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A024 各行其是

本章节来自于 秦汉帝国的兴亡 http://www.lishu123.com/125/125248/
    A024 各行其是

    郑襄公即位七年多,郑国共变了六次。 刚在辰陵接受楚国的盟约,马上又请求侍奉晋国。楚国没有真正控制过郑国,楚庄王决定彻底解决问题。

    秦桓公八年春天,楚庄王进攻反复无常的郑国。郑国人为求和的事占卜,结果不吉利;为到太庙去号哭并把兵车陈列在街巷中准备决战而占卜,结果吉利。城中的人都到太庙号哭,守城的将士也都哭。但是,楚庄王花了三个月时间,还是把都城攻克了。郑襄公光着上身,牵着羊去迎接楚军。楚庄王嘉许他的恭敬态度,就退军三十里,允许郑国讲和。大夫潘尫进入郑都订立盟约,公子去疾出到楚国做人质。

    六月,晋**队救援郑国。荀林父率领中军,先縠辅佐他。士会率领上军,郤克辅佐他。赵朔率领下军,栾书辅佐他。赵括赵婴齐担任中军大夫,巩朔韩穿担任上军大夫,荀首赵同担任下军大夫,韩厥担任司马。

    晋军到达黄河边,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荀林父打算回兵,他说:“来不及救援郑国而劳师动众,有什么意义?等楚军回国后,再去打郑国,也不算迟。”

    士会详细分析了敌人的形势,他认为:“楚国德行树立,刑罚施行,政令有成,事务合时,典则通行,礼仪顺当,怎能与他作对?看到有胜利的机会就前进,发觉有困难就后退,这是行军作战的上策。”

    先縠却说:“晋国之所以能成为诸侯领袖,是由于军队勇武臣子尽力。如今失去诸侯,不能说是尽力。有了敌人不去迎战,不能说是勇武。由我们手中丢掉霸业,还不如死去。而且整顿军队出动,听到敌人强大就撤退,这不是大丈夫的行为。任命为军队的统帅,结果却不像个大丈夫,这只有你们各位愿意这样,我可不干。”他就率领自己的直属军队渡过了黄河。

    对于先縠的擅自行动,荀首认为:有统帅而不服从,是最严重的凶象;如果与敌人作战,一定失败;就算先縠侥幸生还,也还会有大的灾祸。韩厥却对荀林父说:“先縠带着部分军队陷敌,你的罪已经很大了。你是最高统帅,军队不听命令,这是谁的过错?这次出兵,失去属国,被歼灭军队,你的罪过已经很重,还不如进军。就算打了败仗,罪名有人分担,与其你一个人承担罪名,还不如由六个人共同负责,不是更好一些吗?”全军于是渡过黄河,到达邲地。

    如果晋国及早出动援军,那么楚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现在,晋军的战机已经失去,因此荀林父和士会的意见较为稳妥。先縠身为辅佐,发表不同的意见本属正常,他的错误在于自行其是。韩厥忧虑事后罪责的分担,却低估现实作战的不利因素。荀林父采纳韩厥的建议,就认可了自己副手的不法行为,又让偏师的危险上升为全军的危险。

    再说楚庄王率兵向北推进,在郔地驻扎。沈尹率领中军,公子婴齐率领左军,公子侧率领右军,打算在黄河饮马后就回国。楚庄王听说晋军已经渡河,就打算退兵,他的宠臣伍参却主张迎战。令尹孙叔敖反对说:“我们上年攻入陈国,今年攻入郑国,不能说没有战事了。交战后如果不能获胜,就是吃了伍参的肉,还不够抵罪呢!”伍参说:“如果作战得胜,那就显出孙叔没有谋略。如果不能获胜,我的肉将落入晋军手里,哪轮得到你吃?”

    孙叔敖下令回车向南,倒转旌旗,准备撤退。伍参对楚庄王说:“晋国的执政官是新近委任的,号令不能执行。他的辅佐先縠刚愎自用,又不肯听命。他们的三个统帅,想要专权行事,又办不到;想要听从命令,又没有上级。大军听谁的命令呢?这一次,晋军必然失败。再说,我们以国君之尊避让别国的臣子,将怎样看待社稷?”楚庄王听后觉得难堪,就叫孙叔敖转过车辕向北进发,在郑国管地驻扎,以等待晋军。

    就这样,敌对双方都是战和不定,其中的主帅更是无意决战,彼此的距离却越来越近,随时可能“擦枪走火”。

    晋军驻扎在敖鄗二山之间。郑国皇戌出使到晋军中,他说:“郑国顺从楚国,是为了保全社稷的缘故,没有叛离晋国的意思。楚军因为多次获得胜利而骄傲,他们长久在外,已经疲惫不堪,又不加防备。你们攻击他们,郑国的军队作为后应,楚军必然失败。”

    先縠说:“打败楚国,收服郑国,在此一举了.咱们一定得答应他。”栾书却分析说:“公子去疾是郑国的贤人,潘尫是楚国地位崇高的人。潘尫进入郑都订盟,公子去疾在楚国做人质,楚国和郑国的关系很密切了。现在郑国来劝我们出击,我们胜了就来归服,我们不胜就投靠楚国,这是拿我们作战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立场,郑国的话不能听从。”

    赵括赵同说:“率领军队而来,就是要找敌人战斗,打败敌人,得到属国,这样的好事不做,还等什么?一定要听从先縠的话。”荀首说:“赵同赵括二人,正是自取灾祸啊。”赵朔也说:“栾书的话有理!照他的话去做,一定能使晋国国运长久。”

    楚国少宰到达晋军中,他说:“寡君年轻时遭遇忧患,不善于辞令。听说二位先王在这里来往,是为了教训和安定郑国,怎敢得罪晋国?你们各位不要等待太久了。”士会代表晋军回答:“现在郑国不听从天子的命令,寡君派下臣们来向郑国问罪,怎敢有劳贵国候人迎送?谨拜谢贵国国君的命令。”先縠认为这样说是奉承楚国,就派赵括追上使者,更正说:“行人的话不妥当。寡君派下臣们来,是请大国撤离郑国。命令说‘不要避让敌人’,下臣们不得不执行命令。”

    楚庄王又派人去晋国向晋景公求和,晋国人答应了,已经定了结盟的日期。就在这时,楚国乐伯许伯和摄叔三位大夫向晋军单车挑战。晋国人追赶他们,左右两角夹攻。乐伯左边射马,右边射人,使两角不能接近,最后只剩下一支箭了,乐伯用它射死一头麋鹿。晋国鲍癸正在后面追赶,乐伯派摄叔拿着麋献给他,并说:“因为还没到打猎的时候,应当奉献的禽兽还没送来,谨以此献给您的随从当饭菜。”鲍癸禁止部下继续追赶,他说:“他们的车左善于射箭,车右善于辞令,都是君子啊。”因此三人都免于被俘。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檀文纬的小说秦汉帝国的兴亡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汉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秦汉帝国的兴亡全文阅读秦汉帝国的兴亡5200秦汉帝国的兴亡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檀文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