎立代王的意思,他回来报告说:“完全可以相信,没有什么可疑虑的。”代王就笑着对宋昌说:“事情果真像您所说的那样。”随即叫宋昌同车作参乘,张武等六人也乘传车一同前往长安。车马到达高陵时停了下来,让宋昌换乘快车,前往长安察看动静。
宋昌到达渭桥的时候,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前来迎接。宋昌回来报告,代王换乘快车来到渭桥。群臣上前拜见,并向他称臣,他则下车答礼。周勃上前说:“臣请求单独和大王说话。”宋昌说:“如果你要谈的是公事,就请公开地说;如果是私事,王者无私。”周勃便跪着献上皇帝的玉玺和符信,代王推辞说:“先到代国的驻京馆舍,再商议这件事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