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七十章 地刀宋智

本章节来自于 大唐元吉传全文阅读 http://www.lishu123.com/124/124511/
    800小说免费提供小说大唐元吉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喜欢本书的话请按Ctrl+D收藏本站!

    第一卷扬名第七十章地刀宋智

    宋缺是谁?那是南方毫无疑问的第一高手,所向无敌的象征,宋阀也是南方的柱石,眼下南方虽然混乱,却还维持着一种奇异的平衡和稳定,其中宋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宋缺在与傅采林的决斗中败北,不但会让中原汉人脸面大失,且威望扫地的宋缺必然再无能力维持南方的安定,届时大小战役不断,一个不好恐怕会变成类似三国初期时的局面。

    李元吉虽然不愿意南方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的政权,但更加不想看到出现那种混乱局面,他所愿意的,是维持着目前大致的局势,各势力有着一定的地盘,不断想扩展势力却又相持难下的局面。

    隋朝上承五胡乱华两百多年的乱世,相比后世各朝,人口本就不多,在隋朝最巅峰的时期全国在册的户口最多也不过有五六千万人口而已,即使算上黑户,恐怕也多不到哪去,而被杨广一连串暴政一通乱搞,全国青壮损失惨重,再加上前几年义军四起和现在各大势力无日无终的火并,这方面的危机其实已经很严重。

    如果在这时候南方忽然大乱,在连锁效应下会变成个怎么样的局势谁也说不清楚,如果局面朝恶劣的方向进发,别说能不能够统一,即使新朝成功建立也有很大可能会成为象晋那样人口过少的弱势朝代。

    尤其傅采林南下,肯定不会老实的直接和宋缺决战,以弈剑术的精妙,一路上不小心宰上几名重要人物,中原不被他搞得一团乱糟糟才怪。

    不过眼下这些心思自然不能说出来,他这个“王明”也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傅君瑜的同行,只好答应下来。

    傅君瑜刚从东南面过来,对路径比较熟悉,当下三人展开轻功赶路,李元吉和跋锋寒并肩而行,而傅君瑜则在距两人一两丈远处的前方带路,在太阳落山前终于见到了庐江的城门。

    庐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兴盛的郡县,传说中三国时代曹操屯田练兵,发展势力的地方正包括此地,此时的庐江,名义上乃是江淮军杜伏威的地盘,不过杜伏威在攻下与庐江相近的历阳时颇伤元气,故此对此地的控制力道极为薄弱;且因连年征战,此地刚好处于各方势力的中间,颇经战乱,又不象附近那些城镇般有运河和长江的水运通商之利,故此已经显出破败之象,虽然算不上十室九空,但与长安那种繁华之地一比可说疑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在庐江城中一间名唤“临湖客栈”的旅店住下,李元吉让店主准备了一大桶的热水,一洗奔波多日身上的异味,下得楼来,顿觉周身清爽。

    跋锋寒和傅君瑜早已在楼下食堂中一张内里靠墙的桌上坐下,叫上了一些酒菜吃着,李元吉对两人打个招呼,也随即坐下吃喝。

    这桌酒菜还算可口,对比此地的情况,已经算极为难能可贵,但李元吉心有挂碍,吃了几口但觉淡然无味,于是放下筷子叫来了跑堂的小伙子探听宋家之人的下落。

    在给了一小块碎银后,双眼发光的跑堂小伙谄笑道:“这位客官,你问的宋家大船并没来咱们庐江,不过那宋家的大爷却来了好几位,住在城西的听雨居里已经好几天了,客官如果要拜会可要快点了,保不定何时他们就要离开。”

    对眼前这大小伙子的话,李元吉是甚为不以为然的,所谓“宋家的大爷来了好几位”压根就不可信,象这种客栈跑堂的,打听市井间的趣闻时事最是擅长,但说的话中究竟有多少分真实,却需好好掂量一番。

    不过想来宋家有人到了这庐江却是不假,只不知究竟是谁,身份如何?当下李元吉问明了听雨居的所在,就让跑堂离开,转头对跋锋寒和傅君瑜道:“跋兄,傅姑娘,如今天色已晚,咱们就先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去拜会那宋家之人如何?两人自是无有异议,匆匆吃过饭后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清晨,三人一大早就来到城西,找到了位处一条小巷深处的听雨居。

