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免费提供小说宋时归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喜欢本书的话请按Ctrl+D收藏本站!
河东路汾州之北,郭栅镇上。且现在东府诸公一时间对萧言唯唯诺诺,至少在军费上,萧言暂时可以予取予求。
神卫军中,军饷足额发放自不必说了。自过黄河以后,秉承萧言之命,又弄出一个什么战地津贴,在河东一日,不论接战与否,每日就有五十文纯铜。这战地津贴名义虽然古怪,可到手却是实打实的财货!
而沿途河东郡县,对于行军粮秣供应,也是全力以赴。每日虽然辛苦,但是吃得却是甚好。要知道以前在军中各项使费中伸手的人实在太多,西军鼎盛时期每年耗费军费数千万贯,可军士们还往往有领放了不知道几年的黑米,最后激起兵变之事绝不在少数。现下萧言在汴梁砍下来的那么多人头还让人记忆犹新,河东之地比起汴梁更是萧言大军云集的地盘。这上头一时间实在没人敢于伸手,实惠就都落在了军中将士的头上。
对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大宋军士而言,能发给足够军饷财货的上官就是好上官,财货上面给足了,才有足够的力战之心。这也是没法超越时代的现实。幸好萧言在这个上头,从来都是一个口碑极好的上官。
除了这方面的恩惠之外,另外就是对于武臣军士而言,决不能少的荣誉感了。
拥御驾随燕王而亲征与胡虏战,大宋开国以来,能有几例?如此战死。也是光宗耀祖。血食百代的荣誉。要是战胜回师。这一份功劳,足够躺在上面吃到自家老死为止!
且神卫军现在已经为上四军之一,不折不扣就是燕王的嫡系主力之一。看燕王如今威势,将来能到什么地步难说得很。真要踏实为其效力,难说就不是从龙功臣。那时功绩,就不是吃到老死为止了,而是连同子孙一起,要吃上三五辈子!
如果对于都门禁军那些绝大多数烂到底的人物而言。再大的好处也许也不如他们的性命要紧。哪怕最后给鞑虏提刀杀到面前,也绝不愿意为这个大宋卖命死战。
但是神卫军中,不管幽燕入卫铁骑,还是拱卫禁军最后还留存在萧言麾下之辈,或者是熙河精骑。毕竟还是愿意凭厮杀换将来功名富贵的。幽燕入卫铁骑对燕地起家的萧言有天然忠诚,更不惧血火。拱卫禁军现在留存之辈也是经历过两次变乱淬火,至于熙河军,他们为大宋征战拓边,也有数十年了!
既然能战肯战,又有这般回报。如何不肯出力?
一路行进到郭栅镇左近,神卫军已然颇有了点模样。从军将到士卒们虽然个个灰头土脸,却是精神颇为健旺。越近太原,越是打叠出精神来。最新军情已然传来,燕王一至太原,就斩安抚使吴敏以定人心,然后在楼烦击败女真西路军先锋,斩首垂三千级!
燕王神武,果然名不虚传。神武常胜军之强悍,也是震慑四方。越是这样,神卫军也越要拿出个模样出来!
~~~~~~~~~~~~~~~~~~~~~~~~~~~~~~~~~~~~~~~~~~~~~~~~~~~~~~~~~~~~~~~~~~~~~~~~~~~~~~~~~~~~~~~~~~~~~~~~~~~~~~~~~~~
所以今日在郭栅镇扎下的军营,法度森严,壕沟挑挖得又宽又深,寨栅竖立得一丝不苟。而行军加劳作了一天的神卫军军将士卒们,犹自排着队伍唱着大宋钦定御制军歌,排着队领自家饭食,气势反而比才渡黄河的时候,更要高昂上许多。
而在郭栅镇中,原来驿馆就暂时充作御驾行宫,班直御营拱卫在外,轮番值守。赵家三宝都在神卫军中,分别在馆驿中隔得远远的安排了。这赵家三位都甚是识趣,为班直护卫直入驿馆之后,都绝足不出门户。倒是一众随驾文臣,稍稍安顿下来之后,还得出来在郭栅镇上走动消散一番,御营班直还得派人护卫,不知道有多少班直之士在心中暗骂。
直娘贼,做这班直做甚,神武常胜军老弟兄们在前头厮杀得痛快,俺们却在这里伺候着一帮大头巾,真说不得要去将主面前抹下面皮混闹一场,看什么时候能调离这个鸟班直!
