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婉春远嫁济南城勋华归皈九峰庙
二
铁轩园新当家冠华自受清风寨盗匪惊吓后原就嗑血不止,现在因婉春出阁又忙了一阵子,身体更是虚弱了,直到前段日子来了一个游医,手段甚是高明,那冠华服了他的几副药,身子才逐渐好了起来,可是由于大爹宇寿的去世,家中的重担一下全落在大少爷冠华的身上,因而他一日也无法消停下来。
江南的县镇一个个都是竹木之乡,那金溪更是盛产楠木之地。铁轩园大少爷冠华与苏洲木材经销商订了一批古楠木约有三百米,需赶在农历10月中旬运到苏洲,由于数目较大,走的又是水路,冠华要三弟勋华亲自押运,经商定为8月16日起程。笠日,木材开伐那天由总管带着三个家奴,挑着三牲家禽,7品水果,金银锡泊,香烛之类到金泉溪双龙滩码头祭示河神,只见那道士站在河滩上摇动着幡子,口中振振有词地念到:天灵灵,地灵灵,临水大殿王夫人,水上洋平陈太后,杀到南妖五庙门,行罡作法九仙奶,驱邪斩妖陈侯五,南海观音神菩萨,青阳太守张五郎,今日一时起心清,飞云走马到凡尘,请上法炉銮宝座,助吾师子顺水行”那道士念叨完,并手持三柱清香对着河面拜了三拜然后将清香插到河滩上,焚烧了些纸钱就算祭侍结束,接着由撑排手挥动缠有红绸布的竹镐在溪中心划个十字架,然后手握竹镐先左后右向溪河两岸拱手作揖,接着大喊一声开伐,于是站在排上的伐排手们,立即将手中的竹镐伸向溪中用力撑开,停在河中心的木排就象箭一样向前滑去。
这次押运的木排共有一百五拾串,每串两米,合计为三百米古楠木,勋华作为押运人站在第75串中;那是因75串是所有木排的中心,便于能随时处理即兴发生的事。
开伐的当天,正是天高气爽,艳阳高照之日,人站在木排上,滑行在河流中,只觉清风习习吹拂,岸边的青草绿树随水而逝,木排在沿城行了半日后绕过一个大河湾在河中行了五天五夜,在第六天的清晨进入一个小峡谷向原始森林中的幽深河谷驶去,行了一段只见两岸古木参天,眺眼望去千岭延绵,不禁使人们想起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叶白帆过江中”的诗句来。木排在江中又行了半日,中午时分在距临阳县80公里处的陈水夫人庙前停了下来,伐排手们在各自的排上架炉升火准备午餐,勋华与总管则携手登上岸岩上的神庙,俩人进入庙中焚香祈祷,请神灵保佑这次押运一路风顺。这时,那庙中方丈了空大师从内殿走出来正好看到勋华与总管,并力劝他们中午留在庙中进餐,勋华与总管经不起了空大师的劝说留了下来,于是了空大师引那勋华与总管来到一个偏厢吩咐他们先坐下饮茶聊天,自己又到别处忙碌去了。到了入膳时分那了空大师携着一个面如红枣,须以乌发,年纪五十开外的男子走进偏厢,他向勋华介绍道:这是贵阳县绅士李璋炎。那勋华听了走上前去打了招呼,然后四人坐下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僧走了过来引他们进入膳厅,午餐开始。
了空方丈,李璋炎,勋华他们三人入餐后在餐桌上把酒畅谈,互诉衷肠,渐渐饮到了午后三时左右,那勋华见时间已晚辞了方丈与李璋炎,与总管回到江中木排里吩咐伐排手继续开伐。至此他们在江中又行了两天两夜,木排驶入一条名叫九泉溪的河流,该河流由三江六溪汇集而成,河域中有九滩十八湾,惊险无比,加上溪流两岸,奇崖怪壁遍处都是,山势极为险恶,因此各类匪盗汇聚其中,行凶劫货无所不为。勋华他们到达九泉溪时已是傍晚五更时分,忽然从一条深山沟中跳出近百个蒙面盗匪,将勋华等十几个人掠到一座山寨,关在一个昏暗的地窖里,直到午夜皓月当空时来了两个提着灯笼的小喽罗。