    听雨居这名字听来风雅,其实不过是个比较大点的宅院罢了,也许曾经此地是个能够配得上这名字的所在,但经过岁月摧残,此时宅院的外墙入眼满是残旧,实在让人找不到任何与风雅相及的地方,除此之外,也不见门卫之类守卫,也许,此地唯一的优点,就是够僻静。

    李元吉走上前,拿起大门上的铁环扣门,敲了两下就有人从里边应道:“是谁?”显然此地并非无人守卫看护,只不过那些门卫并不守在门外而已。

    李元吉扬声道:“我等三人远道而来,有事求见居于此间的宋家之人,还请各位通报。”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道理李元吉还是懂得的,故此这番话说得极为客气。

    内里却良久再无动静,忽地,大门旁边的小门悄然开启,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走出来,望了望三人,见跋锋寒和傅君瑜外貌不凡,气势惊人,显然并非寻常人物,当下不敢怠慢,对三人拱手问道:“请问是哪位求见?还望告知姓名我也好代为通报。”

    李元吉踌躇半响,最后还是跋锋寒先开的口道:“就说漠北跋锋寒,偕同两位朋友求见吧!”跋锋寒自入中原以来,战绩累累声名鹤起,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有这号人物,包括眼前这位。

    只见那中年文士一听跋锋寒之名,脸色一变道:“请几位稍候,我马上进去通传。”说完急忙走进院内。

    不一会,中门大开,刚刚那中年文士对三人微一礼,道:“三位请进,我家二爷有请。”三人至此才知道,身在此处的宋家之人,竟是有宋阀第二高手之称的地刀“宋智”,傅君瑜心志修为不及李元吉和跋锋寒般坚毅,闻言俏脸上不禁微微变色。

    比较门外,门内却象是另外一个世界,虽然称不上金雕玉塑,却也浑不似外墙般破败不堪,此间的建筑格局,充满了一种简练的气势和美感,入门之后,单是短短十余步的走道就有十二名护卫分立两旁,且两旁远处尚有许多护卫站岗巡逻,加起来最少也有四五十人,还没算上必有的暗岗和其余视线所不及的地方,让此地成为一个警戒深严的禁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在这听雨居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随那文士走入大堂,布置得极为简单的堂内只有着两排椅子,以及比其他椅子略高一点的上首座位,首座后的墙上是一幅展开来足有一人高,近丈长的秋雨写景图,甚是引人注目,也许这就是此宅听雨居之名的由来吧!

    此刻堂内坐着了四个人,不过显然其余三人的地位都远远不及坐在上首的那位,从这三人和带路的中年文士眼中,李元吉看得出来这些人对上首那人极为敬畏。

    坐在首座那人身穿一身合体的文士装束,看起来年龄约在四十许间,身材修长白净,脸形瘦窄蓄着五缕长须,整个人的气质给予人一种忧郁的多愁善感,却又机智百出的感觉。

    这身为宋阀第二号实权人物的“地刀”宋智人如其名,让人一看就想起一个智慧出众的智囊谋士形象,也不枉他老爹给他取了这么个好名字。

    那带三人进来的中年文士见到宋智,恭敬的鞠躬一礼道:“二爷,人已经带来了。”说完走至坐在左边的一个座位。

    宋智站起身来,对三人微笑道:“原来是跋公子来了,不知道这两位是?”以宋智在江湖上和宋阀中的声望地位,能够蒙他亲自接见的人实在不多,只不过现时的跋锋寒,业已经有了这个资格。

    跋锋寒拱手道:“跋锋寒见过宋二爷。”随即对宋智介绍道:“这两位是我的朋友王明和傅君瑜,我此来不过是个陪客,真正有事找你的其实是他们俩。”

    “来,大家坐下再说话!”待众人坐下,宋智才问道:“不知两位找老夫有何事?”