班直之中,那些追随萧言转战日久的老卒自然占据多数。甚而还补进了一部分燕云子弟充作宿卫。可也还有其他半路投效的人物。
在郭栅镇北路口,并肩巡视的两名班直,却是当年萧言才入汴梁的时候,将萧言麾下人马称作燕伥,在球市子中很是分润了一些好处的两位旧相识。
正是高忠武和石行方。
这两位在第一次汴梁宫变之际,就见机得快,举家投效了萧言麾下。第二次汴梁宫变的时候立场又站得甚稳。特别是石行方父亲石老胖子,更是在武库中被人打得头破血流,差点丢了性命。
这样的忠心投效之人,萧言也自然有所回报。
武臣子弟的前程,自然也只有军中去找。没有一点功劳苦劳,就是提拔起来在萧言这个团体中也交代不过去。这两人上阵厮杀是来不得的,除了断送自家之外,顺便还得将麾下人马断送干净。
唯一所能,就是塞入御前班直当中。将门子弟规矩熟会做人,能为新进御前班直之厮杀汉做个缓冲。跟着御驾到河东走一遭,回来稍稍提拔一下,也就是对这些半途投效之人有个回报了。
比之前两年时候,现在并肩在路口巡视的两人,都变了模样。高忠武没了此前浮浪高三郎的做派,看起来终于和他三十出头的年纪相符。说话的时候也总要先想一想,然后再谨慎的说出口来。
至于石行方。则变化更大。原来胖成球形的身材。现在居然都能看出腰来了。一旦瘦下来。才发现这位石小胖子居然长得还颇耐看,不是原来那种猥琐模样。披着甲胄在马上也能坐稳,按着佩刀披甲值守一两个时辰,也能撑得下来了。
两人职守,就是看住北面路口,不让不相干的人冲撞御营范围。若有文臣想出郭栅镇,也要殷勤有礼的堵住。他们活动范围,就是御营所在这一圈之内。
外间军营炊烟袅袅。雄壮歌声响彻四下。并肩巡视的两人对望一眼,高忠武拱拱石行方:“你就不想入上四军中么?你爹爹上次汴梁变乱,算是大大得了彩头,就算求到燕王面前,还怕不准?眼看着燕王在太原府杀吴敏如杀一鸡,这一仗打完,天下真要翻转过来了。这个时候赶紧入上四军中,求一份传家富贵不好么?”
石行方只是摇头,环顾左右,压低了声音:“还是在御营稳当一些也罢!跟随天子。不管怎样风涛变幻,总没有太大错处。燕王自然是虎视龙骧。可真要更进一步,必须西军那里全然归心!这个麻烦不料理了,这场战事胜败还难说得很…………将来天知道有什么变故!俺爹爹交代得清楚,既然燕王给了差遣,俺们父子踏实做好自家差遣也就罢了。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这个世道,谁的脑袋都不保险!”
石行方虽然经过历练,算是沉稳许多。但此前他就不是嘴巴很严的人,高忠武算是出身想同,经历相同,贴心换命的弟兄。才看四下无人说出了这番话来。
高忠武心下感动,知道非是拿自家当生死兄弟,石行方不会说出这番话来。而且还是极有道理的一番话。
萧言势力,此刻自然是已经相当之大。且掌握了赵家君王,有了一定的名分大义。如果是没有女真入侵这天大的变故。专心内争,以萧言的手段,十几年后,大宋江山说不得真要变了颜色。
而偏偏此刻遇到了女真南下这天崩地陷之祸!这个时候萧言实力一时间在大宋再强,也要遭受多少牵制。
属于西军范围的折家军让开岢岚军通路,顿时就让萧言遭遇了一次险境。拼了性命亲身往镇太原才险险挽回过来。
西军这个除燕王军之外最大的大宋强镇,在这场战事中若是不能为萧言所收服。最后这大局到底会是如何,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在下一刻,此时风光无限,甚而凌驾赵家君王之上的萧言,就要从巅峰中跌下,最后摔得粉身碎骨!
而萧言败没的话,女真大军洪流,是不是会将整个大宋淹没,也就是未定之天了。
总而言之,这个天已经要变了,而身在局中,一切都是这般混沌难测!
高忠武低声嘀咕:“直娘贼,就不能等燕王将鞑子打退,各方诸公再放对争出你死我活来么?不要最后平白便宜了鞑子!”
石行方只是摇头,各方诸公,谁知道现在到底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萧言虽然一时风光,但一头对外,一头对内,只怕也是殚精竭虑,如履薄冰!
