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7 七国联军
秦哀公十八年正月,周敬王派人告诉晋军,说自己的形势已经好转,晋军于是回国。 w
邾**队修筑翼地城墙,取道离姑返回本国都城。鲁国人预先把前面的路堵塞了,把后面的路上的树木砍伐,但不使它们倒下。等邾**队过去后,才把树木推倒,断了对方后路,于是消灭了邾军。
邾国人向晋国申诉,晋国人来鲁国问罪,叔孙婼去晋国解释,结果被拘禁。晋国人让他与邾国大夫当面对质,他说:“列国的卿,相当于小国的国君,这是周朝的制度。加上邾国是夷人。寡君所任命的副使子服回在,请让他与邾国大夫对质,我不敢废除周朝的制度。”晋国人于是不让他对质。
韩起让邾国人聚集兵众,准备把叔孙婼交给他们。叔孙婼听说后,屏去随从,扔掉武器,然后去朝见晋君。士弥牟对韩起说:“你想不出好主意,却把叔孙婼交给他的仇敌,叔孙婼定会因此而死。鲁国丧失了叔孙婼,一定会灭亡邾国。邾君亡国,将去哪里呢?你那时就算后悔,又怎来得及?所谓盟主,是专门讨伐违背命令的人的。如果相互抓人,要盟主做什么?”于是不把叔孙婼交给邾国人,随后把他囚禁在箕邑。
六月,王子朝卷土重来,杀回王城。周敬王之前的估计过于乐观了。
七月,周敬王改在狄泉居住,人称东王。尹氏立王子朝为王,人称西王。
莒子庚舆暴虐而喜爱剑,每次铸剑,必定要用人来测试,人民因此厌恶他。他又准备背叛齐国。国人将他赶到鲁国。莒著丘公的太子郊公先前流亡到齐国,齐国人现在就送他回国即位。
吴国人攻打州来,楚国薳越率领楚军与诸侯的军队赶来救援,名义上的统帅是抱病的令尹阳丐。吴国人在钟离抵御楚军。阳丐在军中病逝,楚军士气低落。
公子光说:“跟随楚国的诸侯很多,但都是小国,害怕楚国而不能自作主张,所以前来。我听说,做事时威势胜过感情,即使弱小,必定成功。胡国沈国的国君年幼而狂躁,陈大夫啮正当壮年而顽固,顿国许国和蔡国不满楚政。楚国的令尹死了,他们的军队士气低落,将帅地位低,受宠爱的人又多,政令不统一。七国一起办事而不同心,将帅地位低而不能整肃军令,缺少有很高威信的人,楚国是可以被打败的。如果分兵先攻打胡国沈国与陈国,三国一定率先奔逃。三国败了,诸侯的军队就军心动摇了。诸侯混乱,楚军必定拼命奔逃。请求让先锋部队放松警备和收敛威势,后续部队加固阵列和整顿队伍。”吴王听从了。
戊辰晦日,双方在鸡父交战。吴王派三干个囚犯先去攻打胡国沈国与陈**队。三国争抢着俘获他们。吴国组成三军跟在囚犯后面:吴王率领中军,公子光率领右军,掩余率领左军。吴国的囚犯有的奔逃,有的站着不动,三国的军队大乱。吴军进攻他们,擒获了胡国沈国的国君与陈大夫。吴国释放胡沈二国的俘虏,让他们逃到许国蔡国顿国的军队那儿说:“我们的国君被杀了!”吴军大声呼叫着跟上去,三国的军队奔逃,楚军也跟着拼命奔逃。
楚国太子建的母亲在郹邑,她召来吴国人,打开城门接应。十月,吴国公子光进入郹邑,带着楚夫人与她的宝器回国。楚国司马薳越追赶吴军,但没有追上。他打算自杀,众人说:“请就此攻打吴国,也许侥幸可以取胜。”薳越说:“两次让国君的军队吃败仗,死有余辜。丢了君夫人,不能不因此而死。”于是在薳水边上吊自杀。
鲁昭公为叔孙婼的事去晋国,到了黄河边,生病而返回。
楚国囊瓦继任令尹,遵照祖父子囊的遗言,加固郢都的城墙。沈尹戌说:“囊瓦一定会使郢都沦陷。如果不能保卫,修城没有好处。古代,天子的守卫在四夷。天子的势力减弱,守卫在诸侯。诸侯的守卫在四面邻国。诸侯的势力减弱,守卫在四面边境。警惕四面边境,联系四方援兵,人民安心在田野耕种,春夏秋三时的农事有收成,人民没有内忧,又没有外惧,国家要城墙干什么?如今因为害怕吴国而加固郢都的城墙,守卫的地方已经很小了。还比不上势力减弱后的诸侯,能够不沦陷吗?从前梁伯挖壕沟护卫公宫,结果百姓溃散。百姓抛弃在上位的人,国家不灭亡,还等什么?”
沈尹戌的话当然有些绝对。虽然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能做到“攻不足而守有余”,也是可以接受的。就像楚奸巫臣曾经建议莒渠丘公整修一下颓败的城墙,对方不听,结果吃了大亏。至于郢都经过加固的城墙最终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轻易否定防御工事的作用。
全面抗战前夕,当时的国民政府花费巨资修建了吴福和锡澄两条国防线,拱卫南京外围。三七年十月末,淞沪战局日益恶化,校长本已接受白崇禧等人的建议,将主力撤退至预设防线,但后来听说国联要开会主持“正义”,又改变了主意。随着日军在金山卫的登陆,中**队被迫全线溃退,仓促进入国防线,日军则穷追不舍。守军没有足够准备时间,加上部分工事不合作战要求,导致“固若金汤”的防线被迅速突破,首都门户顿开。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