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0 草草收场
秦景公三十九年正月,许悼公去楚国。 楚灵王把他留在楚国,又挽留了郑简公,再次在江南打猎,许悼公一起参加。楚灵王派伍举去晋国,要求得到诸侯拥护和会合诸侯,又让郑简公许悼公等候消息。
晋平公本不想答应楚国,大夫司马侯却说:“楚王正在狂妄,上天也许想让他满足**,以此增加别人对他的怨恨,再降下惩罚,这是说不定的。或许让他能够得到善终,也是说不定的。晋楚两国只有靠上天帮助,不能靠彼此的争战。国君还是答应他,修明德行来等待他的结果。如果最终楚王有德行,连我们都将顺服他,更何况是诸侯呢?如果楚王追求淫佚暴虐,楚国自己都会抛弃他,我们又能和谁争战?”
晋平公说:“晋国有三不危,有谁能与我们匹敌?国家地势险要,多马,齐楚多祸难。有了这三点,到什么地方会不成功?”
司马侯回答:“凭仗险要与多马,把希望寄托在邻国的祸难上,这正是三危。四岳三涂阳城嵩山荆山终南,是九州中险要之地,它们并不是归一家所有。冀州北面地区,是马蕃生的地带,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凭仗险要与多马,不能够作为巩固自己的条件,从古以来都是如此。因此先王致力于修明德行,使神明与人民高兴,没听说他们致力于地势险要与多马。邻国的祸难是不可以寄托的。有的国家因为多祸难而使国家巩固,开辟疆土;有的国家没有祸难却使国家沦亡,失去疆土。怎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祸难上?齐国有公孙无知的祸难却得到了桓公,齐国至今还靠着他的余荫。晋国有里克丕郑的祸难而得到文公,因此成为盟主。卫邢没有祸难,敌人也灭亡了他们。所以别国的祸难,是不能作为自己的寄托的。凭仗这三点,却不修明政令道德,挽救灭亡都来不及,又怎能成功?国君还是答应楚国吧!”
晋平公于是答应了楚国的请求,伍举又为楚王求婚,晋平公也答应了。
楚灵王问公孙侨:“晋国会同意我召集诸侯吗?”公孙侨回答:“会同意。晋君满足于小安逸,志向不在于诸侯。他的大夫们多所需求,不会帮助国君。在宋国的盟约又规定诸侯同等对待楚国与晋国,如果不同意君王,还用得着在那个盟约吗?”楚灵王又问:“诸侯会来吗?”公孙侨回答:“一定会到会。服从在宋国的盟约,得到君王的欢心,不用害怕晋国,为什么不来?不来的,大约是鲁卫曹邾几国吧?曹国害怕宋国,邾国害怕鲁国,鲁卫受到齐国的威逼而亲近晋国,因此不会来。其余国家,都在君王的势力范围里,谁敢不来?”楚灵王说:“那么我所要求的,没有办不到的了。”公孙侨回答:“从别人身上求得自己的满足,不行。与别人愿望相同,都能成功。”
夏天,诸侯前往楚国。不出公孙侨所料,鲁卫曹邾不肯捧场:曹国邾国借口国内不安定,鲁昭公说要举行祭祀,卫襄公称病。
六月丙午日,楚灵王在申地会合诸侯。
宋国太子佐迟到了,楚灵王就在武城打猎,很久不予接见。后在伍举建议下,楚灵王派使者辞谢。另外,徐国国君是吴国女子所生,楚灵王认为他有叛离之心,所以将他拘捕。
楚灵王在诸侯面前显示出骄奢,伍举说:“夏桀在仍地举行会见,有缗背叛他。商纣在黎地打猎,东夷背叛他。周幽王在嵩山举行盟会,戎狄背叛他。这都是向诸侯显示骄奢,诸侯由此不服从命令。如今君王过于骄奢,恐怕不会成功吧?”楚灵王不听。
公孙侨对宋国向戌说:“我不担心楚国了。楚王骄奢而不听从劝谏,不超过十年就要完蛋。”向戌说:“说的是。没有十年的骄奢,他的恶名不能远播,恶名远播后便会被抛弃。善也是这样,德行远播后才能兴旺。”
七月,楚灵王率领诸侯攻打吴国。
此前,鲁国收留了齐国庆封,结果被齐国人责备,庆封只好逃往吴国。吴王句余给他朱方,他聚集族人居住在那里,财富比在齐国时还多。子服椒对叔孙豹说:“上天似乎专让坏人富有,庆封又富有了。” 叔孙豹说:“善人富有称为奖赏,坏人富有称为灾殃。上天恐怕是在降灾殃给他,或许将要聚集他们,再全部歼灭吧?”
八月,诸侯联军攻下朱方,擒获齐国庆封,将他的族人全部消灭。楚灵王准备公开处决庆封,伍举说:“臣听说没有缺点的人才可以杀戳人。庆封就因为违逆君命,所以逃亡到这里,他难道肯乖乖被杀吗?他会在诸侯面前揭君王的短。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这样做呢?”楚灵王不听,让庆封背上斧钺,在诸侯军中游行示众,要他说:“不要像齐国庆封一样,杀死他的国君,削弱国君的孤儿,又和他的大夫会盟。”庆封却说:“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围一样,杀死他的国君,即兄长的儿子穈,自己取而代之,来和诸侯会盟。”楚灵王马上派人把他杀了。
楚灵王自己是“一百步”,却声讨“五十步”,游行活动自然要草草收场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