他们将勋华带到一个叫聚风堂的寨厅,勋华一眼望去,不觉一惊,堂上坐着的正是两天前在陈夫人庙中见到的李璋炎。当勋华心中正在蹊跷时,只听小喽罗叫道“大寨主人已带到”,只见李璋炎大手一挥,小喽罗立即退了下去。李璋炎暗示勋华坐下,接着对勋华说道“三公子得罪了,如实相告鄙人并不是临阳县坤士李璋炎,本人真实姓名叫耿旋彪,江湖称咱是“啸天狼”,俺原是临阳县黄竹坑人氏,五岁时父亲因积劳成疾辞世而去,因而本人由母亲辛苦拉扯成人。俺八岁进入本村书堂学习,老师是一位文武兼通的隐士,他除教本人习文以外,还背着其它同窗教我武功。鄙人经过十年学习后,一日辞别老师与家母上京赶考,大约行了半年到了浙江的绍兴城,因一路跋涉,渐觉疲惫,便在客栈小住几日以调养身子,然后再继续赶路,不想一日客栈伙计说绍兴城的街市十分繁华,因而小人想去游览一下,于是移步前往,当时只见街心中有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手里牵着一个约五,六岁的小男孩在哪儿拉拉扯扯。这时,一辆马车急速向她们驶来,我立即走上前去搭救小孩,可因马车车速太快,车把手打在小孩的头骨盖上,小孩当场死亡,那妇人见驾车人是两个衣着破烂的下人,为索取钱财反诬我将孩子推往车下,造成孩儿伤亡。因当时正在忙乱,其他行人也一时难以分清真象,那县衙信了妇人的话,将我打入死牢。后来伴僮赶回家乡,将发生之事告诉老母与先生,老母听后当场昏劂,之后一病卧床不起,不久就离开人世。先生为了搭救我将家中田产变卖,给了那妇人许多银两,那妇人得了钱财,拆了诉,我便由先生领出,因母亲亡故我已无亲人,于是就与先生一起生活,约过了半年时光,先生就将我带到九泉寨,事后我才知道先生原来是九泉寨大寨主,在未上九泉寨时原本与我娘共住一村,他们俩人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原是一对相知相爱的恋人,那知不久我外公因生活所迫以五百俩的大银将我娘嫁给我生身父亲,先生知道后伤心欲绝,发誓终身不娶,为逃避情感的折磨,上了九泉寨拜原九泉寨寨主为干爹,从此再也不回故乡。后来九泉寨寨主病故,先生便成了九泉寨的新寨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常言道:时光易逝,相思难尽,先生虽身居九泉寨,但心中无法放下对我娘的思念,每遇到小喽罗到我家乡办事时,先生总要托其打听我娘的情况,二十年前先生得知我生父已去世,撇下我娘俩,孤苦怜丁,再也按奈不住自己的感情,将寨中事务托给二寨主,隐名埋姓到我家乡办了学堂,并力劝我娘将我送入学堂读书。同时,还时时照顾我母子俩,其中隐情别人都不知晓,只有我姨娘知其缘由。我为先生与我娘之间纯洁的情感而震憾,于是就认了先生为义父,发誓侍候他一生一世,不想义父二年前辞世而去,我接了寨主之位”言罢那耿旋彪眼中已衍满泪水。
那耿彪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还是不讲这些吧!三公子,本人慕名于你已经很久,可是一直苦于无法拜会,所以才出此下策,请三公子多多包涵;三公子如今朝廷**无能,奸臣弄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英雄豪杰四处揭竽而起,三公子你熟读史书,满腹经论,是否能与李某共创大业,振救百姓的苦难。”
勋华听了慌忙回答道:“大寨主一番好意,在下十分感激,但小人家中有高年老母需要照顾,实在无法脱身,在此深表欠意。”大寨主听了不仅不恼反而欣然说道“三公子既然如此说,我们也不勉强。但我们的寨门将永远对你敞开,你何时有意前来九泉寨随时可来,我们将拱手欢迎。”接着大声喊道:“伺厨摆上宴席。”言罢将勋华带入一处名叫聚仙园的侧厢里,在那里设宴款待勋华。宴后又亲自送勋华一伙二十几人出了山寨,并吩咐由两个小喽罗引勋华他们下山。