高忠武今日不知道怎的,有了谈性,又压低声音道:“难道燕王真的要在太原府等着御驾上门?这都已经在汾州北边了,还不来迎驾。就是权臣,也要稍稍装点下门面罢…………”
正说这话之间,就见远处神卫军大营之中,突然动作起来,多少军将纷纷从营中而出,向北面路口汇聚。而更有传骑直向御营而来,手中捧着通行无阻的中军旗牌。见到旗牌当面,高忠武和石行方一声不吭的就赶紧让开。
传骑直入御营之后未久,就见张显已经领上百班直张仪仗匆匆而出。从两人身旁卷起一路烟尘向北迎去。
这个时候已经不问可知了,燕王大驾,只怕马上就要到了!
高忠武和石行方两人不敢擅离职守,就各自整理一下仪容,站得笔直,再也没有闲心说些闲扯的话了。
而此刻神卫军中,也响起聚军鼓号。大队大队的人马列阵开出,列队于北面而来道路两旁。御营之中,多少随驾而来的文臣,不管内里怎么不直于这个南来子萧言,都纷纷换了正式冠带,够身份的自然向北迎去,不够身份的就在御营前等候。转眼间数万人的神卫军都骚动起来,只为迎接萧言的到来!
不知道等候了多久,在天边晚霞已然如血之际。终于听见金鼓之声响动,北面远处尘头大起。无数旗幡在前开路,多少骁锐军将亲卫为前驱护卫,烟尘之中,终于捧出了燕王萧言的旗号!
一见旗号,万千神卫军健儿,大声欢呼,随着军将号令,全都单膝跪地。
卷动烟尘渐渐近前,在郭栅镇外迎候人等,从随驾文臣到御前班直,也全都躬身行礼!
高忠武和石行方两人,自然是恭谨行礼如仪。
不管萧言此刻是不是内外皆敌,不管萧言是不是前途莫测。可现在萧言,的的确确就是从一南来子而为统军十万,站在大宋权势的顶峰之上!而现在又将御驾迎至太原,他的燕王行营,俨然就是一个另立的朝廷中枢。内外战事,都要以萧言为核心而运转卷动!
在万千健儿欢呼声中,在无数人行礼恭迎之中。萧言越众而出,随侍身边的只有张显王贵汤怀王禀等神卫军重将,及几十名燕王直亲卫,直入郭栅镇中。
在经过高忠武和石行方的时候,萧言还稍稍驻马,动问了一句:“可是高三郎和石大郎?”
高忠武和石行方浑身巨震抬首,真没想到萧言还记得他们两个人物!
抬首看去,萧言坐在马上,虽然身形瘦削,形貌微微有些疲倦之色,可地位如此,已经自有一种俾睨天下气概。眉眼仍然一如才入汴梁时候那般锐利。只是萧言和他们两个前将门衙内的地位,已然是天差地远。
不等高忠武和石行方两人来得及回话,萧言就又是一笑:“果然是你们,已然在班直应役了,好生做便是,莫要辱没了你们的门楣。”
一句话说完,在甲士的拱卫之下,萧言就已然远去。高忠武和石行方呆呆的看着萧言一行直抵充作行宫的馆驿之前,甚而都没有什么通传应召的流程,就早已行宫门户大开,随驾内侍一溜小跑的迎出来,拜倒一地之后,将萧言如捧凤凰一般迎入行宫之中!而燕王直甲士,也始终披甲跟随!
高忠武呆呆愣愣的对石行方道:“如此燕王,内外敌手,真能奈何得了么?”
石行方不语,亲眼得见萧言。才能恍然感觉,正是此人,奇迹一般崛起,直到了如此高位!但为男儿,不管多么不成器,亲眼见到这般奇迹,都忍不住有追随之心!
不管是女真还是西军还是朝中诸公,就真的能击败眼前燕王么?
一路行来,这位燕王已经不知道面临了多少艰危险阻,却仍然稳稳的站在这里,而且越行越高!
萧言昂然直入行宫当中,接着就是随驾而来负责草诏的翰林也匆匆被召入。不多时候,身负御诏的传骑就纷纷而出,从郭桥镇直赴各方。
在脱离大队急急挽救河东危局之后,萧言又将御驾掌握在手中,这次再也当仁不让,想要调动大宋一切力量,与女真决一死战!
而身在这场战事中的各方,到底会如何举动,这越来越急的风涛,到底会卷向何方。却谁也看不明白!未完待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