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9 两枚竹简
秦厉共公元年春天,越国人侵袭楚国,以麻痹吴国。
夏天,楚国公子庆公孙宽追赶越军,到达冥地,赶不上,只好返回。
冬天,周敬王去世。其子继位,是为周元王。
次年春天,齐国人前来鲁国,要求派人参加会议。
夏天,诸侯在廪丘相会。为了郑国的缘故,商议攻打晋国。
由于郑国人辞谢诸侯,秋天,诸侯军队回国。
吴国公子庆忌多次劝谏吴王夫差说:“不改变政令,一定会灭亡。”吴王不听。公子庆忌出行,居住在艾地,又去了楚国。他听说越国打算攻打吴国,冬天,他返回吴国,想除掉对吴国不忠的人,又打算与越国讲和,结果被本国人杀死。
十一月,越国包围了吴国。
此前,赵鞅的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鞅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枚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嘱咐说:“好好记住!”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结果是: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甚至连竹简也丢失了;小儿子无恤倒背如流,当父亲追问竹简时,即刻从袖子中取出献上。父亲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现在,赵鞅刚刚去世,赵无恤继位。服丧期间,他在规定的饮食标准基础上再降低一等。家臣楚隆询问其中原因,他解释说:“黄池会盟,先父与吴王有盟誓说:‘好恶相同。’现在越国包围吴国,继承人想不废弃过去的誓言,打算与越国为敌,但这些不是晋国所能办到的,我所以饮食降等。”楚隆说:“如果让吴王知道您的心意,怎么样?”赵无恤于是派他前往吴国。
楚隆为了顺利进入包围圈,先到越军那里说:“吴国已经多次冒犯上国了,听说君王亲自讨伐他,中原国家的人没有不高兴的,唯恐君王的愿望不能实现。请让臣进吴国看看情况。”越军同意了。
楚隆进入包围圈,向吴王转达赵无恤的心意。吴王下拜叩头说:“寡人没有才能,不能好好侍奉越国,因而给大夫带来忧愁,谨此拜谢他的关怀。”给了楚隆一箪珠子,让他转交给赵无恤。吴王预测说:“勾践打算让我在忧患中生活,寡人不得善终了。”他又说:“快淹死的人必然强作欢容,我还有句话要问:史黯为什么能成为君子?”楚隆回答:“史黯在朝廷上做官,没人厌恶他;不做官。也没有人说他坏话。”吴王说:“应该如此!”
本年,晋定公去世。其子继位,是为晋出公。
秦厉共公三年五月,为了称霸中原,越国首次派人出使鲁国。
八月,齐平公鲁哀公和邾桓公在顾地结盟。
次年四月,邾隐公从齐国逃到越国,他说:“吴国所作无道,拘押父亲而立儿子。”越国人于是送邾隐公回国,邾国太子革逃往越国。
十一月丁卯日,越国灭亡了吴国,请吴王移居甬东。吴王拒绝说:“我老了,怎能侍奉君王?”于是上吊自杀。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