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风起云涌,局势一夕数变,全程充满了各种戏剧性,惊碎了不知道多少观察家的眼镜。德国元首之前的未雨绸缪在此时得到了回报,经过一连串的动作,主动权再次掌握在了这位独裁者的手中。
就在威尼斯宫与埃尔帕多宫焦头烂额乱成一团的时候,徐峻却在雷德尔的陪同下悠然的享用着他的晚餐。星辰饭店的宽阔草坪上,元首想要的帐篷早就搭建完毕。夕阳西下,草坪上吹起了一阵阵和煦的微风,一群纳粹高官齐聚于此,高举酒杯向元首祝贺他获得了又一次伟大的胜利。
徐峻保持着他绝佳的仪态与风度,这位独裁者越来越向他的前任靠拢,从幕后的黑手转到台前,算起来连半年都不到,他却已经成了全德人民心中的新一代偶像。
这一次确实是他未曾料到的突发事件,虽然很了解意大利领袖的野心,却低估了对方的胆量。或许希特勒的强悍给那位凯撒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在那位元首活着的时候,墨索里尼哪里有胆子向德国挑衅。
冯.施泰德一直以来的低调表现让那个领袖产生了错觉,他以为新任的帝国元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纳粹小字辈,只是恰逢其时被纳粹党推出来的玩偶傀儡。希特勒的死去让他重新找回了一点底气,他以为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让德国人也尝尝被迫接受既成事实的滋味。
老实讲。墨索里尼确实有一些小聪明,要不是漏算了法国,说不定还真的会让德国吃下这个闷亏。不过整件事情中最倒霉的其实还不是他。而是被他蛊惑成功的弗朗西斯科.弗朗哥。这些老家伙在袭击发生时根本就不知道躲在哪里,到了这时候却恍然成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他们的理由看上去超级充分,西班牙人还远在地中海那一头,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派出援军,根本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谁能保证在此期间那些强盗不会卷土重来。而法国人就不同了,出了这座城市,外面那地方叫什么,那叫法属摩洛哥,从这里一直到大西洋,整片全部都是法国人的地盘。
法国外籍军团的指挥官表示可以暂时留在城里,具体后续问题该怎么样,这要获得巴黎的回复。这群目不识丁的部落长老们向法国人交出了一份言词感人的请愿书,表示他们希望法国大人们能够考虑当地居民的恳求,他们期盼着能够加入法兰西的大家庭。书信后面带着一厚叠的白纸,上面按满了所谓幸存居民的指印。
弗朗哥是在第二天早晨才获知这个可怕的消息,与消息一起送到的还有休达港驻军的求援电文,他们号称被包围了,外围防线遭到突破,机场已经占领,城内的西班牙人危在旦夕,城外聚集了至少有十万手持各种武器的摩洛哥人。
佛朗哥在埃尔帕多宫的办公室里拍案而起,这些事情的背后主谋是哪个,根本就不存疑问。法国人贪婪的嘴脸暴露无遗,竟然使出这种不上台面的手段,他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不屈的西班牙人不会服从于任何人任何政府的威胁,哪怕需要战斗到最后一人。弗朗哥真的很想对着贝当喊出这句铁骨铮铮的口号,但是他的理智迫使他放弃了这个等同于自杀的决定。
西班牙已经不是当年的伟大帝国,长达两年半的血腥内战中耗尽了这个国家的元气,几乎整整一代勇敢的西班牙人在相互厮杀中凄惨的死去,活下来的人面对着的是满目疮痍的国土,他们身上的伤痕虽已愈合,心中的伤痕却依然在流淌着血泪。
西班牙已经再也承受不了一次全面战争了,这个资源原本就贫瘠的国家,连发电用的煤炭都必须从外国输入。这也是他忍住诱惑保持中立的原因之一,两头巨兽之间你死我活的搏斗,不是羸弱的西班牙能够参与的,得罪了其中任何一边,西班牙都将遭到灭顶之灾。
西班牙需要的煤炭大部分出自德国,而控制着运煤航线安全的则是大英帝国,佛朗哥凭借高超的外交技巧向双方都表示出了善意,这才得以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这场战争进行,而没有遭受到其中任何一方的压力。
他也曾经想过在胜负出现端倪时参与进去,可以在最后的胜利者嘴边捡拾到一些残羹剩饭。这两头巨兽都身价不菲,哪怕掉下一块肉屑对于西班牙来讲都足够消化很久。
弗朗哥曾经暗地里向希特勒表示,西班牙不能和强大的德国相比,如果德国能够打败英国,那么西班牙一定会考虑加入战争。希特勒对弗朗哥的谦卑态度非常满意,对于他来说也就是最后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多一副刀叉而已,德国也需要一个能够对外采购商品的渠道,西班牙的地理位置虽然比较远,但是德国征服法国之后,一定会与之接壤,留着这个对外渠道一定能够派上用场。德国元首甚至忘记了此前在钨矿石交易中发生的不快,生意毕竟是生意,德国这点气量还是有的。
而到了今天,弗朗哥不知道是自己神经错乱了,还是世界真的变得那么快,一眨眼的功夫,整个形势发生了逆转,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把他一直以来回避的问题放到了这位独裁者的面前,西班牙究竟站在哪一边。
继续求月票,各位的支持让我非常感动,希望能够再接再砺,将现有的成绩继续保持下去,能够再上一级台阶当然更好不过,贪心的作者心情舒畅的话,情节构思上的速度也会快上几分,谢谢大家的支持。未完待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