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A177 抱薪救火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A177 抱薪救火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赵国魏国联合进攻韩国重镇华阳。 韩国向秦国告急,秦王不救。韩国国相对陈筮说:“事情危急了!希望公能抱病连夜走一趟!”

    陈筮到了秦国,拜见魏冉。魏冉说:“事情危急了,所以才派公来?”他却说不危急。魏冉生气地问其中理由,他回答:“韩国要是真的逼急了,就会转而投靠别的国家。现在还不算急,所以再来秦国求救。”魏冉连忙答应出兵,与武安君白起客卿胡阳一起率军救韩。秦军采用奔袭战术,只用八天时间,就到达华阳城下,击败措手不及的赵魏联军,赶跑芒卯,俘虏三员敌将,斩首十三万。白起又与赵军大将贾偃交战,在黄河淹死两万俘虏,算是为之后的长平练练手。胡阳乘胜攻取魏国卷蔡阳和长社。

    魏国的段干子建议割让南阳以求和,苏代对魏王说:“想升官的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如今大王让想得土地的人控制官印,让想升官的人控制土地,魏国的土地不送光了,就不会终结。况且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魏王说:“话虽是如此,但是,割让的事情已经开始进行,无法改变了。”最终,魏国用南阳地换来片刻安宁。

    苏代和苏秦一样,也是《战国策》的主角,据里面记载,某年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文王:“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于是停止出兵。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求和通常被看作一种软弱的举动,其实有时也是一种高明的战术。李世民刚办完“弑兄逼父”的大事,突厥的二十万雄兵已进抵渭水河畔。长安兵力空虚,人心惶惶。唐太宗只好设疑兵之计,又在渭水便桥上,与颉利可汗签署和议,突厥大军随即撤退。唐朝避免了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稳固内部和积蓄力量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四年后,颉利可汗荣升大唐的右卫大将军。

    一九一八年年初,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忙于对付各种国内反对势力,迫切需要与同盟国结束战事。不过由于对方要价太高,导致主张签署和约的列宁,在党内只获斯大林等少数人支持。他不惜以辞职相威胁,才使关键的几张反对票变成弃权票。三月,《布列斯特和约》签订,苏俄丧失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赔偿六十亿马克。十一月,德国战败,苏俄马上宣布废除该条约。长期以来,和约引发许多争议,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签署条约后,德军停止了大规模的向东推进,苏俄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二十三年后,苏联在明斯克基辅和维亚济马等地接连遭到重大损失,列宁格勒被重重包围,莫斯科也成为前线。苏联从东部征调最后的机动兵力,又紧急拼揍后备兵团。同时,近两千个大型工厂所属的工人设备和原材料,正在向东奔驰的火车上,或者刚刚下车。斯大林同志越发感到一份新版和约的必要性,并为此进行了秘密的外交试探。只是元首正陶醉于闪电战的伟大胜利,又被俄罗斯土地的松软表层所迷惑,就将和谈大门完全关闭。德军的钻头随即遭遇深层的花岗岩,屡屡折断,和谈也变得毫无意义。

    如果求和是为了争取时间,以获取更大利益,是值得肯定的。而在绍兴和议中,南宋本已在军事上占据上风,却在自毁长城之后,接受屈辱和约。在“忍辱负重”和“积蓄力量”二十年后,几十万金军再次杀到长江边。采石矶的守军还在调整将帅,要不是犒师的文臣虞允文创造奇迹,以及金朝发生内讧,完颜亮也许会一统天下,在金朝抢注“大定”年号。而“小尧舜”的称号,自然也不复存在。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