勋华一行别了寨主沿山岭走了约二个时辰,进入一个狭小的小山谷里。这时突然从一处悬崖上跳下五六十人,全都手持兵器疯狂地追杀他们,小喽罗见了慌忙带领他们往下山的小路中逃去,不想这时又从路口下面冲上一伙蒙面人,堵住他们的去路,混乱中他们只得又返回往上山的路跑去,那知山上又冲下一伙头上戴着野兽面具的劫匪,并且对他们紧追不放;那勋华感觉到始终有个轻功极好的人在追杀他,刹那间只见那人凝聚着目光,挥起手臂,从中指发出一道劲力向他袭来,只见身后那个喽罗慌忙向他扑来,勋华被他一扑只觉脚踏处塌陷下去,掉进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窖,这时他耳边只听到地面上那个小喽罗“哇”的一声倒下,然后再也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勋华掉进地窖,只见四处一片漆黑,这时虽然是午后四时左右,但由于洞口小又被小喽罗身子盖住,光线照不进来,勋华在洞中只能摸索着寻找出口,当勋华伸手触摸到到洞壁时只觉洞壁全是土质,四处生满青苔。为了生存,勋华只得一遍又一遍的往洞壁上不停地反复摸索着,期待着奇迹出现。由于不断运作,勋华再也支持不住,身体感到十分疲劳,于是瘫坐下去,过了没多久便昏睡过去。等他醒来已不知是什么时候,勋华为摆脱困境,慢慢地摸索着侧反过身。这时只觉背上被一个锋力的东西卡了一下,疼痛无比,过了一会,疼痛消失,勋华才想到既有锋力的东西,就可用它作为掘土的工具,挖开一个洞口,登上地面。于是勋华起身摸索寻找,探明原来自己的后背是被一块上尖下宽的石头划破,那块石头的钝部埋在土中,尖部伸出土壁。那勋华就用手指挖去石块四周的泥土,约半个时辰,石块脱落,出现一个洞穴,一缕光线从外部折射进来,借着光线勋华才看清自已原来是掉进一个废弃的古窖里,古窖旁边正好又是一个大古墓,光线就是从塌陷的古墓洞转射进古窖的,勋华用那块下宽上尖的石头将洞穴挖大,再从古窖爬到古墓洞。
那勋华到了古墓洞,张眼往外看原来前面有一潭清水,于是他慢慢爬出墓洞,趟过水潭,拨开水草,往上攀行爬到地面。这时已经是旭日东升,勋华张眼望去只见山坡上七横八竖地躺着好几十具的尸体,不远处一具仰躺着的尸体好是面熟,许久才回忆起正是昨天为自己引路的寨丁,勋华走了过去仔细查看那寨丁是被什么器物所伤,巡遍全身后才发现他心口窝上有一个雨点般大小的紫红点,这不是刚去世的爷爷在生前所讲的紫阳功吗?听说这道功夫已经失传三百多年如今怎么又出现了。勋华顿感全身毛发悚立,脑海中蹦出赶快离开的念头,于是急忙往山下跑去。
经过惊吓的勋华在河滩上不断地来回行走,河中已不见一根古楠,触目生情,勋华不竟悲从中来,想想跟自己一起出来的总管和百来个伐排手全部命归黄泉,自己却死里逃生,有何面目去见家乡父老,勋华零乱中走到一个深水潭边,心想还是死了好,于是纵身往深潭中跳去。这时,突然从河边大石崖的背后疾步跑出一个身着褐色长袍的僧人,他迅速跳下潭去抢救勋华。由于勋华悲伤至极,死意已决,因此紧闭一口气往下猛跳,那头部被河底的鹅卵石撞中,顿时昏晕过去,还好普渡大师武功极好,双脚踏水,手托勋华浮出水面,爬上岸边即时为勋华排压腹水,他见勋华虽不能开口说话,却有细微的气息,就将勋华背到九峰庙调养。。
次日九峰庙红焰高照,香烟飘绕,普渡大师手持剃刀,为勋华落发归真,赐僧号为情缘大师。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