    李元吉示意让傅君瑜先说,这异域美女也老实不客气,开口直接奔向主题道:“我是来帮家师送信的。”

    “哦?”宋智看了看貌美如花的傅君瑜,抚须道:“看姑娘装束,不象是中土人氏,不知令师是谁?”

    傅君瑜道:“家师傅采林,信是给宋阀主的。”此话一出,宋家众人都是动容,傅采林虽非中土人士,但三大宗师的名头实在太大,即使只是他的徒弟也足以让任何人不敢小视。

    宋智也动容道:“原来是名门高弟,不知信在何处?”

    傅君瑜从怀中慢慢的取出一封信纸,素手微扬,对着宋智的方向轻描淡写的弹出,顿时那信平平稳稳的直朝宋智面门飞去。

    “咦?”这手功夫一出,堂内众人多少都露出了或惊讶或佩服的神色,就连不喜傅君瑜的李元吉也在心中暗赞,这一手束劲飞空的功夫并不需要多高的功力,却需要对劲力真气极为准确的控制能力,傅君瑜能够这样轻描淡写的使出足见傅采林所授之高明。

    宋智微笑着待信纸接近至身前半尺,才出手取下信纸,显露出的风姿气度,却也不逊色于傅君瑜那手功夫多少。

    那信并无信封,只是一张淡黄色的信纸对折而成,宋智展开一看,不待看完已是脸色大变,阅毕半响方才一脸严肃的对傅君瑜道:“此信我必会亲自转交家兄,不过关于其中所言,却要看家兄本人的意思,若姑娘有暇,不妨随我回岭南待复,否则我宋阀也会派人到高丽回复此事。”傅君瑜点点头,却不马上表示她的意愿。

    见傅君瑜送信已毕,李元吉站起身来对宋智道:“宋二爷,本人也有事情和你商量,不过事关机密,只能单独与你一人说。”

    李元吉现在这个“王明”名声不显于世,众人也看不出他身怀武功的迹象,但他随同而来的跋锋寒和傅君瑜都是武功高强身份不凡之人,故此也无人胆敢小视于他,只是这番话一出,宋阀的那几人多少也有些疑惑之色。

    “不知王公子有什么事?”宋智道:“此间都是我信得过之人,王公子有事不妨直说。”

    李元吉坚持道:“此事事关南方形势和宋阀的兴衰,我只能对你一个人说。”本来李元吉早已打定了主意,此来若发现那宋家之人身份过低,马上掉头就走,眼下宋智身份当然没问题,但李元吉又怎么能将此事说与其他人听,冒上泄露的风险?

    宋智眼中精光一闪,沉吟了半响后点头道:“既如此,王公子请随我来。”顿了顿,又对那带三人进来的中年文士道:“宋轶,好好招待跋公子和傅姑娘。”说完起身走入其座位右边的一个侧门。

    随宋智走至一间书房之中,又挥退了里外所有下人,宋智才沉声开口道:“王公子,现在你可以说了罢?究竟来找我有何事干?”

    李元吉也少有了露出了极为凝重的神色,悠然开口道:“如今铁骑会横行南方无人能制,且还密谋与林士宏结盟,若让此事成功,宋阀的日子怕是不大好过吧?”

    宋智的脸上不见喜怒,深深的望着李元吉的眼睛,仍旧是原来的那语气道:“那又如何?”

    李元吉一步不退的凝视着气势惊人的宋智,道:“我此来是与你们宋阀谈一笔交易,如果我能够宰了任少名,你们可以给我什么好处?”

    宋智闻言忍不住失笑道:“王公子这笑话未免太过了,若你知道我宋阀此前已经派出三拨死士刺杀任少命,却都无功而返,就连当日任少名与家兄天刀交手,也不过只败不死,应会打消此意。”

    李元吉依旧八风不动,斩钉截铁的道:“此事难度我再清楚不过,他人做不到的,我必能办成,只要宋阀能够给予我适当的帮助,任少名绝对难逃死劫!”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淡白墨的小说大唐元吉传全文阅读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唐元吉传全文阅读最新章节大唐元吉传全文阅读全文阅读大唐元吉传全文阅读5200大唐元吉传全文阅读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淡白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