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铮顺利带了冬子和莽子回府时郝然正巧睡醒。
“都解决了?”男人出马一个抵俩,自己愁肠百结一夜无眠,人一出去就万事大吉了。
“嗯,因祸得福!”贺铮将面圣的事儿说了:“太后做主让我娘亲和他和离了,我也明正言顺姓贺了!而且,娘亲得了圣恩诰赠为一品夫人。”
“这可是?”郝然本想说是好事,可人家说爹娘和离在先,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不管怎么说,你总算是达成了心愿!”过程有点曲折复杂结果却是好的,至少成为一品夫人。
“等到明天,安定侯的故事就成了西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了!”贺铮苦笑摇头,说不计较是不可能的。
“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在乎那些干什么!”郝然这会儿很贴心“人无完人,谁人人前不说人,谁人人后无人说,嘴长在别人身上,不用在意的!”想了想转移了他的注意力:“既然老夫人得了诰赠,不如选个日子去祭拜一下?”
“我也正有此意!”点点头,贺铮看着郝然心里有了一些松动:“让娘亲看看她的儿媳!”
“呵呵,娘亲会不会嫌弃你选的媳妇啊?”丑媳妇也是要见公婆的,自己简直可以说是免了这一遭了,婆婆早早的升了天,那个便宜公公又不招男人待见,自己也不用去费力讨好巴结了,说起来也是轻省了一桩事。
黄杉领命出去找人推算吉日。
“明天是个赤口日,祭祀嫁娶剃头泥墙治路均可!”黄兴回府道:“侯爷,不如就明日吧!”
“时间仓促了一点儿,就不知道能不能准备齐了!”按说祭祀也得斋戒三日的,不过,除了荤腥外自己也没什么忌的,毕竟与郝然只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再说自己确实也想早早的将这一消息告慰娘亲。
“爷放心,冬子这就去筹备!”冬子只是去府尹走了趟,他们也没敢把自己怎么样,回府后郝然奖赏了他和莽子各十两银子说是压惊。他就知道,郝然这个知恩图报的人决不会薄了自己!
祭拜老夫人,是因为侯爷为她挣来了诰命,要侯爷对她尽孝,但也是安定侯府有史以来最为盛大事件。
准备了三牲,还请了雷华寺的几个高僧,合府上下神情庄严肃穆,浩浩浩荡荡的往城郊而去。
告假的贺铮不会知道,此时朝堂上也是热闹非凡!
当下,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是说那小子是一个白丁出身吗?当然,养了一个年轻的侯爷这样的儿子,皇上高兴爱怎么封就怎么封,这事儿大家都不敢有异议,只是,这小子平民娘亲在京都怎么会有嫁妆?难道事情不是传言之中的样子?
朝堂退朝后,没人会相信,这些高官们无一例外的吩咐下人:速去将安定侯府的情况打探回来细细禀报。不为别的,只想弄个清楚明白,省得冲撞了他;又或者,可以沾亲带故拉拢靠齐。
“哟,我早听说安定侯府有大的祭拜,不想还真是隆重!”街头,看着长长的队伍走过,有人显摆着自己的消息灵通。
“这不逢年过节的,平白无故的祭拜什么呢?”有人踮着脚尖打望了一下搔头皱眉。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安定侯的娘亲得了圣恩,诰赠为一品诰命夫人了,自然得祭拜一番!”
“这样啊!”点点头:“人死了,就是诰赠,若是个有福气的活到现在就是封诰了,风风光光的站人羡慕啊!说一千道一万,什么都没有命重要!”
“人有钱人家,不仅惜命,也惜面子的,就算没有实权没有俸禄的诰赠,但人安定侯长面子了啊!”有人以自己心度贺铮的心。
“呵呵,说起来,咱这侯爷,长面子的事儿就这么一件,丢面子的事儿倒干了一堆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贺铮原名黄铮,宣威将军府嫡长子,因为黄兴的另娶娘亲早逝自己变身为庶长子,寄居外家改姓贺的臭事一一被人提起。
“难怪他还敢入赘呢,这贺姓也是跟了他娘亲姓,入赘后他的儿孙该姓贺还是姓郝呢?”有人笑谈道:“总不会再姓黄了吧!”
“废话,太后懿旨准允他爹娘和离且他改姓贺了,那以后生的儿子世世代世也都该姓贺!”有人笑道:“除非他抗旨恢复黄姓!”
“你脑子有病吧,谁敢抗旨不遵!”有人拍了拍矮自己一头的人同情的说道:“你人个儿太小,所以想事也不周!”
有钱人总爱找点消遣的事儿来做,比如大肆议论刚才走过的人群就是他们的最大爱好。
当然,有人也想找事儿做,不为别的,只为生计。
“福伯,我去镇上也找不了工做,不如就跟了您学着种田吧!”昔日拿刀剑的手紧紧的握着一把锄头:“就不信种点地儿还养不活我们父子几人!”
“阿兴!”福伯一把年纪听到这话鼻子也发酸,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原本如日中天,却偏偏头脑发热停妻另娶,最后落得这个下场,外人眼中,未偿不是报应,可是,自己更是心疼没有心机的这个孩子啊!看看吧,那个女人连乡下都不回来了,看这情形,要不是因着罪臣之女的名头,她肯定不会和阿兴过日子了。
“咦,福伯,那是什么情况?”远远的,看着抬着三牲的人朝村口走来,黄兴停下脚步张望。
“好像是哪家祭祖!”福伯凝眉细看:“看这排场不小啊,一定是个官宦人家!”
“福伯,这村子里还有官宦人家?是哪家发迹了?”以前都只认为自己才是高官,看来眼睛长额头上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